穹顶之下-感触
看完了柴静的演讲感触很深很深,她的演讲涵盖了好多东西,有一些是涉及到了我所在乎的东西,比如,一个妈妈对孩子的爱,比如公益组织,比如技术革新等等。当然还有不断的向发达国家学习的辩证态度。
整个看完还是会有一些新问题的出现,比如为什么我们要走发达国家曾走的道路,倘若我们不发展这些重工业,是否还有第三条道路呢?最后我也有了那样的疑问,如果不用煤,转化为天然气和石油,那么是否会造成其他能源的争夺呢?后来柴静有讲到中国的这两种能源都掌握在中石油的手中。那么如果我们把它放大的话,会不会造成世界范围内的石油与天然气的争夺呢?那么现在西方发达国家走的的是哪一步棋呢?
不知从何开始,既然讲到了中石油,那就从这里开始吧。我总觉得中石油的这种权利这种结构与教育有关。与国内学术发展的水平有关。我忘了我是怎么把这两者联合起来的,于是我百度了刘铁男,哈哈哈。
“刘铁男,汉族,1954年10月出生于北京,祖籍山西祁县。197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东北大学工学博士,曾获名古屋市立大学“修士学位”(涉嫌伪造)。曾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
硕士,博士,想来如果对煤的那个标准不是太懂的话,也不会根据调整那个煤炭标准使之与经济相互作用吧。
她貌似讲到了一个类似那种研究所的东西被划分到那个中石油下面吧,好似也是历史使然。
猛然觉得其实我应该先谈谈自己的看法。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忽然觉得我为什么要回国?中国如此快速的经济是烧煤烧出来的,这与共产主义似乎没多大关联。当然我也不是为了共产主义回国的。如果是烧煤烧出来的,那么也不能算是真材实料或者多好的政府管理吧。而且我也就这烧煤一事,会觉得中国是在跟资本主义较劲。那我为何要在中国每天呼吸PM2.5而不选择留在美国追逐自己的梦想呢?但是,看着看着,又是那种共鸣,中国是有希望的。我觉得这也是很大一部分我回国的原因吧。所以柴静讲的真的很客观,很全面。
接下来,我又联想到了人类学里面,讲史前那些人类怎么与大自然抗衡最终战胜大自然成了主宰者。但是想来那些与大自然的斗争更多是与动物植物。一些用肉眼能够很清晰的看得到的一种较量。但是现在是与,找不到词汇,一种能源?气体?类的较量吧。我想很久之前人类一定没想过有一天他们需要担心他们每天呼吸的这些气体会有问题吧。
然后,除了社会,企业的责任之外,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个人的责任。我们总是埋怨企业,埋怨政府。那么,我们自己呢?环境污染让我想到社会媒体。每天的报纸都是在爆料什么丑闻,什么轶事。为什么呢?因为广大读者只对负面消息感兴趣。所以这也可以说是一种读者导向吧。那么,环境污染呢?到最后偷空减料的还不是我们自己吗?如果一辆不合格的卡车比一辆合格的卡车便宜2万,你确定你不会买?也许你会说,你不买。那么,这里的你,是接受多少的教育呢?那么如果我们试想只是一个小学没毕业,想养家糊口的卡车司机呢?也许他管不了那么多所谓的素养。
她还讲到了公益组织。我目前就在公益组织里工作。里面提到现在凡是年满5年的公益组织可以诉讼之类的。这就让我想到我在美国上NON-PROFIT的时候,老师讲过一个公益组织成熟的话是可以影响政策的。但是国内的公益组织实在是太不成熟了。如果天然气,石油即将成为一个新兴产业的话,那么非盈利这一块绝对也是。但是国内对这一块了解大太少,管理人才实在是太少了。很多民间公益组织最后总是不了了之。并且政府与社会对公益组织的支持力度还不够大。我们组织目前就面临招聘外籍教师签证的复杂问题。公益这种东西,谈起来其实也蛮奢侈的。谁会去做公益?你吃不饱穿不满,很多时候你是接受公益的那一方。第二,与宗教也有一些联系吧。我不信教,但感觉其他宗教要在给予这一方面做的更多。
我有的时候也会想,我爱国吗?很不要脸的说,我很爱吧。我时常庆幸我出生在中国,我也曾羡慕过那些来自发达国家的同学。但我觉得就是因为我出生在中国,我能看到更多,更复杂的东西。好似我的人生更广阔一样。我记得有一次朋友在跟我讲,想去巴西旅游。巴西怎么的美,海滩怎么的美。但当我想到巴西,我想到的是它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垃圾场,想到的是曾经一个虽然不是巴西,但一个秘鲁的姑娘告诉我,在秘鲁有多少女孩子因为被强奸无奈生下孩子,从而不能去上学,她是多么的想帮助她们。 我一点都不因自己想象不到巴西美丽的沙滩而感到遗憾因为那不是我在意的东西。柴静说,中国的城市化多多少少也影响到了她,她才有如今的成就不然她就是戴着蓝袖套在打算盘。我觉得我也是一样,如果不是出生在中国,就不会造就我现在的性格,不会造就现在的我。所以,对于中国我一直是感激的。
如果我们国家能够吸取前人的经验,治理好污染的话,我觉得会比很多发达国家发展的更好。是啊,在做一件对的事情的时候,全世界都会帮忙的。
什么是希望?星星之火吧。大片大片的向日葵那不叫希望,那叫影响。
ps:杭州早已限牌啦!哈哈哈
最后,整个视频唯一的缺憾是在最后给出解决方案的时候,可以针对每个问题,相对应的来给,再附上一些总结的话语,会更清晰,大家也更容易懂。
自己真的才疏学浅并且能够想到的东西实在太多,写得逻辑还不够清晰吧。
整个看完还是会有一些新问题的出现,比如为什么我们要走发达国家曾走的道路,倘若我们不发展这些重工业,是否还有第三条道路呢?最后我也有了那样的疑问,如果不用煤,转化为天然气和石油,那么是否会造成其他能源的争夺呢?后来柴静有讲到中国的这两种能源都掌握在中石油的手中。那么如果我们把它放大的话,会不会造成世界范围内的石油与天然气的争夺呢?那么现在西方发达国家走的的是哪一步棋呢?
