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有林夕——从《匆匆那年》想到林夕的“怪”
早就该写下这篇,最好在赶上《匆匆那年》热潮的时候。结果赶上了兵荒马乱的考研期和一歇不可收拾的休息期,终于在过完年酒足饭饱之后可以闲叙两句。
先来说说《匆匆那年》,第一次听惊艳到我了。因为刚刚听完《黄金时代》的主题曲《只得一生》,感觉林夕没怎么用力,以为他要歇业了。而且前者是讲人生的大意境,现有的那副词绝对不是林夕的水平。不过还好配套的是罗大佑,是善于唱出流水光阴的罗大佑,所以那句“不懂你的为你忧愁,明白你的叹此生值得一游”从他口中出来后,还是有些许感动。
《匆匆那年》给我的感觉就是,夕爷这次终于不应付国语主题曲了。全首词汇的质和量都能看出水准,金句频出(这点对推广很重要)。朋友圈一时被“如果再见不能红着眼,是否还能红着脸”刷屏。这句非常林夕,当初年少和时过境迁的整个意味都在这一句里了。
“我们要互相亏欠,要不然凭何怀缅”是第二刷屏金句,不常听粤语歌的人觉得这句说出去非常有力度,适合故意发给互相牵扯或者希望继续牵扯的那个人看,既告诉他你欠着我呢又告诉他我还没忘了你。那么常听林夕歌词的人都能感受到,这句是粤语歌的惯用状态,你甚至都可以在脑海里想象夕爷那一脸故作清冷又不舍得人家的样子。
还有第三金句“如果过去还值得眷恋别太快冰释前嫌”,意思和上一句差不多,还是我不想忘了过去。要说的是,冰释前嫌这个成语一般人应该不敢往歌词里放吧,因为它牵扯着太生活太琐碎的情感体验,不够艺术。林夕这里用得很好,前后一连贯瞬间觉得“冰释前嫌”不一样了,它牵连的不再是小肚鸡肠而是爱人之间的缠绵悱恻。
再说说我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可惜谁又没有爱过不是一场七情上面的雄辩”,这句最大的问题就是断句。按照我个人的理解应该是反问,转换为“谁都爱过一场 是七情上面的雄辩”。通俗点说就是,当初再怎么折腾的爱恨痴嗔都只是理直气壮的曾经。很精彩,但是赢不了。
所以说林夕用心了就在这里,他把很多粤语歌惯用的词和思维都拿了过来,使这首只是少年时代小情小爱的歌有了高质歌词,整首歌就有了重量。对比来看,《致青春》就轻飘飘的。旋律动听度上我作为一个普通听众觉得相差不远,都是王菲都是怀念青春,可比性自然有。当然这里不是说《致青春》不好,李樯作为我国著名编剧写出的词,在用词上水准足够,只是不够压重也不够打动人。
这里就扯远了,说回来这篇的主题。《匆匆那年》最林夕的部分还是插段:
“不怪那吻痕还没积累成茧/拥抱着冬眠也没能羽化再成仙
不怪这一段情没空反复再排练/是岁月宽容恩赐反悔的时间”
第一次说不能怪时间太少,给你时间也得是后悔。
“不怪那天太冷泪滴水成冰/春风也一样没吹进凝固的照片
不怪每一个人没能完整爱一遍/是岁月善意落下残缺的悬念”
第二次说不怪遇见那时,这故事也没什么值得期待的伟大结局。
不怪天地不怪每一个人,那年匆匆无法重来。只有唏嘘没有责备。
由此我脑海里一下子出现了几个“怪”。
第一个《黑暗中漫舞》,“何必怪责双脚,未够伶俐,不比你优美”。两个人在黑暗的屋子里,你以为我在学跳舞所以鉴别姿态可美,而我在学爱你,你说美不美。所以一方隐隐的情绪,跟着舞步愈加颓然。“其实地球没有你,站到虚脱便会飞”,你也不用再看我的舞步,无需怪责双脚笨拙,我的双脚只是为你站立而已。谁要真的跳舞,美不美又有何干。
第二个《春秋》“得到这结局,难道怪罪神没有更伪善的祝福”,上一首委屈了双脚,这个直接埋怨了神。细看这句,“难道怪罪”,后面用了更伪善。这不就是在怪罪吗?《春秋》中的愤懑之情更加明显,酒后表白被无视,我不能令你不安也不能自暴自弃,所以只好怪罪神的伪善。你若真的善心,何不让她爱我。
怪完了神还是怪自己吧。《七友》“别怪她 就怪我永远难得被爱,然后自虐地赞她可爱”。《七友》是典型的钟无艳设定词作,整首卑微到我想打(抱)夕夕一下。连自己永远难得被爱这种宿命论腔调都出来了。这首歌主歌是在享受拼命付出的快乐,副歌是掏空自己后再渴求悲哀的郁郁寡欢。说到底,还是怪了。“多我这个不多,我太好心还是太傻”这句话就是杀自己灭对方,用自嘲去激将,渴望一点回应。
终于有一首歌肯大大方方地说“怪你……”了,结果却是“怪你过分美丽”。爱到没救的不争气,无法责备。这首歌的质量无需多说,而且词风极其适合张国荣,成为经典。我个人对旋律无感,但喜欢歌词的疯劲儿,最喜欢这句“唯独你双手握得碎我”,这个的精妙自行体会。经典副歌必须挂上:
“怪你过分美丽,如毒蛇狠狠箍紧彼此关系
仿佛心瘾无穷无底,终于花光心计,信念也都枯萎
怪我过分着迷,换来爱过你那各样后遗
一想起你如此精细,其他的一切,没一种矜贵”
说这么多发现,真的还爱着,哪会怪下去啊。
