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是故乡明
总是有一切因缘巧合在。我因未知的偶然听到了费翔那首《故乡的云》,90后的我或许该喜欢当下的流行歌曲,却情不自禁的单曲循环着这首思乡曲。我想,所谓感同身受吧。
从未出过家乡的我在19岁高考填志愿时因为偶然来到了武汉,一个人带着重重的行囊,和“豪情万丈”告别家乡,踏上求学之路。曾经拼了命也要离父母远一点,如今却宁愿忍受着更多颠簸之苦也要多在家呆一天。幼稚如我,年轻如我。
近日看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看到书中那些因种种原因而漂泊在外的游子那种归不得,不敢归,一切早已物是人非的悲哀,不禁让我潸然泪下。落叶要归根,近乡情更怯,我想,只有华夏儿女才会有这般矛盾的忧愁。“归来吧,归来呦,我已厌倦漂泊。”句句歌词道出游子们的心声,怎能不哀?
回到学校才几天,却怎也吃不惯这里的菜。我是四川人,喜辣,只有这样才能刺激味觉,促进食欲。来到这,吃饭只是一种温饱的方式。奇怪的是,在家时,总觉家里的饭菜都过辣,总让妈妈做的稍微清淡些。却不曾想,离开家,又开始怀念家里的味道。总在四处搜索着与之相似的味道,虽然这里有很多川菜馆,却很不地道,偶尔找到一家,欣喜若狂,像个找到珍宝的孩子,可以一直在那家吃下去都不嫌腻。
听着《故乡的云》,会偶尔不时地抬头看看天空中漂浮的云,想着它们也许是来自我的家乡,捎来父母藏着不让我知道的辛酸;一阵风过,似乎闻到了妈妈做菜时那刺鼻的辣味;傍晚,走在回寝室的路上,看到西边的落日,仿佛看到父母隐约的睡意和辛勤一天的安适。
夜渐渐深了,月儿偷偷地爬上高空,月光轻柔地洒向大地,照亮了我回家的路。
从未出过家乡的我在19岁高考填志愿时因为偶然来到了武汉,一个人带着重重的行囊,和“豪情万丈”告别家乡,踏上求学之路。曾经拼了命也要离父母远一点,如今却宁愿忍受着更多颠簸之苦也要多在家呆一天。幼稚如我,年轻如我。
近日看完余秋雨的《文化苦旅》,看到书中那些因种种原因而漂泊在外的游子那种归不得,不敢归,一切早已物是人非的悲哀,不禁让我潸然泪下。落叶要归根,近乡情更怯,我想,只有华夏儿女才会有这般矛盾的忧愁。“归来吧,归来呦,我已厌倦漂泊。”句句歌词道出游子们的心声,怎能不哀?
回到学校才几天,却怎也吃不惯这里的菜。我是四川人,喜辣,只有这样才能刺激味觉,促进食欲。来到这,吃饭只是一种温饱的方式。奇怪的是,在家时,总觉家里的饭菜都过辣,总让妈妈做的稍微清淡些。却不曾想,离开家,又开始怀念家里的味道。总在四处搜索着与之相似的味道,虽然这里有很多川菜馆,却很不地道,偶尔找到一家,欣喜若狂,像个找到珍宝的孩子,可以一直在那家吃下去都不嫌腻。
听着《故乡的云》,会偶尔不时地抬头看看天空中漂浮的云,想着它们也许是来自我的家乡,捎来父母藏着不让我知道的辛酸;一阵风过,似乎闻到了妈妈做菜时那刺鼻的辣味;傍晚,走在回寝室的路上,看到西边的落日,仿佛看到父母隐约的睡意和辛勤一天的安适。
夜渐渐深了,月儿偷偷地爬上高空,月光轻柔地洒向大地,照亮了我回家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