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女教授的气质
早春的傍晚,去听一位女教授的讲座。Martha Nussbaum 教授今年67岁,是芝加哥大学的教授,曾在哈佛和布朗任教。在芝加哥大学,她既是哲学系的chair,又坐镇法学院,研究领域涉及古希腊罗马哲学,政治哲学,女性主义,伦理学,甚至动物权利。照WH的话说,她是当今世界上最伟大的女哲学家,是神一般的人物。 走进礼堂,长凳上已经坐满了听众,学生Jon和他的朋友大Jon跟我打招呼,周小琳琳指给我看一位银发及耳,红裙及膝的女士,说那就是Nussbaum教授了。我吓了一大跳,艾玛,这么美丽高贵优雅有气质,果然是世界闻名的女教授啊!!想起一句最近流行在年轻人中间的话,明明可以靠美貌,为什么偏偏拼才能。周小琳琳在网上搜她的照片,一张年轻时候的照片惊呆了我们,分明是名模! 讲座就在一片震惊中开始了。主持人也是一位风姿绰约,优雅动人的女教授,她做了一段足足有5分钟的介绍,把主讲人的过往经来都说得一清二楚,让大家对即将演讲的教授崇拜的五体投地,终于,Nussbaum教授上台了。 她一开口,声音很浑厚,跟纤瘦的体形很不搭,可是与讲座的主题却是相得益彰:Anger and Justice. 她讨论了面对不公平的社会现状,我们应该采取的态度。分析了愤怒在争取正义道路上的利弊,最后落在马丁路德金/甘地和曼德拉三位非暴力抵抗的先驱身上,说明transitional anger的价值,把愤怒转化为包容与合作,把仇与恨化解为对未来的希望与奋斗。说到这里时,她朗诵了几段我有一个梦想,做了点文本分析,她的声音铿锵有力,慷慨激昂,神色中颇有勇士的精神,让人动容。讲到太阳与风的寓言,她的语调又轻柔缓和起来,娓娓道来,韵味深长。 在这样的下午,夕阳落进古老的建筑,空气中漂浮着些许尘埃。Nussbaum教授一袭红裙,优雅地站在讲桌后,如一位舞者,身姿挺拔,神情专注。窗户里透进几缕阳光,洒在她的银发上,衬着鲜红的裙子,明媚而温暖,有那么一刻,我停止了思考,就这样静静观赏着这幅美景,为自己置身其中而感动。在回去的路上,Nussbaum教授身影在我脑海中迟迟不能散去,似乎心里树立起了一个新偶像。 女教授的气质,总是给人一种美好的感觉,仿佛春风拂面,桃花盛开,万物皆清。第一次有这种感觉,是在大学碰到未来研究生学校的女教授,然后入学面试时看到马老师等一干女教授,为之倾倒。新生开学典礼上听了Wang Ning教授的演讲,一句“只要心里有诗就能过诗意的生活” 将我对女教授的崇拜之情推向高潮。但我的母校的女教授,多为严谨深沉一派,衣着端庄,神色肃穆,很难让人联想到美丽一词(除了我的导师总是笑呵呵聊聊八卦与家常)。来到这里, 女教授见得其实不多,田老师和王老师风格迥异,但总觉得也还是母校那一派。去年见到舞蹈系一位教授身材娇小,笑容俏皮,很是喜欢。今天看到Nussbaum教授,更领略到女教授的美。 说Nussbaum这样的女教授是智慧和美貌的化身,一点不夸张。她们相貌姣好,才华横溢,思想深刻,著作等身,比男教授们多了几分女性独有的风韵与气质,好像冬日雪景中的几朵红梅,点亮了枯燥苍白的学术界。但同时,美丽智慧的背后是她们超出男教授们的努力与付出。当今学术界,与其他领域一样,还是一个男性主导的世界,女学者想要出人头地并非易事,像Nussbaum这样的学界女神怕是凤毛麟角。除了正常的学术研究和行政责任外,有家室的女教授通常还需操持家务/抚养子女(虽然这样的男女分工并不绝对),承受学术与生活的双重压力,另一方面得在学术界努力挑战男性权威。能处理好这些复杂关系的,是绝对的女战士。 于是,我在Nussbaum教授的讲座中,既看到一位款款动人的气质女神,也见识到一位掷地有声的勇士。 致我的新偶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