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美滙指數挑戰50天線阻力
在美国GDP的预期好于预测后,美元指数较上日收盘跌0.5,之前3日升幅分别为0.54,0.11,0.29.
收于75.93,马上将跌破75.9,瞬间远离50天阻力线76.78。
那么下面美元将继续下探75的心理低点还是反转延续前几日的升幅?
这关系到股市的大方向。
以下zz from hkej.
20091030
---------------------------------------------------
有債券大王之稱的格羅斯表示,由於憧憬經濟會出現V形反彈,因此投資者才會在過去六個月不斷買入高風險類別的資產(如股票),並使大部分資產出現飆升情況,但現已進入估值偏高階段,格羅斯相信,這些資產在急升過後已經見頂了。換言之,市場風險偏好情緒將從目前的偏高水平逐步回落,不利股市,有利美元。須留意若然稍後市場風險偏好情緒真的顯著回落,令環球股市錄得一定程度跌幅,則美元能否因此受惠而進一步造好,例如美滙指數能否成功升越本月2日的77.48高位。
資金或最終回流股市
若然美滙指數往後乏力突破10月份的高位,意味美元未必再跟隨市場的風險偏好情緒走,市場焦點或會因此轉為炒作美息仍會在目前的超低水平保持一段較長時間,即美元繼續成為主要利差交易的融資貨幣機會大增,但這反過來令市場資金保持充裕情況,而這些充裕資金最終仍會流向高風險類別的資產,使剛呈弱勢的資產止跌回升,甚至再創新高。因此,若大家看見環球股市下跌,但美元卻未能繼續走高的話,將反映環球股市跌市只是正常的技術調整,而非見頂回落,故入市策略宜以低買高風險資產類別為主。
雖然格羅斯指目前高風險類別的資產已處於估值偏高水平,但在金融市場,只要資金維持泛濫,即使資產估值已經偏高,仍然可以照升如儀。畢竟資金市最佳的炒作策略便是順勢而行,若太過着意基本因素而忽視龐大資金推動大市上升的力量,只會坐失賺取順勢利潤的機會。
美GDP勝預期
昨天美滙指數曾升至76.58高位,此高位與50天SMA的76.78阻力十分接近。執筆時美國剛公布第三季GDP初值,結果為增長3.5%,較市場預期的3.2%為佳。數據公布後,美股瞬即上升,美滙指數則掉頭回落,反映市場風險偏好情緒因利好的數據而有所回升。短線而言,要看美滙指數能否承接本周早段的強勢進一步挑戰50天SMA阻力,如美滙指數始終乏力觸及50天SMA阻力,反而回落至75.90之下波動及收市,擔心美元的反彈浪已告一段落,75點心理關口將再次面臨考驗。
昨天英鎊兌美元造好,執筆時一度上升至1.6506高位。本來上周英國公布差勁的第三季GDP數據後,英鎊兌美元即市急挫逾300點子,本周早段應可進一步下跌並考驗1.60心理關口才對,但英鎊兌美元弱勢原來只是曇花一現,踏入本周滙價已見止跌回穩迹象,並未出現預期中的弱勢。英鎊兌美元應跌不跌,稍後一旦升回1.66關口之上波動,相信將再次挑戰上周的1.6699高位,如成功突破,配合屆時美元再現新一輪跌浪的話,相信後市英鎊兌美元將朝1.70方向邁進。
【相关】zz from reuters.
《Crane专栏》美国GDP数据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接下来会发生什麽?
(Agnes T. Crane是路透专栏撰稿人,以下内容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撰稿 Agnes T. Crane 编译 李然
路透纽约10月29日电---美国第三季经济运行的初步数据可能是2007年以来最强的一次,但投资者所面临的局势仍几乎未有改变.随着政府的扶持计划逐个到期、库存较低的助力慢慢减小,对于明年经济最终何时能够安全着陆,投资者看法仍旧分歧.
几个月来,随着"旧车换现金"政策和首次购房税务优惠等措施的实行,鼓励了很多曾经犹豫不决的消费者开始在大额项目上花钱,而经济学家们一直对经济成长回升大唱高调.
第三季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也没让人失望,汽车销售为当季国内生产总值(GDP)贡献了1.66个百分点,大大超过上季度仅为0.19个百分点的贡献值.住宅投资在第三季大幅攀升23.4%,这恰与上季度的大幅下降相映成趣.
不过,这些数字虽有象徵意义上的重要性,对于此轮意料之中的反弹过後经济将何去何从,却鲜有指示作用.美国消费还在走下坡路,人民债务缠身而就业市场仍疲软不堪,又从哪里赚钱来养活这个靠消费打造的经济复苏呢?
住宅投资意外跳增也并不足以让经济加快步伐.苏格兰皇家银行经济学家Stephen Stanley指出,重要的是实际水准而非变化幅度.房市并没有恢复元气.
Stanley估计,住宅建设至少要以22%的年增长率坚持连涨10个季度,才能让美国房市回到2002年初的水平.他对经济走向持乐观态度,称受益于较低库存使各行业增产,美国经济还会在接下来的两个季度中录得3.5%的增速.
投资者看来受到GDP报告的鼓舞,道指午盘时分已上涨约150点.不过可不能太把市场反应当回事儿,经济数据并没有说明第三季的复苏势头能否保持下去.接下来还有不少麻烦时期需要小心应付,尤其是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FED)退出极端刺激性的经济政策时.