不知从何开始,既然讲到了中石油,那就从这里开始吧。我总觉得中石油的这种权利这种结构与教育有关。与国内学术发展的水平有关。我忘了我是怎么把这两者联合起来的,于是我百度了刘铁男,哈哈哈。
“刘铁男,汉族,1954年10月出生于北京,祖籍山西祁县。1976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研究生学历,经济学硕士,东北大学工学博士,曾获名古屋市立大学“修士学位”(涉嫌伪造)。曾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
硕士,博士,想来如果对煤的那个标准不是太懂的话,也不会根据调整那个煤炭标准使之与经济相互作用吧。
她貌似讲到了一个类似那种研究所的东西被划分到那个中石油下面吧,好似也是历史使然。
猛然觉得其实我应该先谈谈自己的看法。看到一半的时候,我忽然觉得我为什么要回国?中国如此快速的经济是烧煤烧出来的,这与共产主义似乎没多大关联。当然我也不是为了共产主义回国的。如果是烧煤烧出来的,那么也不能算是真材实料或者多好的政府管理吧。而且我也就这烧煤一事,会觉得中国是在跟资本主义较劲。那我为何要在中国每天呼吸PM2.5而不选择留在美国追逐自己的梦想呢?但是,看着看着,又是那种共鸣,中国是有希望的。我觉得这也是很大一部分我回国的原因吧。所以柴静讲的真的很客观,很全面。
接下来,我又联想到了人类学里面,讲史前那些人类怎么与大自然抗衡最终战胜大自然成了主宰者。但是想来那些与大自然的斗争更多是与动物植物。一些用肉眼能够很清晰的看得到的一种较量。但是现在是与,找不到词汇,一种能源?气体?类的较量吧。我想很久之前人类一定没想过有一天他们需要担心他们每天呼吸的这些气体会有问题吧。
然后,除了社会,企业的责任之外,我看到的更多的是个人的责任。我们总是埋怨企业,埋怨政府。那么,我们自己呢?环境污染让我想到社会媒体。每天的报纸都是在爆料什么丑闻,什么轶事。为什么呢?因为广大读者只对负面消息感兴趣。所以这也可以说是一种读者导向吧。那么,环境污染呢?到最后偷空减料的还不是我们自己吗?如果一辆不合格的卡车比一辆合格的卡车便宜2万,你确定你不会买?也许你会说,你不买。那么,这里的你,是接受多少的教育呢?那么如果我们试想只是一个小学没毕业,想养家糊口的卡车司机呢?也许他管不了那么多所谓的素养。
她还讲到了公益组织。我目前就在公益组织里工作。里面提到现在凡是年满5年的公益组织可以诉讼之类的。这就让我想到我在美国上NON-PROFIT的时候,老师讲过一个公益组织成熟的话是可以影响政策的。但是国内的公益组织实在是太不成熟了。如果天然气,石油即将成为一个新兴产业的话,那么非盈利这一块绝对也是。但是国内对这一块了解大太少,管理人才实在是太少了。很多民间公益组织最后总是不了了之。并且政府与社会对公益组织的支持力度还不够大。我们组织目前就面临招聘外籍教师签证的复杂问题。公益这种东西,谈起来其实也蛮奢侈的。谁会去做公益?你吃不饱穿不满,很多时候你是接受公益的那一方。第二,与宗教也有一些联系吧。我不信教,但感觉其他宗教要在给予这一方面做的更多。
我有的时候也会想,我爱国吗?很不要脸的说,我很爱吧。我时常庆幸我出生在中国,我也曾羡慕过那些来自发达国家的同学。但我觉得就是因为我出生在中国,我能看到更多,更复杂的东西。好似我的人生更广阔一样。我记得有一次朋友在跟我讲,想去巴西旅游。巴西怎么的美,海滩怎么的美。但当我想到巴西,我想到的是它拥有全世界最大的垃圾场,想到的是曾经一个虽然不是巴西,但一个秘鲁的姑娘告诉我,在秘鲁有多少女孩子因为被强奸无奈生下孩子,从而不能去上学,她是多么的想帮助她们。 我一点都不因自己想象不到巴西美丽的沙滩而感到遗憾因为那不是我在意的东西。柴静说,中国的城市化多多少少也影响到了她,她才有如今的成就不然她就是戴着蓝袖套在打算盘。我觉得我也是一样,如果不是出生在中国,就不会造就我现在的性格,不会造就现在的我。所以,对于中国我一直是感激的。
如果我们国家能够吸取前人的经验,治理好污染的话,我觉得会比很多发达国家发展的更好。是啊,在做一件对的事情的时候,全世界都会帮忙的。
什么是希望?星星之火吧。大片大片的向日葵那不叫希望,那叫影响。
ps:杭州早已限牌啦!哈哈哈
最后,整个视频唯一的缺憾是在最后给出解决方案的时候,可以针对每个问题,相对应的来给,再附上一些总结的话语,会更清晰,大家也更容易懂。
自己真的才疏学浅并且能够想到的东西实在太多,写得逻辑还不够清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