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第十六章
致虚极,守静笃(dǔ)。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mo)身不殆(dai)。
致虚极 守静笃
如果人能够致知 达到虚无妙境 虚空妙有的时候 便可达到大智慧到极点 达到大智慧的极点 又能诚心诚意的守静 达到最高止境之时
万物并作 吾以观其复 (复另本作后)
那麽万物的生长 孕育 死亡 我们就能从无形的气胞 观察到有形的物体 又能从有形的物体 观察到无形的气胞 这些生生化化的过程 我们不难去发现它周而复始 循环不息的奥妙
夫物芸芸 各归其根 归根曰静 静曰复命
因此虽然万物是众多的 但是最后 还是要回归到生命的根源 万物回归到自己生命根源的 叫做静 静也就是回复到自己真我的生命
复命曰常 知常曰明
回复到真我的生命 才是真正的长生 知道什麽是长生的人 可说是明白 什麽是假我 什麽是真我的人
不知常 妄作凶
如果不明白 灵性不灭的人 大都是胡乱想 或是异想天开的人 因此容易轻举妄动 一旦轻举妄动 往往就要招来灾殃了
知常容 容乃公
因此想珍惜真我的人 他能容受一切 无所不包 所以这种人的心胸开朗 更是大公无私的
公乃王 王乃天
像这样至公无私的人 就会将挽救苍生 视为己任 这就是圣人了 所以圣人也称为王 既然是王 必然是顺天行事了
天乃道 道乃久 殁身不殆 (殁另本作没)
能够顺天行事 就合乎真常之道了 能够合乎真常之道的人 就是假我的肉体死了 也不会六道轮回了
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归根曰静,静曰复命。
复命曰常,知常曰明。
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mo)身不殆(dai)。
致虚极 守静笃
如果人能够致知 达到虚无妙境 虚空妙有的时候 便可达到大智慧到极点 达到大智慧的极点 又能诚心诚意的守静 达到最高止境之时
万物并作 吾以观其复 (复另本作后)
那麽万物的生长 孕育 死亡 我们就能从无形的气胞 观察到有形的物体 又能从有形的物体 观察到无形的气胞 这些生生化化的过程 我们不难去发现它周而复始 循环不息的奥妙
夫物芸芸 各归其根 归根曰静 静曰复命
因此虽然万物是众多的 但是最后 还是要回归到生命的根源 万物回归到自己生命根源的 叫做静 静也就是回复到自己真我的生命
复命曰常 知常曰明
回复到真我的生命 才是真正的长生 知道什麽是长生的人 可说是明白 什麽是假我 什麽是真我的人
不知常 妄作凶
如果不明白 灵性不灭的人 大都是胡乱想 或是异想天开的人 因此容易轻举妄动 一旦轻举妄动 往往就要招来灾殃了
知常容 容乃公
因此想珍惜真我的人 他能容受一切 无所不包 所以这种人的心胸开朗 更是大公无私的
公乃王 王乃天
像这样至公无私的人 就会将挽救苍生 视为己任 这就是圣人了 所以圣人也称为王 既然是王 必然是顺天行事了
天乃道 道乃久 殁身不殆 (殁另本作没)
能够顺天行事 就合乎真常之道了 能够合乎真常之道的人 就是假我的肉体死了 也不会六道轮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