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一年春来到
每天工作时在电脑上不停地敲字,今天打开QQ空间,却发现距离上一次在这里留下文字,已经有一年多的时间了。
空间里仍然响着那首熟悉的旋律, 无论相隔多久,每当深夜打开这一片完全属于自己的私密空间,仍是那样熟悉,甚至有一丝伤感。
多种多样的社交软件几乎占领了我们所有的时间间隙,在忙碌的生活中,很难再有时间驻足回望,我们一步步被生活捆绑,有些人不妥协却也不得志,有些人变成了自己曾经最不喜欢的样子。
这一年,之于我来说,有感情生活的终成硕果,也有事业上的巨大转折,学会珍惜与尊重,也眷恋家人与朋友。
(一)脱下红工服,穿上绿军装
14年12月31日,我离开工作了近四年的准东电视台,开始新的人生旅程。
办完离职手续的那一天,我独自在准东的街道上走了很久。那天天气不好,雾很重,十米开外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我一直以为,离开准东的时候,我会兴高采烈欢呼雀跃,终于可以回到乌鲁木齐,回到我应该行驶的人生轨道上。可那天,我没有。
我想到初来时候的自己,扎着很高的马尾,喜欢穿格子衬衫和帆布鞋, 那年我22岁,刚刚走出大学的校门,什么都不懂,保持着对一切的好奇。第一次带妆上镜,第一次外出采访,第一次出野外上井场,第一次拍公益广告......一切好像又浮现在眼前,早起拍摄的辛苦,井场道路的泥泞,沙漠中石油工人的坚守,准东的点点滴滴,在离开的那个早晨的大雾里,占据着我全部的记忆。
我从小操场穿过,那里斜对着的那栋楼的最旁边一个单元,是老P的家。昨日听闻老P结婚的消息,老P也赶了一把时髦,奉子成婚。没想到,当初那个对我至死不渝的老P也要当爸爸了。其实老P是个很不解风情的人,不帅,也没钱,但我们分开的时候我还是难过了很久,因为总觉青春里最美好的岁月交付与他,而他却狠心辜负。于是分开后几次三番奔波与相亲的路上,但又在无果而回的时候愤愤不已,忽而念起他的好来。其实在一起他算是对我言听计从,脾气极好,百依百顺,想来也是这些惯坏了我,与他分开,我才真正开始思考如何去爱一个人。感谢他曾将我温柔相待,也感谢他与家人的抗争以失败告终,才得以使我们两个到今天都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归宿。我希望老P能成为一个好爸爸。
我从广场穿过,夏天的时候,我们常常在这里做各种活动的直播。直播车里闷热,我坐在导播台的位置感叹哪个机位的妹子美丽。有几个很二逼的同事,通过耳麦跟导播台聊天,还有董小蚊子,连小娜,海燕和小边哥,咆哮哥以及啰嗦的周妈妈......每次录节目他们都跟打了鸡血一样努力工作,叽叽喳喳,然后将笑容留在我的记忆里。董小蚊子我还记得你穿哈萨克姑娘的服装表演那次,几个机位都给你大大的特写,所以你的样子深深印在我脑海里。现在可以告诉你了,其实我觉得一点儿也不好看,我还是喜欢看你扎着马尾,坐在编辑机前一边编新闻一边跟我扯淡的样子。
关于广场的记忆很多,还有那天午后的风筝,那次关于“你幸福吗”的采访,那些与24节气有关的新闻。正是因为做了两年24节气专题,现在每次看到日历上有节气的提醒,都会想到那些与之有关的画面配图,想到哪个节气代表着希望,哪个节气代表着回归。
我回到电视台的大楼前,白色的楼身在雾霭中更加模糊。这里承载着我近四年的青春,我忽然明白了自己的不舍,不舍曾有过的青春热情。不舍曾经在这里对梦想的执着,甚至不舍那些疲惫与泪水,不舍无数次想摔碎的编辑机,还有那个熟悉的编辑界面。我曾用它们也很矫情的书写过有关梦想的坚持的一笔,很多人在我的镜头中绽放美好,在我的作品中释放能量。
现在,我终于如愿以偿的考到乌鲁木齐,拿到了很多人挤破脑门想要拿到的编制,在部队的办公楼里穿着军装上班。我曾想过用热情去浇灌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但热情会随着时间熄灭, 我们也会日渐衰老,然后忘却初心。
