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黑格尔和哲学,散记。
读了一遍frederick beiser的劳特里奇黑格尔。感觉收获不大。读着读着,觉得为什么对哲学有兴趣,为什么对黑格尔哲学有兴趣,反倒越来越困惑了。
总之黑格尔就是不清楚。就算英美学者讲黑格尔也依旧是讲不清楚。黑格尔要探入的是些从前归为神秘的东西,突出的是谢林归为神秘的东西,也就是绝对者。这本身没关系,思辨的任务就在此,在于展开神秘的东西。但黑格尔做得格外差。纯然神秘的方式,像埃克哈特大师写的讲道录,倒是清晰地神秘,也还比反对神秘又做不到清晰要来得好一些。
就像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那样才是正确的。有时候也包括柏拉图。直接说,说到神秘的东西的时候戛然而止,说能说的,但一直绕着神秘的东西去说。把神秘的东西都展开为某种模式的时候,这种展开旋即变成了空口白说,得不到任何具体的辩护。谈论神秘者的时候,神秘感是必要的。
黑格尔是用了一种不懈的综合努力,把一切都建构在一种目的论的形而上学中,也就是绝对观念论,上面。beiser有一个澄清是说,所谓绝对者,不是一种有其超级意志的超级心灵,其观念性纯粹在于内在于事物本身的形式-终极因,也就是其目的。人的意识是有限主体,并不就是那个绝对精神,而只是一种最高的体现。
开始看哲学的时候特别盼望有这么一种综合,真读起黑格尔又觉得想要的不是这个,因为实在是不可信。不实在。真知,真的有解释力的东西,不是这种东西。
黑格尔在他的时代中吸收了那么多有生命力的东西,但写出来的东西没那么有生命力。
到底为什么看哲学呢。哲学之外,黑格尔有那么多有意思的东西可看。对生命有益的东西。对专业有益的东西。长知识的东西。时代性的东西。
黑格尔以后,逻辑的归逻辑学,语言的归语言学,心理的归心理学,社会的归社会学,自然的归科学,政治的归政治学,历史的归历史学。文化批评的归文化批评。那种对黑格尔的挣脱是必要的,而后才有了这种纯属哲学史的东西,将黑格尔的宏大综合变成研究对象,纳入一个专门的领域。这倒是黑格尔没有预料的,还治其人之身的辩证法吧。
就说读哲学,读的方式也不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研究哲学也许不是研究哲学史,可是研究黑格尔没法不是研究哲学史,就此而言我也没有好的一般历史跟哲学史基础就一头扎进去。看了beiser这个书的确觉得,真要懂黑格尔,还要刷一遍费希特和斯宾诺莎,康德,谢林,还有德国浪漫派,才行。也许老话终归没说错,看书都是该有一定顺序的。基本上我做喜欢的事就没了条理,这用在读书上是不行的。
总之黑格尔就是不清楚。就算英美学者讲黑格尔也依旧是讲不清楚。黑格尔要探入的是些从前归为神秘的东西,突出的是谢林归为神秘的东西,也就是绝对者。这本身没关系,思辨的任务就在此,在于展开神秘的东西。但黑格尔做得格外差。纯然神秘的方式,像埃克哈特大师写的讲道录,倒是清晰地神秘,也还比反对神秘又做不到清晰要来得好一些。
就像维特根斯坦和海德格尔那样才是正确的。有时候也包括柏拉图。直接说,说到神秘的东西的时候戛然而止,说能说的,但一直绕着神秘的东西去说。把神秘的东西都展开为某种模式的时候,这种展开旋即变成了空口白说,得不到任何具体的辩护。谈论神秘者的时候,神秘感是必要的。
黑格尔是用了一种不懈的综合努力,把一切都建构在一种目的论的形而上学中,也就是绝对观念论,上面。beiser有一个澄清是说,所谓绝对者,不是一种有其超级意志的超级心灵,其观念性纯粹在于内在于事物本身的形式-终极因,也就是其目的。人的意识是有限主体,并不就是那个绝对精神,而只是一种最高的体现。
开始看哲学的时候特别盼望有这么一种综合,真读起黑格尔又觉得想要的不是这个,因为实在是不可信。不实在。真知,真的有解释力的东西,不是这种东西。
黑格尔在他的时代中吸收了那么多有生命力的东西,但写出来的东西没那么有生命力。
到底为什么看哲学呢。哲学之外,黑格尔有那么多有意思的东西可看。对生命有益的东西。对专业有益的东西。长知识的东西。时代性的东西。
黑格尔以后,逻辑的归逻辑学,语言的归语言学,心理的归心理学,社会的归社会学,自然的归科学,政治的归政治学,历史的归历史学。文化批评的归文化批评。那种对黑格尔的挣脱是必要的,而后才有了这种纯属哲学史的东西,将黑格尔的宏大综合变成研究对象,纳入一个专门的领域。这倒是黑格尔没有预料的,还治其人之身的辩证法吧。
就说读哲学,读的方式也不好,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的。研究哲学也许不是研究哲学史,可是研究黑格尔没法不是研究哲学史,就此而言我也没有好的一般历史跟哲学史基础就一头扎进去。看了beiser这个书的确觉得,真要懂黑格尔,还要刷一遍费希特和斯宾诺莎,康德,谢林,还有德国浪漫派,才行。也许老话终归没说错,看书都是该有一定顺序的。基本上我做喜欢的事就没了条理,这用在读书上是不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