--译文审校 张明钧
收于75.93,马上将跌破75.9,瞬间远离50天阻力线76.78。
那么下面美元将继续下探75的心理低点还是反转延续前几日的升幅?
这关系到股市的大方向。
![]() |
以下zz from hkej.
20091030
---------------------------------------------------
有債券大王之稱的格羅斯表示,由於憧憬經濟會出現V形反彈,因此投資者才會在過去六個月不斷買入高風險類別的資產(如股票),並使大部分資產出現飆升情況,但現已進入估值偏高階段,格羅斯相信,這些資產在急升過後已經見頂了。換言之,市場風險偏好情緒將從目前的偏高水平逐步回落,不利股市,有利美元。須留意若然稍後市場風險偏好情緒真的顯著回落,令環球股市錄得一定程度跌幅,則美元能否因此受惠而進一步造好,例如美滙指數能否成功升越本月2日的77.48高位。
資金或最終回流股市
若然美滙指數往後乏力突破10月份的高位,意味美元未必再跟隨市場的風險偏好情緒走,市場焦點或會因此轉為炒作美息仍會在目前的超低水平保持一段較長時間,即美元繼續成為主要利差交易的融資貨幣機會大增,但這反過來令市場資金保持充裕情況,而這些充裕資金最終仍會流向高風險類別的資產,使剛呈弱勢的資產止跌回升,甚至再創新高。因此,若大家看見環球股市下跌,但美元卻未能繼續走高的話,將反映環球股市跌市只是正常的技術調整,而非見頂回落,故入市策略宜以低買高風險資產類別為主。
雖然格羅斯指目前高風險類別的資產已處於估值偏高水平,但在金融市場,只要資金維持泛濫,即使資產估值已經偏高,仍然可以照升如儀。畢竟資金市最佳的炒作策略便是順勢而行,若太過着意基本因素而忽視龐大資金推動大市上升的力量,只會坐失賺取順勢利潤的機會。
美GDP勝預期
昨天美滙指數曾升至76.58高位,此高位與50天SMA的76.78阻力十分接近。執筆時美國剛公布第三季GDP初值,結果為增長3.5%,較市場預期的3.2%為佳。數據公布後,美股瞬即上升,美滙指數則掉頭回落,反映市場風險偏好情緒因利好的數據而有所回升。短線而言,要看美滙指數能否承接本周早段的強勢進一步挑戰50天SMA阻力,如美滙指數始終乏力觸及50天SMA阻力,反而回落至75.90之下波動及收市,擔心美元的反彈浪已告一段落,75點心理關口將再次面臨考驗。
昨天英鎊兌美元造好,執筆時一度上升至1.6506高位。本來上周英國公布差勁的第三季GDP數據後,英鎊兌美元即市急挫逾300點子,本周早段應可進一步下跌並考驗1.60心理關口才對,但英鎊兌美元弱勢原來只是曇花一現,踏入本周滙價已見止跌回穩迹象,並未出現預期中的弱勢。英鎊兌美元應跌不跌,稍後一旦升回1.66關口之上波動,相信將再次挑戰上周的1.6699高位,如成功突破,配合屆時美元再現新一輪跌浪的話,相信後市英鎊兌美元將朝1.70方向邁進。
![]() |
【相关】zz from reuters.
《Crane专栏》美国GDP数据并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接下来会发生什麽?
(Agnes T. Crane是路透专栏撰稿人,以下内容仅代表其个人观点)
撰稿 Agnes T. Crane 编译 李然
路透纽约10月29日电---美国第三季经济运行的初步数据可能是2007年以来最强的一次,但投资者所面临的局势仍几乎未有改变.随着政府的扶持计划逐个到期、库存较低的助力慢慢减小,对于明年经济最终何时能够安全着陆,投资者看法仍旧分歧.
几个月来,随着"旧车换现金"政策和首次购房税务优惠等措施的实行,鼓励了很多曾经犹豫不决的消费者开始在大额项目上花钱,而经济学家们一直对经济成长回升大唱高调.
第三季的国内生产总值(GDP)数据也没让人失望,汽车销售为当季国内生产总值(GDP)贡献了1.66个百分点,大大超过上季度仅为0.19个百分点的贡献值.住宅投资在第三季大幅攀升23.4%,这恰与上季度的大幅下降相映成趣.
不过,这些数字虽有象徵意义上的重要性,对于此轮意料之中的反弹过後经济将何去何从,却鲜有指示作用.美国消费还在走下坡路,人民债务缠身而就业市场仍疲软不堪,又从哪里赚钱来养活这个靠消费打造的经济复苏呢?
住宅投资意外跳增也并不足以让经济加快步伐.苏格兰皇家银行经济学家Stephen Stanley指出,重要的是实际水准而非变化幅度.房市并没有恢复元气.
Stanley估计,住宅建设至少要以22%的年增长率坚持连涨10个季度,才能让美国房市回到2002年初的水平.他对经济走向持乐观态度,称受益于较低库存使各行业增产,美国经济还会在接下来的两个季度中录得3.5%的增速.
投资者看来受到GDP报告的鼓舞,道指午盘时分已上涨约150点.不过可不能太把市场反应当回事儿,经济数据并没有说明第三季的复苏势头能否保持下去.接下来还有不少麻烦时期需要小心应付,尤其是美国联邦储备理事会(FED)退出极端刺激性的经济政策时.
--译文审校 张明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