我爱我曾坚持过的事业,也要向我18岁的时候坚信可以实现的虚无缥缈的写作梦和电影梦深深致敬。
(二)多读书,多走路
2015给自己定下目标,每个月至少读两本书。
上次我妈问我,现在还有没有睡前读书的习惯,我握着手里的智能手机,为了不让她失望,还是说:有。
温暖的灯光下读书是幸福的。这个习惯从幼儿园开始,我妈抱着我,给我讲《安徒生童话》,讲《一千零一夜》,每天晚上一个故事,到上小学之前,我几乎度过了所有的适龄儿童可以读的童话故事,甚至包括《伊索寓言》。小学我爸给我买来很多带拼音的故事书,依旧是每天晚上睡前的必修课,我想我这个文艺病或许从那时候就烙下病根,爱幻想,爱做梦,爱自由。初中读《茶花女》,读《悲惨世界》,高中读张爱玲,读张小娴,读安妮宝贝,郭敬明韩寒,还有一些那时候很流行的疼痛文学。每天晚上最幸福的事就是做完了功课在一盏暖灯下读书,任思绪飘向远方。说起来比较自豪的事,是高中写了近十万字的小说在,厚厚的几个大本子用胶带粘起来,就是完整的一部小说,密密麻麻的蓝黑墨水钢笔字,在年级里传阅,很多人在本子的最后留言:写的好感人,我都哭了。加油,你一定能实现你的梦想。我们期待你出书的那一天。
很多事情有着因果联系,有些事情在意料之中,有些事情却在意料之外。
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很少读书,用忙碌的生活做借口来掩饰日益懒惰的自己,思想逐渐被禁锢,外在表现就是有时会变得得畏畏缩缩。现在一年的阅读量,还不如幼儿园时候的多。这是怎样的一种倒退。
读书和走路时分不开的。
数起来,我也去了不少地方,甚至是那种很多人都羡慕的说走就走的背包旅行,带着相机,一个人上路。有去往禾木摩托上的颠簸,和清晨日出薄雾的震撼;有敦煌莫高窟的惊叹,也有鸣沙山骆驼的眼泪;有丽江温柔夜色的邂逅,也有泸沽湖边摩梭人的歌唱;有成都锦里的古香,也有蜀九香的热辣;有西安的羊肉泡馍,也有华清池旁那一抹忧愁......
但留在记忆里的,除了那些绝美的风景,更多的是路途中遇到的人,和与他们共同走一段的旅程。一切未知永远在路上,多少希望永远在路上。
总觉人生太短暂,往坏处想也说不定哪天谁先挂。但是世界好大,有那么多我们没有见过的风景,那么多我们不曾相遇的人,那么多我们没有经历过的事,拓宽人生的宽度,多读书,多走路。
(三)最幸福的事,是回家
2015年,从春晚到微博微信甚至媒体,都在呼吁放下手机,多陪陪家人。
我忽然发现自己变得如此恋家,家人成为了我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
今年是我和老公婚后的第一个春节,短暂的假期都用来拜访亲朋,陪伴父母。在我爸妈家里待了几天,我本以为老公见我的七大姑八大姨会有些许不耐烦,但是他没有。我妈喜欢和他聊天,拉着他一聊就是一下午。有天我出去和同学聚会,他乖乖待在家里和我爸妈聊了一下午,我回来问他聊了什么,他说不知。只知道我妈给他做了拉面,他吃了满满两大碗,我妈看了高兴的不知所措。我骂他没心没肺,他却义正言辞,毫无愧意。可就在那一刻,我觉得无比幸福。
假期结束了,我们回到乌鲁木齐,那天晚上我妈给我发微信说,你爸下班回来就抽烟,说丫头走了,房子里空空的。
看到这条微信,我瞬间泪奔。赶紧把我爸和我妈拉进微信群里,组成了家庭群,跟他们说抱抱,说晚安,但都不能表达我当时的心情。我感受到他们深深的孤寂,和对长大之后的我的依赖。
父母终是老了。
自从组成了家庭群,我每天都跟他们聊聊天,给他们发几张我的照片,他们都高兴的不得了。有一次,我妈在街边看到一只熊的卡通塑像,她知道我很喜欢各种各样的卡通熊,就拍了一张照片发给我,没有文字说明,什么都没说,就一张憨态可掬的大熊的图片,顿时又让我泪奔。在父母心里,我们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
家是幸福所在,无论走多远,终要回家。
