去哪儿网,你的良心去哪儿了?
近日,消费者马丁对自己在去哪儿网订购旅游后发生的问题和遭遇进行维权,却招致各路大侠众说纷纭,有举起支持呐喊的,有跟博留言开骂的,有助阵观战的,也有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下面,我说说我的看法:
消费者角度:
第一, 去哪儿网既然发布了旅游信息,就应该确保旅游度假信息对消费者的真实度和准确度。在你的平台发布,你已经间接和消费者存在法律责任关系,消费者有权对你平台出现的问题进行维权。
第二, 去哪儿网在315曝光后,很多消费者爆出的问题订单显示去哪儿网客服对消费者维权时,存在欺诈行为和敷衍行为,而且自曝光后,微博圈中去哪儿网的微博进行投诉维权增多。
第三, 消费者的维权是希望去哪儿网能够最大的满足消费者自身的诉求,反而去哪儿网的微博主业君用一些俏皮甚至挑衅的语言来回击消费者的质询和诉求,甚至可能怂恿了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也随声附和,对消费者的行为指桑骂槐。
第四, 去哪儿网的客服和主业君并没有解决问题,只是把问题转移,掩盖问题,甚至在曝光前后态度变化,甚至想对消费者进行封口。而且,去哪儿网确实存在偷换概念等行为,反而让问题复杂,升级了。
第五, 消费者旅游发生问题时,保存消费明细单,酒店确认单,机票行程单,出现意外时可在回国时用此进行维权,作为物证吧。
第三方角度:
第一, 去哪儿网团购、度假的部分产品需要旅游供应商与消费者进行二次确认,才可以完成销售的整个流程。旅游供应商应该及时对旅游者的行程信息、机票及酒店信息及时确认,并且应该在第一时间告知消费者。
第二, 去哪儿网的部分旅游供应商应该明确在行程中注明一些相关事项。
1.酒店
供应商在行程中有的并不注明单房差,有的注明。有的消费者会出现3人或者5人或其他奇数人出行,单房差的价格并不明细,消费者显然并不知情。
2.机票
有些供应商也存在运用文字游戏,引诱消费者进入圈套。有些供应商买卖单机票产品,但却只是用低价卖去程机票,而一般消费者默认为往返机票,这就会进入供应商设下的圈套,从而没有购买回程机票,造成滞留,引发维权投诉等。
3.打包产品自费项目价格在国内和国外订购存在价格差。
第三, 发生问题时,供应商应该主动承担责任,提供国内紧急联系人电话。出现问题时,供应商应及时帮助消费者解决住宿、机票问题,去哪儿网和供应商应该互相监督,确保消费者的出行。
第四, 去哪儿网主动提供证据,主动查明责任方。如果是自己的问题,应该主动承认错误,及时对消费者进行弥补。而不是欺骗蒙蔽、敷衍调侃消费者,甚至掩盖事实,进而意图对消费者进行类似封口等行为。如果不是自己问题,应该主动联系供应商,积极协调,帮助消费者进行维权。
第五, 去哪儿网应对自己的客服等进行培训监督,以便出现人为性错误及时纠正。也要增加自己的客服电话,提升客服的质量。
第六, 去哪儿网微博的主业君不应该避讳问题,转移问题。这样的危机公关与其丢失自己的企业形象,让消费者同仇敌忾,不如踏踏实实的记录反馈消费者的问题,及时对消费者反馈的问题进行跟进。
第七, 作为去哪儿网相关责任人也应该出面对此事进行说明,如果确实是己方错误,应该进行道歉,以示对消费者的态度。
第八,那些谩骂的、声讨的,你们请冷静,请理清事实。不知道你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请你自重。
旅游业者:
我对消费者马丁的遭遇深表同情,对去哪儿网的做法表示愤怒。我们理应对消费者消费行为进行负责,积极为消费者谋求最大的福利。发生问题,也应该对消费者进行及时的弥补和问候,而不是所谓的奚落和调侃,这有损自身的企业形象,也有损我们自身的信誉。
可能会有很多不可抗拒的因素,也有很多人为因素。旅游消费者每一次顺利出行,都是我们的一份祝福,也是我们的一份努力,为何要在这份祝福、这份努力上给自己抹点黑,才觉得是完整、才对的起自己的良心?
