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妈
从我和赵先生的小家回家,途中要换公交车。我背着大包、提着大手提袋和一袋特产上车,背包里面有二台笔记本电脑,其中一台为较早的mac pro,重死,整个包拉着我往后拽。上车,前面的大叔坐了唯一的空位,我痛苦地往后走。过了几站后,我终于坐上了位置。
背椅后是一对母子,小男孩很小,幼儿园的那种。刚开始也只是妈妈告诫小脑袋不要总往外看的制止声。过了体育馆,妈妈接了个“丽丽阿姨”(小孩应该这么称呼电话那头的人)的电话,讲述自己才下班,刚接了小孩,现在公交车上。我听到这位妈妈在电话里,连着说了好多句:“我好累啊,今天,好累啊”。一下就心生同情,又上班又得顾着小孩。
电话挂后,妈妈又和小孩唠叨:我们现在是要去祖祖家(小孩的祖祖,应该是妈妈的外婆外公或爷爷婆婆家,具体不知),开心么?
小孩很活泼:很开心的!
车又开了会,一直望着窗外的小孩突然念叨着:妈妈,给我买个公交车,105路。
105路正是我们乘坐的这辆,妈妈笑着说:“玩具车么?”
小孩说:是呀是呀。
妈妈一口同意了,“好呀!”
当然,事情不会这么简单,妈妈开始和小孩讲条件:“那你今天晚上要早点睡哦,这样的话,明天你才能早点起床,你看你今天早上就爬不起来。”
小孩一直没有说话,静静地听着。妈妈说完后,问:“好不好?能答应么?如果你能做到,我过几天就给你买哦”。小孩一口答应,“我能做到!”
车走过区府,往山上爬。妈妈开始询问小孩在幼儿园的情况:“中午吃的什么?”小孩想了想:“面条。”“那下午呢?”“面条。”妈妈疑问了:“还是面条呀。那你吃饱了没?”“没有。”“为什么呢?”“因为我吃完一碗的时候,已经没有面条了。”我完全可以想象慢乎乎的小男孩肯定吃饭很慢,等他终于把第一碗饭吃完的时候,已经不剩吃的了。妈妈感到心疼:“那你岂不是饿惨了?那你明天开始一定要让老师多给你盛点,好么?”小孩稚气地回答:“好!”妈妈如此体贴:“那妈妈去超市给你买点小零食,放在书包里,你饿的时候吃一点好么?不要饿着。”小男孩很可爱:“给我买好吃的哟。”妈妈笑了,“好!”
吃饭的话题结束后,妈妈开始询问小孩的交友情况,“你今天和谁玩的呢?大双小双,还是王希琳?”小孩过了好久才回答:“没有人,我一个人。”“为什么呢?”妈妈问。小孩在回答这个问题后开始变得沉默,没有了之前的欢快。“嗯…”,以及一系列的支支吾吾。小孩似乎不想回答,妈妈也没有强求,开始聊一些欢快的话题。
我以为妈妈就放弃了询问,听着她们开始嘻嘻哈哈,终于在我下车的前一站,我听到他们又开始严肃对话:“为什么不和大双小双玩呢?”
小孩回答:“我们吵架了。”
“哦,那你试着主动和他们说话么?”
“说了。”
“说了什么?”
“能和我一起玩么?”
“结果呢?”
“他说不要。”
“哦,宝贝,没事的,明天也主动点,好么?”
“好。”
“帮我问一下大双小双的全名好么?”
“好。”
我早该下车了,狂叫着:“还有要下还有要下”,在乘客们的注目礼下,全身负重地往车门走。这对可爱的母子,从头到尾,我都没有看到他们的样子。妈妈声音很温柔,感觉是脾气好、抗压强的女性;小孩有点木讷,却很乖。
往家走的路上,我想到我的老妈,她最大的本事是和我所有好朋友都能做朋友,甚至保持联系,帮我follow我的小学到现在的同学、同事。我如果想知道谁的近况,问她就行。
回到家,拉开门那科看到餐厅温暖的灯,老妈的背影,外婆也在。老妈忙过来,帮我提东西,看到我手上的特产,忙说:“哎哟,你还提东西回来哟。”她笑得很开心,我也安心了。
我妈不是柔情型,而是硬汉老妈。她的脾气阴晴不定,但她用她柔弱的臂膀支持着我,支撑着我们家,帮助着外婆羽翼下的大家。今天也才得知,当初是她和二舅付学费让没有工作的幺舅学车的,她是博爱型,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甚至有时会招来恶报。
我永远记得我考研失败、前途一片迷惘时,我妈忍住泪水,微笑着对我说:“没事,还有你妈撑着,找工作就行,我们家也不撇!”
