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聊舞蹈(2012-11-19)
我学过的舞种应该算是很多的,拿得出手的有肚皮舞、国标吧,另外学过一点点的也很多,比如说爵士、民族、瑜伽,甚至还有芭蕾等等。学过的舞种多,当然就比不上其他人学得那样精,但是也有自己的一番体会了。
我一直都觉得,我们这年代长大的女孩子或多或少小时候都是学过一些舞蹈的,压腿拉韧带什么的肯定是经历过的了。为什么学呢?都是父母让我们去参加什么舞蹈班的,因为女孩子需要好的形体,好的气质,好的身材。我们自己又是什么态度呢?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样的态度,只记得小时候和妹妹一起去学跳舞,自己因为身体特别软所以因为劈叉什么的非常得意,而妹妹常常被压得嚎啕大哭。小时候学舞是一件让我很高兴的事情,因为我身形比较细长,而且基本功比较好,所以一般都是节目中的领舞角色。但是领舞只有一个啊,其他孩子呢?我一直很佩服那些一直当配角但还是能够喜欢舞蹈的孩子,我觉得如果我不是一直当领舞,我很可能不会对舞蹈有那样的兴趣了,毕竟小孩子的兴趣培养是需要激励的。
稍稍大了一点,因为在长身体所以母亲还是没有放弃对我的训练,把我送进了芭蕾班。那时的我已经长胖了一些了,同伴的姐姐也都比我高,我算是一只矮矮的肥天鹅,再也不会当领舞了,并且因为是插班生,所以姐姐们排的节目我常常是不能参加的,所以别人在排练时,我都在一边压韧带练脚尖。我已经不记得当时的心态了,不是领舞,我对芭蕾总是少了一些激情,但是我肯定我是喜欢这种高雅的舞种的。四年级时芭蕾的学习一直是我认为对我以后的舞蹈有最大影响的一段经历了。即使是在跳通俗的爵士或者是肚皮舞,也需要高昂的头,修长的颈,延伸的指,拉长的腿——我相信这习惯是在我学习芭蕾时养成的。恍惚记得是从那时起,别人看到我总说我一定是练跳舞的,他们说是气质,其实我知道不是,这是一种人体的对抗,一种不断的延长拉伸,一种从脚跟绵延到头顶的力量,这种力量的美虽然在芭蕾中表现出来是柔美的,但是内里的力是美的源泉。
长大后学习渐渐没有继续学习跳舞了,但是压腿下腰的习惯从没有放弃过,因为一直相信,我终有一天会拜托高考的,那时候我爱的东西都会回来,我要为迎接他们留下余力,所以无论怎样,当我再次穿上舞鞋的那一天,我的身体依然是原来那样,不会像其他女生那样,完全放弃舞蹈让身体变得僵硬。有时候室友回房间看到我在压腿总会吓一跳,高中的室友玲玲总说我在虐待自己,其实我每次练基本功的时候是特别快乐的。就像跑步一样,累但却快乐,因为我知道总会有一天我会穿上舞鞋回到练功房的。
高考结束了之后我终于松了口气,然后准备体会一下自己从没有接触过的舞种,肚皮舞。我相信这是我最爱的一个舞种,但是同样的,这种爱是建立在自己可以完整诠释的基础上。我的胯非常灵活,加上髋骨很大,所以胯部的动作非常明显,很适合跳肚皮舞。老师们第一次给我上课就说这孩子好灵活,一定会学得很好,最后果然是这样。本来只准备上一周体验课感受一下就结束的,结果一发不可收拾,上了初级班,完了又上高级班,考教练证,带班带训练……一个半月的时间,每天8个小时,每天都狂喝水,来的时候53公斤回去就只有51公斤了,每天的运动量很大,但是我很快乐。我喜欢模仿老师,虽没有老师那样妩媚,但是我能很好地传达出我的快乐。我的笑容从不做作,我爱它,舞蹈带给我的快乐我也愿意分享给所有看我舞蹈的人。
进了大学后学到了国标,因为现在还很初级,不能说有什么特别的感悟。但是就我接触过的所有舞种而言,我觉得舞蹈都是共通的,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领会。