但也不怪你自己,“不要哭 并无做错事 动情没有不对”(不好意思夕夕 这是歪文的~)
最后也不许怨天怨地,“没有感情不怨命”。
先来说说《匆匆那年》,第一次听惊艳到我了。因为刚刚听完《黄金时代》的主题曲《只得一生》,感觉林夕没怎么用力,以为他要歇业了。而且前者是讲人生的大意境,现有的那副词绝对不是林夕的水平。不过还好配套的是罗大佑,是善于唱出流水光阴的罗大佑,所以那句“不懂你的为你忧愁,明白你的叹此生值得一游”从他口中出来后,还是有些许感动。
《匆匆那年》给我的感觉就是,夕爷这次终于不应付国语主题曲了。全首词汇的质和量都能看出水准,金句频出(这点对推广很重要)。朋友圈一时被“如果再见不能红着眼,是否还能红着脸”刷屏。这句非常林夕,当初年少和时过境迁的整个意味都在这一句里了。
“我们要互相亏欠,要不然凭何怀缅”是第二刷屏金句,不常听粤语歌的人觉得这句说出去非常有力度,适合故意发给互相牵扯或者希望继续牵扯的那个人看,既告诉他你欠着我呢又告诉他我还没忘了你。那么常听林夕歌词的人都能感受到,这句是粤语歌的惯用状态,你甚至都可以在脑海里想象夕爷那一脸故作清冷又不舍得人家的样子。
还有第三金句“如果过去还值得眷恋别太快冰释前嫌”,意思和上一句差不多,还是我不想忘了过去。要说的是,冰释前嫌这个成语一般人应该不敢往歌词里放吧,因为它牵扯着太生活太琐碎的情感体验,不够艺术。林夕这里用得很好,前后一连贯瞬间觉得“冰释前嫌”不一样了,它牵连的不再是小肚鸡肠而是爱人之间的缠绵悱恻。
再说说我自己最喜欢的一句,“可惜谁又没有爱过不是一场七情上面的雄辩”,这句最大的问题就是断句。按照我个人的理解应该是反问,转换为“谁都爱过一场 是七情上面的雄辩”。通俗点说就是,当初再怎么折腾的爱恨痴嗔都只是理直气壮的曾经。很精彩,但是赢不了。
所以说林夕用心了就在这里,他把很多粤语歌惯用的词和思维都拿了过来,使这首只是少年时代小情小爱的歌有了高质歌词,整首歌就有了重量。对比来看,《致青春》就轻飘飘的。旋律动听度上我作为一个普通听众觉得相差不远,都是王菲都是怀念青春,可比性自然有。当然这里不是说《致青春》不好,李樯作为我国著名编剧写出的词,在用词上水准足够,只是不够压重也不够打动人。
这里就扯远了,说回来这篇的主题。《匆匆那年》最林夕的部分还是插段:
“不怪那吻痕还没积累成茧/拥抱着冬眠也没能羽化再成仙
不怪这一段情没空反复再排练/是岁月宽容恩赐反悔的时间”
第一次说不能怪时间太少,给你时间也得是后悔。
“不怪那天太冷泪滴水成冰/春风也一样没吹进凝固的照片
不怪每一个人没能完整爱一遍/是岁月善意落下残缺的悬念”
第二次说不怪遇见那时,这故事也没什么值得期待的伟大结局。
不怪天地不怪每一个人,那年匆匆无法重来。只有唏嘘没有责备。
由此我脑海里一下子出现了几个“怪”。
第一个《黑暗中漫舞》,“何必怪责双脚,未够伶俐,不比你优美”。两个人在黑暗的屋子里,你以为我在学跳舞所以鉴别姿态可美,而我在学爱你,你说美不美。所以一方隐隐的情绪,跟着舞步愈加颓然。“其实地球没有你,站到虚脱便会飞”,你也不用再看我的舞步,无需怪责双脚笨拙,我的双脚只是为你站立而已。谁要真的跳舞,美不美又有何干。
第二个《春秋》“得到这结局,难道怪罪神没有更伪善的祝福”,上一首委屈了双脚,这个直接埋怨了神。细看这句,“难道怪罪”,后面用了更伪善。这不就是在怪罪吗?《春秋》中的愤懑之情更加明显,酒后表白被无视,我不能令你不安也不能自暴自弃,所以只好怪罪神的伪善。你若真的善心,何不让她爱我。
怪完了神还是怪自己吧。《七友》“别怪她 就怪我永远难得被爱,然后自虐地赞她可爱”。《七友》是典型的钟无艳设定词作,整首卑微到我想打(抱)夕夕一下。连自己永远难得被爱这种宿命论腔调都出来了。这首歌主歌是在享受拼命付出的快乐,副歌是掏空自己后再渴求悲哀的郁郁寡欢。说到底,还是怪了。“多我这个不多,我太好心还是太傻”这句话就是杀自己灭对方,用自嘲去激将,渴望一点回应。
终于有一首歌肯大大方方地说“怪你……”了,结果却是“怪你过分美丽”。爱到没救的不争气,无法责备。这首歌的质量无需多说,而且词风极其适合张国荣,成为经典。我个人对旋律无感,但喜欢歌词的疯劲儿,最喜欢这句“唯独你双手握得碎我”,这个的精妙自行体会。经典副歌必须挂上:
“怪你过分美丽,如毒蛇狠狠箍紧彼此关系
仿佛心瘾无穷无底,终于花光心计,信念也都枯萎
怪我过分着迷,换来爱过你那各样后遗
一想起你如此精细,其他的一切,没一种矜贵”
说这么多发现,真的还爱着,哪会怪下去啊。
但也不怪你自己,“不要哭 并无做错事 动情没有不对”(不好意思夕夕 这是歪文的~)
最后也不许怨天怨地,“没有感情不怨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