人在做,天在看。
消费者角度:
第一, 去哪儿网既然发布了旅游信息,就应该确保旅游度假信息对消费者的真实度和准确度。在你的平台发布,你已经间接和消费者存在法律责任关系,消费者有权对你平台出现的问题进行维权。
第二, 去哪儿网在315曝光后,很多消费者爆出的问题订单显示去哪儿网客服对消费者维权时,存在欺诈行为和敷衍行为,而且自曝光后,微博圈中去哪儿网的微博进行投诉维权增多。
第三, 消费者的维权是希望去哪儿网能够最大的满足消费者自身的诉求,反而去哪儿网的微博主业君用一些俏皮甚至挑衅的语言来回击消费者的质询和诉求,甚至可能怂恿了一些不明真相的群众也随声附和,对消费者的行为指桑骂槐。
第四, 去哪儿网的客服和主业君并没有解决问题,只是把问题转移,掩盖问题,甚至在曝光前后态度变化,甚至想对消费者进行封口。而且,去哪儿网确实存在偷换概念等行为,反而让问题复杂,升级了。
第五, 消费者旅游发生问题时,保存消费明细单,酒店确认单,机票行程单,出现意外时可在回国时用此进行维权,作为物证吧。
第三方角度:
第一, 去哪儿网团购、度假的部分产品需要旅游供应商与消费者进行二次确认,才可以完成销售的整个流程。旅游供应商应该及时对旅游者的行程信息、机票及酒店信息及时确认,并且应该在第一时间告知消费者。
第二, 去哪儿网的部分旅游供应商应该明确在行程中注明一些相关事项。
1.酒店
供应商在行程中有的并不注明单房差,有的注明。有的消费者会出现3人或者5人或其他奇数人出行,单房差的价格并不明细,消费者显然并不知情。
2.机票
有些供应商也存在运用文字游戏,引诱消费者进入圈套。有些供应商买卖单机票产品,但却只是用低价卖去程机票,而一般消费者默认为往返机票,这就会进入供应商设下的圈套,从而没有购买回程机票,造成滞留,引发维权投诉等。
3.打包产品自费项目价格在国内和国外订购存在价格差。
第三, 发生问题时,供应商应该主动承担责任,提供国内紧急联系人电话。出现问题时,供应商应及时帮助消费者解决住宿、机票问题,去哪儿网和供应商应该互相监督,确保消费者的出行。
第四, 去哪儿网主动提供证据,主动查明责任方。如果是自己的问题,应该主动承认错误,及时对消费者进行弥补。而不是欺骗蒙蔽、敷衍调侃消费者,甚至掩盖事实,进而意图对消费者进行类似封口等行为。如果不是自己问题,应该主动联系供应商,积极协调,帮助消费者进行维权。
第五, 去哪儿网应对自己的客服等进行培训监督,以便出现人为性错误及时纠正。也要增加自己的客服电话,提升客服的质量。
第六, 去哪儿网微博的主业君不应该避讳问题,转移问题。这样的危机公关与其丢失自己的企业形象,让消费者同仇敌忾,不如踏踏实实的记录反馈消费者的问题,及时对消费者反馈的问题进行跟进。
第七, 作为去哪儿网相关责任人也应该出面对此事进行说明,如果确实是己方错误,应该进行道歉,以示对消费者的态度。
第八,那些谩骂的、声讨的,你们请冷静,请理清事实。不知道你是出于什么样的目的,请你自重。
旅游业者:
我对消费者马丁的遭遇深表同情,对去哪儿网的做法表示愤怒。我们理应对消费者消费行为进行负责,积极为消费者谋求最大的福利。发生问题,也应该对消费者进行及时的弥补和问候,而不是所谓的奚落和调侃,这有损自身的企业形象,也有损我们自身的信誉。
可能会有很多不可抗拒的因素,也有很多人为因素。旅游消费者每一次顺利出行,都是我们的一份祝福,也是我们的一份努力,为何要在这份祝福、这份努力上给自己抹点黑,才觉得是完整、才对的起自己的良心?
人在做,天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