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你加个油
一个小时过后这个“年”也就过完了,明天也就回到另一个生活轨迹。
昨天和W见面,她说不想离开家,舍不得家人。我的反应只是安慰她并没有说自己对于离家的感受,这与以往很不相同,好友因此很诧异。内心来说,也是很排斥离家的,在家的日子多享受啊,有人做饭,有人烧水,有电视,睡觉时间可以随心安排,也不会受到打扰,更没有任务要完成,还有不必费心维持人际。但是,这样的生活也只能是假期时才能享受的,如果一个人每日活得一点事都不做,也没什么意思了。一般人的生活注定是辛苦的,更重要的是尽可能让自己的每一天的生活过的有意义。在外面,遇到不舒心的事情第一反应还是想躲,能躲多远就躲多远。有句话说的很正确,“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逃避不是办法相反会增加问题的重量,像是个乱绳,不先想办法解开到后面只能是越扯越乱,甚至成为死扣。慢慢的,遇到问题不会急着给出反应,会静下来思考,反思,向过来人请教,着手去解决。生活始终是要继续,它不会为谁儿停,为谁而变,能变得只有自己。
“离开是为了下次相聚”,现在的自己更符合“离开是为了更好的将来”,现在这条路是自己选择的,中间无论遇到什么也都会先接受。对,是接受,但不认同,不认同才能去充分调动积极性去改变现有的状况,调整轨道。
放下不舍,勇敢向前。
昨天和W见面,她说不想离开家,舍不得家人。我的反应只是安慰她并没有说自己对于离家的感受,这与以往很不相同,好友因此很诧异。内心来说,也是很排斥离家的,在家的日子多享受啊,有人做饭,有人烧水,有电视,睡觉时间可以随心安排,也不会受到打扰,更没有任务要完成,还有不必费心维持人际。但是,这样的生活也只能是假期时才能享受的,如果一个人每日活得一点事都不做,也没什么意思了。一般人的生活注定是辛苦的,更重要的是尽可能让自己的每一天的生活过的有意义。在外面,遇到不舒心的事情第一反应还是想躲,能躲多远就躲多远。有句话说的很正确,“躲得过初一,躲不过十五”,逃避不是办法相反会增加问题的重量,像是个乱绳,不先想办法解开到后面只能是越扯越乱,甚至成为死扣。慢慢的,遇到问题不会急着给出反应,会静下来思考,反思,向过来人请教,着手去解决。生活始终是要继续,它不会为谁儿停,为谁而变,能变得只有自己。
“离开是为了下次相聚”,现在的自己更符合“离开是为了更好的将来”,现在这条路是自己选择的,中间无论遇到什么也都会先接受。对,是接受,但不认同,不认同才能去充分调动积极性去改变现有的状况,调整轨道。
放下不舍,勇敢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