后记:又一次在这里留下胡言乱语,心里不那么顺畅的时候写点什么,马上会通畅许多,这个习惯很多年依旧如此。我想很多事情,你们懂。现在夜以深,明天依旧要穿戴齐整走进办公大楼,但我相信,心之无惧,灵魂之自由。
你看,又是一年春来到。
格子布
2015年3月16日凌晨
空间里仍然响着那首熟悉的旋律, 无论相隔多久,每当深夜打开这一片完全属于自己的私密空间,仍是那样熟悉,甚至有一丝伤感。
多种多样的社交软件几乎占领了我们所有的时间间隙,在忙碌的生活中,很难再有时间驻足回望,我们一步步被生活捆绑,有些人不妥协却也不得志,有些人变成了自己曾经最不喜欢的样子。
这一年,之于我来说,有感情生活的终成硕果,也有事业上的巨大转折,学会珍惜与尊重,也眷恋家人与朋友。
(一)脱下红工服,穿上绿军装
14年12月31日,我离开工作了近四年的准东电视台,开始新的人生旅程。
办完离职手续的那一天,我独自在准东的街道上走了很久。那天天气不好,雾很重,十米开外都是白茫茫的一片。我一直以为,离开准东的时候,我会兴高采烈欢呼雀跃,终于可以回到乌鲁木齐,回到我应该行驶的人生轨道上。可那天,我没有。
我想到初来时候的自己,扎着很高的马尾,喜欢穿格子衬衫和帆布鞋, 那年我22岁,刚刚走出大学的校门,什么都不懂,保持着对一切的好奇。第一次带妆上镜,第一次外出采访,第一次出野外上井场,第一次拍公益广告......一切好像又浮现在眼前,早起拍摄的辛苦,井场道路的泥泞,沙漠中石油工人的坚守,准东的点点滴滴,在离开的那个早晨的大雾里,占据着我全部的记忆。
我从小操场穿过,那里斜对着的那栋楼的最旁边一个单元,是老P的家。昨日听闻老P结婚的消息,老P也赶了一把时髦,奉子成婚。没想到,当初那个对我至死不渝的老P也要当爸爸了。其实老P是个很不解风情的人,不帅,也没钱,但我们分开的时候我还是难过了很久,因为总觉青春里最美好的岁月交付与他,而他却狠心辜负。于是分开后几次三番奔波与相亲的路上,但又在无果而回的时候愤愤不已,忽而念起他的好来。其实在一起他算是对我言听计从,脾气极好,百依百顺,想来也是这些惯坏了我,与他分开,我才真正开始思考如何去爱一个人。感谢他曾将我温柔相待,也感谢他与家人的抗争以失败告终,才得以使我们两个到今天都有了真正属于自己的归宿。我希望老P能成为一个好爸爸。
我从广场穿过,夏天的时候,我们常常在这里做各种活动的直播。直播车里闷热,我坐在导播台的位置感叹哪个机位的妹子美丽。有几个很二逼的同事,通过耳麦跟导播台聊天,还有董小蚊子,连小娜,海燕和小边哥,咆哮哥以及啰嗦的周妈妈......每次录节目他们都跟打了鸡血一样努力工作,叽叽喳喳,然后将笑容留在我的记忆里。董小蚊子我还记得你穿哈萨克姑娘的服装表演那次,几个机位都给你大大的特写,所以你的样子深深印在我脑海里。现在可以告诉你了,其实我觉得一点儿也不好看,我还是喜欢看你扎着马尾,坐在编辑机前一边编新闻一边跟我扯淡的样子。
关于广场的记忆很多,还有那天午后的风筝,那次关于“你幸福吗”的采访,那些与24节气有关的新闻。正是因为做了两年24节气专题,现在每次看到日历上有节气的提醒,都会想到那些与之有关的画面配图,想到哪个节气代表着希望,哪个节气代表着回归。
我回到电视台的大楼前,白色的楼身在雾霭中更加模糊。这里承载着我近四年的青春,我忽然明白了自己的不舍,不舍曾有过的青春热情。不舍曾经在这里对梦想的执着,甚至不舍那些疲惫与泪水,不舍无数次想摔碎的编辑机,还有那个熟悉的编辑界面。我曾用它们也很矫情的书写过有关梦想的坚持的一笔,很多人在我的镜头中绽放美好,在我的作品中释放能量。
现在,我终于如愿以偿的考到乌鲁木齐,拿到了很多人挤破脑门想要拿到的编制,在部队的办公楼里穿着军装上班。我曾想过用热情去浇灌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但热情会随着时间熄灭, 我们也会日渐衰老,然后忘却初心。
我爱我曾坚持过的事业,也要向我18岁的时候坚信可以实现的虚无缥缈的写作梦和电影梦深深致敬。
(二)多读书,多走路
2015给自己定下目标,每个月至少读两本书。