首先是舞蹈与音乐的关系。我觉得好的舞者一定是与音乐共生的,在音乐响起的时候,舞者就将自己融入了音乐中,一切的生气欢快悲恸都来自音乐。舞者就成为了音乐的语言,帮助音乐更好地与听众交流。热爱舞蹈的人一定都是热爱音乐的,而且最喜欢闭着眼睛感受音乐本身传达出的情绪,喜欢和音乐对话帮助旋律说话。我自己常常是不自觉会看着一个静物从眼睛来说自己对于音乐的感受,会不自觉地动头动肩动指,总觉得音乐的力量很强大,它只要一开始诉说,听懂它的话的人就会跟随它的情感而改变自己的情绪。我想可能很多人都是一样的,也许喜欢唱歌的人也一样。
然后就是舞者的脸了。好的舞蹈爱好者一定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仿佛诉说着万语千言的嘴。不论是睁大的单纯的喜悦的眼睛,还是低垂的眼眸,或者一点点看向观众的挑逗;或者微笑,或者紧抿,或者微张——整个面部表情是舞蹈的神韵,没有表情的舞蹈是没有灵魂没有感情的,永远不能感动观众,更别说带动观众的情绪了。而怎么样才是自然的表情呢?就是音乐了,你觉得音乐想要你说什么,你就说什么,它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你就顺着表现出来,这样的感受一定比动作更能到达观众的心里,我这样相信。
对于舞者的肢体,我觉得各个舞种也都是一样的,延伸拉长。即便是肚皮舞和爵士,也要将手脚尽量延伸,让颈项尽量拉长,让人尽量高挑修长。或者说这是在强调身体和地板的对抗,越往下,越是往上延伸。如果说音乐是舞蹈的来源,那么地板就是舞蹈的支持。任何一种舞蹈都脱离不了地面,肢体与地面的缠绵展现出来的或柔和或刚强就是整个舞蹈的力的来源。我觉得舞蹈越是与地面用力接触,反过来的向上的力量就越强,整个人的张力也更大,表现力越稳定越强大。
对于舞蹈而言,我认为力和灵魂都是相通的。我想我很幸运,能够找到自己喜爱的几个舞种,又可以接触其他的种类,感受不同的美好——这种对于舞蹈的喜爱也让我喜爱和尊敬那些有同样舞蹈爱好的人。热爱舞蹈的人,一定是热爱自己的,热爱生活的,热爱美好的事物的。在这条路上,感受着音乐和舞蹈的美,感受着自己的美,再累也是一种成就。
我一直都觉得,我们这年代长大的女孩子或多或少小时候都是学过一些舞蹈的,压腿拉韧带什么的肯定是经历过的了。为什么学呢?都是父母让我们去参加什么舞蹈班的,因为女孩子需要好的形体,好的气质,好的身材。我们自己又是什么态度呢?我不知道大家是怎么样的态度,只记得小时候和妹妹一起去学跳舞,自己因为身体特别软所以因为劈叉什么的非常得意,而妹妹常常被压得嚎啕大哭。小时候学舞是一件让我很高兴的事情,因为我身形比较细长,而且基本功比较好,所以一般都是节目中的领舞角色。但是领舞只有一个啊,其他孩子呢?我一直很佩服那些一直当配角但还是能够喜欢舞蹈的孩子,我觉得如果我不是一直当领舞,我很可能不会对舞蹈有那样的兴趣了,毕竟小孩子的兴趣培养是需要激励的。
稍稍大了一点,因为在长身体所以母亲还是没有放弃对我的训练,把我送进了芭蕾班。那时的我已经长胖了一些了,同伴的姐姐也都比我高,我算是一只矮矮的肥天鹅,再也不会当领舞了,并且因为是插班生,所以姐姐们排的节目我常常是不能参加的,所以别人在排练时,我都在一边压韧带练脚尖。我已经不记得当时的心态了,不是领舞,我对芭蕾总是少了一些激情,但是我肯定我是喜欢这种高雅的舞种的。四年级时芭蕾的学习一直是我认为对我以后的舞蹈有最大影响的一段经历了。即使是在跳通俗的爵士或者是肚皮舞,也需要高昂的头,修长的颈,延伸的指,拉长的腿——我相信这习惯是在我学习芭蕾时养成的。恍惚记得是从那时起,别人看到我总说我一定是练跳舞的,他们说是气质,其实我知道不是,这是一种人体的对抗,一种不断的延长拉伸,一种从脚跟绵延到头顶的力量,这种力量的美虽然在芭蕾中表现出来是柔美的,但是内里的力是美的源泉。