背椅后是一对母子,小男孩很小,幼儿园的那种。刚开始也只是妈妈告诫小脑袋不要总往外看的制止声。过了体育馆,妈妈接了个“丽丽阿姨”(小孩应该这么称呼电话那头的人)的电话,讲述自己才下班,刚接了小孩,现在公交车上。我听到这位妈妈在电话里,连着说了好多句:“我好累啊,今天,好累啊”。一下就心生同情,又上班又得顾着小孩。
电话挂后,妈妈又和小孩唠叨:我们现在是要去祖祖家(小孩的祖祖,应该是妈妈的外婆外公或爷爷婆婆家,具体不知),开心么?
小孩很活泼:很开心的!
车又开了会,一直望着窗外的小孩突然念叨着:妈妈,给我买个公交车,105路。
105路正是我们乘坐的这辆,妈妈笑着说:“玩具车么?”
小孩说:是呀是呀。
妈妈一口同意了,“好呀!”
当然,事情不会这么简单,妈妈开始和小孩讲条件:“那你今天晚上要早点睡哦,这样的话,明天你才能早点起床,你看你今天早上就爬不起来。”
小孩一直没有说话,静静地听着。妈妈说完后,问:“好不好?能答应么?如果你能做到,我过几天就给你买哦”。小孩一口答应,“我能做到!”
车走过区府,往山上爬。妈妈开始询问小孩在幼儿园的情况:“中午吃的什么?”小孩想了想:“面条。”“那下午呢?”“面条。”妈妈疑问了:“还是面条呀。那你吃饱了没?”“没有。”“为什么呢?”“因为我吃完一碗的时候,已经没有面条了。”我完全可以想象慢乎乎的小男孩肯定吃饭很慢,等他终于把第一碗饭吃完的时候,已经不剩吃的了。妈妈感到心疼:“那你岂不是饿惨了?那你明天开始一定要让老师多给你盛点,好么?”小孩稚气地回答:“好!”妈妈如此体贴:“那妈妈去超市给你买点小零食,放在书包里,你饿的时候吃一点好么?不要饿着。”小男孩很可爱:“给我买好吃的哟。”妈妈笑了,“好!”
吃饭的话题结束后,妈妈开始询问小孩的交友情况,“你今天和谁玩的呢?大双小双,还是王希琳?”小孩过了好久才回答:“没有人,我一个人。”“为什么呢?”妈妈问。小孩在回答这个问题后开始变得沉默,没有了之前的欢快。“嗯…”,以及一系列的支支吾吾。小孩似乎不想回答,妈妈也没有强求,开始聊一些欢快的话题。
我以为妈妈就放弃了询问,听着她们开始嘻嘻哈哈,终于在我下车的前一站,我听到他们又开始严肃对话:“为什么不和大双小双玩呢?”
小孩回答:“我们吵架了。”
“哦,那你试着主动和他们说话么?”
“说了。”
“说了什么?”
“能和我一起玩么?”
“结果呢?”
“他说不要。”
“哦,宝贝,没事的,明天也主动点,好么?”
“好。”
“帮我问一下大双小双的全名好么?”
“好。”
我早该下车了,狂叫着:“还有要下还有要下”,在乘客们的注目礼下,全身负重地往车门走。这对可爱的母子,从头到尾,我都没有看到他们的样子。妈妈声音很温柔,感觉是脾气好、抗压强的女性;小孩有点木讷,却很乖。
往家走的路上,我想到我的老妈,她最大的本事是和我所有好朋友都能做朋友,甚至保持联系,帮我follow我的小学到现在的同学、同事。我如果想知道谁的近况,问她就行。
回到家,拉开门那科看到餐厅温暖的灯,老妈的背影,外婆也在。老妈忙过来,帮我提东西,看到我手上的特产,忙说:“哎哟,你还提东西回来哟。”她笑得很开心,我也安心了。
我妈不是柔情型,而是硬汉老妈。她的脾气阴晴不定,但她用她柔弱的臂膀支持着我,支撑着我们家,帮助着外婆羽翼下的大家。今天也才得知,当初是她和二舅付学费让没有工作的幺舅学车的,她是博爱型,默默付出、不求回报,甚至有时会招来恶报。
我永远记得我考研失败、前途一片迷惘时,我妈忍住泪水,微笑着对我说:“没事,还有你妈撑着,找工作就行,我们家也不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