上次我妈问我,现在还有没有睡前读书的习惯,我握着手里的智能手机,为了不让她失望,还是说:有。
温暖的灯光下读书是幸福的。这个习惯从幼儿园开始,我妈抱着我,给我讲《安徒生童话》,讲《一千零一夜》,每天晚上一个故事,到上小学之前,我几乎度过了所有的适龄儿童可以读的童话故事,甚至包括《伊索寓言》。小学我爸给我买来很多带拼音的故事书,依旧是每天晚上睡前的必修课,我想我这个文艺病或许从那时候就烙下病根,爱幻想,爱做梦,爱自由。初中读《茶花女》,读《悲惨世界》,高中读张爱玲,读张小娴,读安妮宝贝,郭敬明韩寒,还有一些那时候很流行的疼痛文学。每天晚上最幸福的事就是做完了功课在一盏暖灯下读书,任思绪飘向远方。说起来比较自豪的事,是高中写了近十万字的小说在,厚厚的几个大本子用胶带粘起来,就是完整的一部小说,密密麻麻的蓝黑墨水钢笔字,在年级里传阅,很多人在本子的最后留言:写的好感人,我都哭了。加油,你一定能实现你的梦想。我们期待你出书的那一天。
很多事情有着因果联系,有些事情在意料之中,有些事情却在意料之外。
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已经很少读书,用忙碌的生活做借口来掩饰日益懒惰的自己,思想逐渐被禁锢,外在表现就是有时会变得得畏畏缩缩。现在一年的阅读量,还不如幼儿园时候的多。这是怎样的一种倒退。
读书和走路时分不开的。
数起来,我也去了不少地方,甚至是那种很多人都羡慕的说走就走的背包旅行,带着相机,一个人上路。有去往禾木摩托上的颠簸,和清晨日出薄雾的震撼;有敦煌莫高窟的惊叹,也有鸣沙山骆驼的眼泪;有丽江温柔夜色的邂逅,也有泸沽湖边摩梭人的歌唱;有成都锦里的古香,也有蜀九香的热辣;有西安的羊肉泡馍,也有华清池旁那一抹忧愁......
但留在记忆里的,除了那些绝美的风景,更多的是路途中遇到的人,和与他们共同走一段的旅程。一切未知永远在路上,多少希望永远在路上。
总觉人生太短暂,往坏处想也说不定哪天谁先挂。但是世界好大,有那么多我们没有见过的风景,那么多我们不曾相遇的人,那么多我们没有经历过的事,拓宽人生的宽度,多读书,多走路。
(三)最幸福的事,是回家
2015年,从春晚到微博微信甚至媒体,都在呼吁放下手机,多陪陪家人。
我忽然发现自己变得如此恋家,家人成为了我生活中最重要的部分。
今年是我和老公婚后的第一个春节,短暂的假期都用来拜访亲朋,陪伴父母。在我爸妈家里待了几天,我本以为老公见我的七大姑八大姨会有些许不耐烦,但是他没有。我妈喜欢和他聊天,拉着他一聊就是一下午。有天我出去和同学聚会,他乖乖待在家里和我爸妈聊了一下午,我回来问他聊了什么,他说不知。只知道我妈给他做了拉面,他吃了满满两大碗,我妈看了高兴的不知所措。我骂他没心没肺,他却义正言辞,毫无愧意。可就在那一刻,我觉得无比幸福。
假期结束了,我们回到乌鲁木齐,那天晚上我妈给我发微信说,你爸下班回来就抽烟,说丫头走了,房子里空空的。
看到这条微信,我瞬间泪奔。赶紧把我爸和我妈拉进微信群里,组成了家庭群,跟他们说抱抱,说晚安,但都不能表达我当时的心情。我感受到他们深深的孤寂,和对长大之后的我的依赖。
父母终是老了。
自从组成了家庭群,我每天都跟他们聊聊天,给他们发几张我的照片,他们都高兴的不得了。有一次,我妈在街边看到一只熊的卡通塑像,她知道我很喜欢各种各样的卡通熊,就拍了一张照片发给我,没有文字说明,什么都没说,就一张憨态可掬的大熊的图片,顿时又让我泪奔。在父母心里,我们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
家是幸福所在,无论走多远,终要回家。
后记:又一次在这里留下胡言乱语,心里不那么顺畅的时候写点什么,马上会通畅许多,这个习惯很多年依旧如此。我想很多事情,你们懂。现在夜以深,明天依旧要穿戴齐整走进办公大楼,但我相信,心之无惧,灵魂之自由。
你看,又是一年春来到。
格子布
2015年3月16日凌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