长大后学习渐渐没有继续学习跳舞了,但是压腿下腰的习惯从没有放弃过,因为一直相信,我终有一天会拜托高考的,那时候我爱的东西都会回来,我要为迎接他们留下余力,所以无论怎样,当我再次穿上舞鞋的那一天,我的身体依然是原来那样,不会像其他女生那样,完全放弃舞蹈让身体变得僵硬。有时候室友回房间看到我在压腿总会吓一跳,高中的室友玲玲总说我在虐待自己,其实我每次练基本功的时候是特别快乐的。就像跑步一样,累但却快乐,因为我知道总会有一天我会穿上舞鞋回到练功房的。
高考结束了之后我终于松了口气,然后准备体会一下自己从没有接触过的舞种,肚皮舞。我相信这是我最爱的一个舞种,但是同样的,这种爱是建立在自己可以完整诠释的基础上。我的胯非常灵活,加上髋骨很大,所以胯部的动作非常明显,很适合跳肚皮舞。老师们第一次给我上课就说这孩子好灵活,一定会学得很好,最后果然是这样。本来只准备上一周体验课感受一下就结束的,结果一发不可收拾,上了初级班,完了又上高级班,考教练证,带班带训练……一个半月的时间,每天8个小时,每天都狂喝水,来的时候53公斤回去就只有51公斤了,每天的运动量很大,但是我很快乐。我喜欢模仿老师,虽没有老师那样妩媚,但是我能很好地传达出我的快乐。我的笑容从不做作,我爱它,舞蹈带给我的快乐我也愿意分享给所有看我舞蹈的人。
进了大学后学到了国标,因为现在还很初级,不能说有什么特别的感悟。但是就我接触过的所有舞种而言,我觉得舞蹈都是共通的,也想和大家分享一些我的领会。
首先是舞蹈与音乐的关系。我觉得好的舞者一定是与音乐共生的,在音乐响起的时候,舞者就将自己融入了音乐中,一切的生气欢快悲恸都来自音乐。舞者就成为了音乐的语言,帮助音乐更好地与听众交流。热爱舞蹈的人一定都是热爱音乐的,而且最喜欢闭着眼睛感受音乐本身传达出的情绪,喜欢和音乐对话帮助旋律说话。我自己常常是不自觉会看着一个静物从眼睛来说自己对于音乐的感受,会不自觉地动头动肩动指,总觉得音乐的力量很强大,它只要一开始诉说,听懂它的话的人就会跟随它的情感而改变自己的情绪。我想可能很多人都是一样的,也许喜欢唱歌的人也一样。
然后就是舞者的脸了。好的舞蹈爱好者一定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仿佛诉说着万语千言的嘴。不论是睁大的单纯的喜悦的眼睛,还是低垂的眼眸,或者一点点看向观众的挑逗;或者微笑,或者紧抿,或者微张——整个面部表情是舞蹈的神韵,没有表情的舞蹈是没有灵魂没有感情的,永远不能感动观众,更别说带动观众的情绪了。而怎么样才是自然的表情呢?就是音乐了,你觉得音乐想要你说什么,你就说什么,它带给你什么样的感受,你就顺着表现出来,这样的感受一定比动作更能到达观众的心里,我这样相信。
对于舞者的肢体,我觉得各个舞种也都是一样的,延伸拉长。即便是肚皮舞和爵士,也要将手脚尽量延伸,让颈项尽量拉长,让人尽量高挑修长。或者说这是在强调身体和地板的对抗,越往下,越是往上延伸。如果说音乐是舞蹈的来源,那么地板就是舞蹈的支持。任何一种舞蹈都脱离不了地面,肢体与地面的缠绵展现出来的或柔和或刚强就是整个舞蹈的力的来源。我觉得舞蹈越是与地面用力接触,反过来的向上的力量就越强,整个人的张力也更大,表现力越稳定越强大。
对于舞蹈而言,我认为力和灵魂都是相通的。我想我很幸运,能够找到自己喜爱的几个舞种,又可以接触其他的种类,感受不同的美好——这种对于舞蹈的喜爱也让我喜爱和尊敬那些有同样舞蹈爱好的人。热爱舞蹈的人,一定是热爱自己的,热爱生活的,热爱美好的事物的。在这条路上,感受着音乐和舞蹈的美,感受着自己的美,再累也是一种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