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会至如此境地?
我们为什么会至如此境地?
“你不能什么都想要!”《纸牌屋》第三季13集最后,安德伍德对克莱尔吼道。
安德伍德篇
第二季的结尾,安德伍德顺利入住白宫。有一个细节,克莱尔选择让安德伍德自己一个人走进去,在那一瞬间,我们代理总统的欲望就瞬间变得遥无边际了。第三季开始,安德伍德并不是甘心做什么代理,他想要真的民选总统。女记者说的很好,“我们弹劾了一个哑炮,换来一颗原子弹。”安德伍德的偏执、控制欲一点一点的明显化,若说前两季还能有所收敛,第三季则是爆发。党内的打压,下属的不重视,民意支持率的暴跌,法案不通过…每一件事都像是安德伍德爆发的源动力,选择参选不过是个噱头。即使身边人不堪被控制而一个个的离去也毫不在乎。童年的清贫是安德伍德一生挥不去的阴影,未曾含过金钥匙,何来平心静气的对待富人的嘴脸?安德伍德从最初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友情,亲情不过都是过场一般的交际,自从踏入政坛便无惧风雨。虽然是小说,但何尝不是一代代历史一位位君王的浓缩史呢?每一集的后面都会列出该集讲述故事的对应事件,不知是翻译大神的杰作还是剧集的制作,总之看得人很酸楚。13集剧很顺畅的把安德伍德“欲望逐步扩大”描绘了出来,这未尝不是一个独裁者的养成记,可惜生错了国家。
克莱尔篇
总统夫人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角色?如果你不是女权主义者,那么会非常向往成为总统夫人,不过,过程的艰辛,又有谁能体会和对抗呢?克莱尔是个好妻子,从第一季开始就是,只是太好了。她太知道丈夫要什么了,所以慢慢的就迷失了自己。而且,恰巧她是一名女权主义者。夫妻的最高境界是互相成就,但若虚化了爱情而夹杂了利益,那就成了互相牵绊而不得自由。第三季里克莱尔更多的是在质疑:我的身份和我的价值。克莱尔不过是人妻,加进了自己的欲望之后人妻这个角色就开始模糊,最开始与安德伍德一起共事,以为可以实现自我价值,只是自己不过和其他被控制的人一样,在安德伍德前进的道路上,可以随时忽略掉。克莱尔错在了对身份定义的模糊。优秀的人妻就是微笑的贤妻良母,即使是总统的人妻。夫妻不可共一事,共事便是麻烦。克莱尔再圣母也是女人,也是感性动物,政职场是不需要感情的。第三季里克莱尔退去了前两季的内敛聪慧,变成了与安德伍德一样的鹰派女人,不甘心被忽略,不甘心做花瓶。只是到头来还不如安德伍德的手下,可以离开的决绝,因为她与他的牵绊更多,越多越放不下。一旦想清楚自己的价值,那么离去也是必然的。很多人说剧情的问题,怎么可能听了个同性恋的自述,就开始动摇了呢?仔细想想,安德伍德与克莱尔这对夫妻,与那对同性恋夫夫,有何不同?以为盼来了想要的就是最终,却是情感上分崩离析的开始。克莱尔最终的清醒,也是因为不想再自欺欺人。
白宫更像是一个赌场,每个人都褪去文明的外表,在这里狰狞,疯狂。人们掩盖的欲望在这里发酵,在白宫豪赌上自己的一切。为了赢得一片虚无而耗尽所有。看到第三季也终于明白为什么会叫《House of Cards》了。
最后说两句,第三季无论从拍摄角度,调度,色彩,构图还是人物塑造上都明显强于上两季,人物性格发展连贯,镜头角度服务故事内容,不再有任何主观色彩,一切都是冷静的叙事、暗示。由唯第七集最好。夫妻对于马沙拉图的各种想法,暗喻非常强烈却又不做作,关于那幅图,可以有各种解读,就让它静静的在那里吧,你怎么想就怎么是。马沙拉图的完成是一次修行,毁坏是一次修行,它代表轮回,也代表佛教的精神境界,犹如安德伍德拿起那个破碎的上帝之耳,一切的一切,都是缘起于心。
