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兰昆曲艺术研习社见闻二三事
忆曲擬以轻松始。我到华盛顿大约是2012年下半年了,京剧组织还没找到,便一头扎到昆曲社里。有幸结识了曲社负责人王希一先生,问了不少不着边际的问题。希老为了照顾我对文本方面的兴趣,还讲了一次《铁冠图•刺虎》。刺虎这出,也位列“三刺三杀”,乃四旦精华。其实诸位学长并不一定兴趣很大,只是我一个人在那里疯狂地做笔记,现回忆起来,枉占了大家的唱曲时间,颇有些汗颜。头次观摩演出,是12年底在potomac的community center,总有十来个彩唱片断吧,照了一些片子留念,现还有不少留在硬盘上未处理。印象最深的是兰石,永永母女二人合演牡丹亭(见图)。
昆社的教习当时是蔡青霖、史洁华二位老师。他们原是早年间上昆为培养昆曲后备人才招收的“昆二班”学员,曾从刘传蘅,张传芳,华传浩等传字辈先生学艺,后旅居纽约。青霖老师个性活泼,总在午饭时大谈梨园掌故。时间长了,其嬉笑怒骂竟成了必不可少的佐餐剂。话说青老口里的掌故,多以京角为主,谭富英,马连良,裘盛戎,李少春都时有触及。这其中有一路掌故是略沾荤腥的,常令人忍俊不禁;再者就大抵是对前辈的追思和景仰,“某某如何如何好”云云,多令我这等晚辈大咽口水,感叹生不逢时,肚子吃饱之余,未能获得“精神物质双丰收”,咱咋不早生50年呢?记得一次青老说起言童李,就刹不住车了,那李玉茹如何如何……听得我心驰神往,恨不能亲自往观啊。最后咱多了一句嘴,“那比言慧珠如何?” “比言老师?” “对呀。” “那不如,那不如。” “哦......” 慧珠先生的功力由此可见一斑,于是心里涌起一阵排山倒海似的崇拜。又逢午饭,希一老师在座,我打趣蔡老师,
“专业老师都有一个毛病。”
“什么毛病?” 老师一愣,估计心里一定嘀咕,这小子,要胡说什么?
“专业老师的毛病,就是教学时经常模仿自己学生的毛病,而且无限制地夸张和丑化。”
王希老在侧back me up, “是啊,我唱得虽然差,但也没有您学的这么差啊!”
于是满座笑声,蔡老师的脸顿时也笑成一朵花。
先回忆到这吧。
![]() |
![]() |
昆社的教习当时是蔡青霖、史洁华二位老师。他们原是早年间上昆为培养昆曲后备人才招收的“昆二班”学员,曾从刘传蘅,张传芳,华传浩等传字辈先生学艺,后旅居纽约。青霖老师个性活泼,总在午饭时大谈梨园掌故。时间长了,其嬉笑怒骂竟成了必不可少的佐餐剂。话说青老口里的掌故,多以京角为主,谭富英,马连良,裘盛戎,李少春都时有触及。这其中有一路掌故是略沾荤腥的,常令人忍俊不禁;再者就大抵是对前辈的追思和景仰,“某某如何如何好”云云,多令我这等晚辈大咽口水,感叹生不逢时,肚子吃饱之余,未能获得“精神物质双丰收”,咱咋不早生50年呢?记得一次青老说起言童李,就刹不住车了,那李玉茹如何如何……听得我心驰神往,恨不能亲自往观啊。最后咱多了一句嘴,“那比言慧珠如何?” “比言老师?” “对呀。” “那不如,那不如。” “哦......” 慧珠先生的功力由此可见一斑,于是心里涌起一阵排山倒海似的崇拜。又逢午饭,希一老师在座,我打趣蔡老师,
“专业老师都有一个毛病。”
“什么毛病?” 老师一愣,估计心里一定嘀咕,这小子,要胡说什么?
“专业老师的毛病,就是教学时经常模仿自己学生的毛病,而且无限制地夸张和丑化。”
王希老在侧back me up, “是啊,我唱得虽然差,但也没有您学的这么差啊!”
于是满座笑声,蔡老师的脸顿时也笑成一朵花。
先回忆到这吧。
![]() |
蔡老师帮史老师上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