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宗悅在書房味道-「唐津燒」
前一陣子,花了點時間,為自己的雜貨店策劃了一個飲食器的小展覽。
說是展覽,倒不如說是「販賣會」。
既然也能算是個「展」,當然有名字。
叫做『用之美』。(以柳宗悅先生幾十年前讚嘆過的器物為「梗」,分享還在生產的「絕讚器皿」)
這批飲食器皿,都與柳先生1940年代的民藝田野調查形容的工法一致, 絕大多數。
我很震驚找到這些價格平實的一級手藝品,即使無名的小工房,都能謹守數十年留下來的技法,亦步亦趨的做成有美感的日用品。
在「佐賀」附近的一座小柴窯,買到一小批(十枚不到)的「唐津燒」茶杯。
杯子有點厚度,飲用中國茶或吟釀類清酒,都很適當。
但,最有看頭的還是無法重複的青灰色澤,難怪韓國人叫這「粉清砂器」,這次收的幾個杯身是「赤砂泥」為底,更有原來的氣味。
另外, 「佐賀」是離韓國最近的日本。這樣就不難明白為什麼第一批師傅是朝鮮陶工的原因了。
在更廣泛的意義上,「唐津」「八代」「現川」「上野」等諸窯都屬於『朝鮮窯』系。其鮮明特色,師承於朝鮮「三島手」(朝鮮李朝高麗茶碗裝飾重要風格,近來,韓國稱為「粉清砂器」);有「披白土」「刷毛目」(在陶器塗刷白色化妝土,使表面形成毛刷紋)「鑲嵌」「浮雕」等手法。
原來是由遷移到日本的朝鮮人來製作的,後來,因為材料變化,用途改變,甚至連作者都不是朝鮮人,在逐漸「日本化」之後形成了一個獨特的體系,這樣的變化極其豐富,讓我感受到這些器物的非凡魅力。
-柳宗悅『日本手工藝』昭和二十一(1946年)
說是展覽,倒不如說是「販賣會」。
既然也能算是個「展」,當然有名字。
叫做『用之美』。(以柳宗悅先生幾十年前讚嘆過的器物為「梗」,分享還在生產的「絕讚器皿」)
這批飲食器皿,都與柳先生1940年代的民藝田野調查形容的工法一致, 絕大多數。
我很震驚找到這些價格平實的一級手藝品,即使無名的小工房,都能謹守數十年留下來的技法,亦步亦趨的做成有美感的日用品。
![]() |
在「佐賀」附近的一座小柴窯,買到一小批(十枚不到)的「唐津燒」茶杯。
杯子有點厚度,飲用中國茶或吟釀類清酒,都很適當。
但,最有看頭的還是無法重複的青灰色澤,難怪韓國人叫這「粉清砂器」,這次收的幾個杯身是「赤砂泥」為底,更有原來的氣味。
另外, 「佐賀」是離韓國最近的日本。這樣就不難明白為什麼第一批師傅是朝鮮陶工的原因了。
![]() |
![]() |
在更廣泛的意義上,「唐津」「八代」「現川」「上野」等諸窯都屬於『朝鮮窯』系。其鮮明特色,師承於朝鮮「三島手」(朝鮮李朝高麗茶碗裝飾重要風格,近來,韓國稱為「粉清砂器」);有「披白土」「刷毛目」(在陶器塗刷白色化妝土,使表面形成毛刷紋)「鑲嵌」「浮雕」等手法。
原來是由遷移到日本的朝鮮人來製作的,後來,因為材料變化,用途改變,甚至連作者都不是朝鮮人,在逐漸「日本化」之後形成了一個獨特的體系,這樣的變化極其豐富,讓我感受到這些器物的非凡魅力。
-柳宗悅『日本手工藝』昭和二十一(1946年)
can(陳輝龍)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20歲的時候,你在做什麼? (1人喜欢)
- 1975年、科隆 (1人喜欢)
- 小丑先生 (2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