“你不能什么都想要!”《纸牌屋》第三季13集最后,安德伍德对克莱尔吼道。
安德伍德篇
第二季的结尾,安德伍德顺利入住白宫。有一个细节,克莱尔选择让安德伍德自己一个人走进去,在那一瞬间,我们代理总统的欲望就瞬间变得遥无边际了。第三季开始,安德伍德并不是甘心做什么代理,他想要真的民选总统。女记者说的很好,“我们弹劾了一个哑炮,换来一颗原子弹。”安德伍德的偏执、控制欲一点一点的明显化,若说前两季还能有所收敛,第三季则是爆发。党内的打压,下属的不重视,民意支持率的暴跌,法案不通过…每一件事都像是安德伍德爆发的源动力,选择参选不过是个噱头。即使身边人不堪被控制而一个个的离去也毫不在乎。童年的清贫是安德伍德一生挥不去的阴影,未曾含过金钥匙,何来平心静气的对待富人的嘴脸?安德伍德从最初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友情,亲情不过都是过场一般的交际,自从踏入政坛便无惧风雨。虽然是小说,但何尝不是一代代历史一位位君王的浓缩史呢?每一集的后面都会列出该集讲述故事的对应事件,不知是翻译大神的杰作还是剧集的制作,总之看得人很酸楚。13集剧很顺畅的把安德伍德“欲望逐步扩大”描绘了出来,这未尝不是一个独裁者的养成记,可惜生错了国家。
克莱尔篇
总统夫人究竟是怎样的一个角色?如果你不是女权主义者,那么会非常向往成为总统夫人,不过,过程的艰辛,又有谁能体会和对抗呢?克莱尔是个好妻子,从第一季开始就是,只是太好了。她太知道丈夫要什么了,所以慢慢的就迷失了自己。而且,恰巧她是一名女权主义者。夫妻的最高境界是互相成就,但若虚化了爱情而夹杂了利益,那就成了互相牵绊而不得自由。第三季里克莱尔更多的是在质疑:我的身份和我的价值。克莱尔不过是人妻,加进了自己的欲望之后人妻这个角色就开始模糊,最开始与安德伍德一起共事,以为可以实现自我价值,只是自己不过和其他被控制的人一样,在安德伍德前进的道路上,可以随时忽略掉。克莱尔错在了对身份定义的模糊。优秀的人妻就是微笑的贤妻良母,即使是总统的人妻。夫妻不可共一事,共事便是麻烦。克莱尔再圣母也是女人,也是感性动物,政职场是不需要感情的。第三季里克莱尔退去了前两季的内敛聪慧,变成了与安德伍德一样的鹰派女人,不甘心被忽略,不甘心做花瓶。只是到头来还不如安德伍德的手下,可以离开的决绝,因为她与他的牵绊更多,越多越放不下。一旦想清楚自己的价值,那么离去也是必然的。很多人说剧情的问题,怎么可能听了个同性恋的自述,就开始动摇了呢?仔细想想,安德伍德与克莱尔这对夫妻,与那对同性恋夫夫,有何不同?以为盼来了想要的就是最终,却是情感上分崩离析的开始。克莱尔最终的清醒,也是因为不想再自欺欺人。
白宫更像是一个赌场,每个人都褪去文明的外表,在这里狰狞,疯狂。人们掩盖的欲望在这里发酵,在白宫豪赌上自己的一切。为了赢得一片虚无而耗尽所有。看到第三季也终于明白为什么会叫《House of Cards》了。
最后说两句,第三季无论从拍摄角度,调度,色彩,构图还是人物塑造上都明显强于上两季,人物性格发展连贯,镜头角度服务故事内容,不再有任何主观色彩,一切都是冷静的叙事、暗示。由唯第七集最好。夫妻对于马沙拉图的各种想法,暗喻非常强烈却又不做作,关于那幅图,可以有各种解读,就让它静静的在那里吧,你怎么想就怎么是。马沙拉图的完成是一次修行,毁坏是一次修行,它代表轮回,也代表佛教的精神境界,犹如安德伍德拿起那个破碎的上帝之耳,一切的一切,都是缘起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