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饥饿游戏3嘲笑鸟上》
《饥饿游戏》在第一部的时候,我以为它只是单纯的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等级差别,讽刺有钱人的浮华生活。在北美洲这块废墟大陆上的新兴国家‘施惠国’,从建国起便开始举办一项残忍的游戏。在施惠国国内有十二个行政区,以及一座被行政区围绕的富饶都城。至高无上且专制残酷的都城,每年逼迫十二行政区交出12岁至18岁的少男少女各一名,投入一年一度的“饥饿游戏”,并以电视实况转播,藉此恐怖手段来维持威权统治以及国家秩序。
但是随后的内容似乎不再向意料之中的方向进行,凯妮丝为了保全自己区的选手皮特假装他们相恋,在只能有一个人活下来的时候选择两个人一起死,以此来逼迫统治者让步。结局两个人都活了下来,但是都城的统治者并没有放过他们。人的本性难道都是这样?我们不喜欢别人阻碍到我们的意志,即使我们想做的事情、想要得到的东西是从别人身上掠夺而来的,我们也会希望他们无条件顺从,而不是反抗。只是,有压迫的地方就会有反抗。都城的人们通过剥削十二个区的民众来享受美食,华服。虽然有人的地方就没有平等,但是在这一系列影片中,这样的感受则更加强烈。都城的绚丽和十二个区的灰暗时时刻刻都在对比着,一遍又一遍的提醒观众,这个世界是不平衡的。这一点在第三部第十二区人民试图切断第五区电力时用人命铺路、在都城轰炸医院轰炸第十二区时人们苍白无力的反抗等片段时尤为明显。十二个区的民众就像是都城圈养的畜生,他们不可以拥有自己的思想,他们只能按照都城的希望去生存。凯妮丝在游戏里的反抗给了人们一丝虚幻的希望。在我看来这种反抗是一种徒劳!每一个政权在创立之初都是本着纯真善良、为改善人们生存环境而革命的,但是经过许多年的发展,一代又一代掌权者的更替,初衷看起来更像是一种信仰、一句口号,而不是现实。掌权者即使真的有什么不得已,也是应该克服的,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所拥有的责任与义务就不同。在自己的位置上,享受了应有的福利的时候却不能完成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就应该离开那个位置,这样才是合适的。凯妮丝本意也许并不是带领人们反抗都城,但是事情的发展并不是任由她的心意。即便她是迫于无奈也要做所有人心中的嘲笑鸟,做人们心中反抗都城的信仰。她的生活似乎一直顺应她的意志,想在游戏中两个人都活下来便都活下来,但是她的命运和生活从始至终都不是她自己选择的。很期待最后一部《饥饿游戏》,编剧会给凯妮丝怎样的结局?
但是随后的内容似乎不再向意料之中的方向进行,凯妮丝为了保全自己区的选手皮特假装他们相恋,在只能有一个人活下来的时候选择两个人一起死,以此来逼迫统治者让步。结局两个人都活了下来,但是都城的统治者并没有放过他们。人的本性难道都是这样?我们不喜欢别人阻碍到我们的意志,即使我们想做的事情、想要得到的东西是从别人身上掠夺而来的,我们也会希望他们无条件顺从,而不是反抗。只是,有压迫的地方就会有反抗。都城的人们通过剥削十二个区的民众来享受美食,华服。虽然有人的地方就没有平等,但是在这一系列影片中,这样的感受则更加强烈。都城的绚丽和十二个区的灰暗时时刻刻都在对比着,一遍又一遍的提醒观众,这个世界是不平衡的。这一点在第三部第十二区人民试图切断第五区电力时用人命铺路、在都城轰炸医院轰炸第十二区时人们苍白无力的反抗等片段时尤为明显。十二个区的民众就像是都城圈养的畜生,他们不可以拥有自己的思想,他们只能按照都城的希望去生存。凯妮丝在游戏里的反抗给了人们一丝虚幻的希望。在我看来这种反抗是一种徒劳!每一个政权在创立之初都是本着纯真善良、为改善人们生存环境而革命的,但是经过许多年的发展,一代又一代掌权者的更替,初衷看起来更像是一种信仰、一句口号,而不是现实。掌权者即使真的有什么不得已,也是应该克服的,每个人所处的位置不同,所拥有的责任与义务就不同。在自己的位置上,享受了应有的福利的时候却不能完成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就应该离开那个位置,这样才是合适的。凯妮丝本意也许并不是带领人们反抗都城,但是事情的发展并不是任由她的心意。即便她是迫于无奈也要做所有人心中的嘲笑鸟,做人们心中反抗都城的信仰。她的生活似乎一直顺应她的意志,想在游戏中两个人都活下来便都活下来,但是她的命运和生活从始至终都不是她自己选择的。很期待最后一部《饥饿游戏》,编剧会给凯妮丝怎样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