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崇焕和清朝
终于把《明朝那些事》看完了,系统的了解了明朝的历史。作者写的很有趣。在读到辉煌的时候让人兴奋,在读到奸臣当道时又让人痛心疾首。最让我感到难受的不是那最后十几年,而是前期,比如刘瑾,王振,万贵妃,祸乱朝纲之时。总体觉得明朝的皇帝比较极端要么是太能干了,比如朱元璋,要么太懒。
在读到最后时就是崇祯的时代有一个疑问,和题目有关。
在作者提到范文程,祖大寿等因为最后投降后金,对明朝造成的影响他说他们是汉奸。而高迎祥,李自成他们对明朝造成的影响他却说是明朝气数已尽,没得治了。我在考虑一个问题,若是高,李之辈也投靠了后金,那应该怎么给他们定位呢?
1115年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建立金朝。
1234年,蒙古人摧毁了金朝。元朝政府在松花江下游和黑龙江设斡朵里、胡里改、桃温、脱斡怜、孛苦江五万户府,管辖当地女真人和水达达。
洪武二十年(1387年),以冯胜为大将军出征海西。作为故元在非蒙古地区最后的抵抗势力,纳哈出自觉难以维持,于是选择投降,明朝打开了通往辽东之路。纳哈出降明后,明军进据松花江南北两岸,处于原元统治下的女真等各部,相继“悉境归附”。
由上述资料不难看出女真各部从元朝开始一直都是受到当时的中央政权的管辖元朝也好明朝也罢。但一直都是中国的领土(当然当时还没有明确这一词的含义)但是从行政设置上来说它是中央政府下设的一级行政单位,不是一个藩属国,正如当年唐朝设立西域都护府一样。
那明朝灭亡,清朝取而代之,范文程之辈为何会被定义为汉奸,袁崇焕被定义为民族英雄呢,况且作者自己也说明朝气数已尽了。他究竟是站在哪个角度来看这些人的呢?如果和他的立场一致,假如一个现在的蒙古人写蒙古史写到最后,也是就脱脱,冯保保在和朱元璋争地盘挣统治权时应该怎么来定义这些人呢?
在读到最后时就是崇祯的时代有一个疑问,和题目有关。
在作者提到范文程,祖大寿等因为最后投降后金,对明朝造成的影响他说他们是汉奸。而高迎祥,李自成他们对明朝造成的影响他却说是明朝气数已尽,没得治了。我在考虑一个问题,若是高,李之辈也投靠了后金,那应该怎么给他们定位呢?
1115年完颜阿骨打统一女真各部,建立金朝。
1234年,蒙古人摧毁了金朝。元朝政府在松花江下游和黑龙江设斡朵里、胡里改、桃温、脱斡怜、孛苦江五万户府,管辖当地女真人和水达达。
洪武二十年(1387年),以冯胜为大将军出征海西。作为故元在非蒙古地区最后的抵抗势力,纳哈出自觉难以维持,于是选择投降,明朝打开了通往辽东之路。纳哈出降明后,明军进据松花江南北两岸,处于原元统治下的女真等各部,相继“悉境归附”。
由上述资料不难看出女真各部从元朝开始一直都是受到当时的中央政权的管辖元朝也好明朝也罢。但一直都是中国的领土(当然当时还没有明确这一词的含义)但是从行政设置上来说它是中央政府下设的一级行政单位,不是一个藩属国,正如当年唐朝设立西域都护府一样。
那明朝灭亡,清朝取而代之,范文程之辈为何会被定义为汉奸,袁崇焕被定义为民族英雄呢,况且作者自己也说明朝气数已尽了。他究竟是站在哪个角度来看这些人的呢?如果和他的立场一致,假如一个现在的蒙古人写蒙古史写到最后,也是就脱脱,冯保保在和朱元璋争地盘挣统治权时应该怎么来定义这些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