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火车
从上大学第一次乘火车到现在也差不多有十年的时间了,现在异乡参加工作,回家依然是乘坐火车,在这将近五十次的乘坐过程中,一些点点滴滴还印象深刻。
第一次乘火车北上的时候,是跟老爸一起,估计年少无知的缘故,对于漫长的24小时没有一丝厌烦的感觉,也没有睡意,只是呆呆的坐在座位上,更没有到达目的地后不知所措的焦虑。唯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火车驶入东北的时候,我从窗外看到在家乡从来没有见过的蓝天,广阔又透亮。年少无知,只留这般惊奇。
入学之后认识一位老乡(H),之后的旅途中便同她同行。第一次寒假返校我俩便遇到了滑铁卢,我在几年前的一篇日记中是这样回忆的:“我们初入火车这个江湖,懵懂无知,做错了车次,本应该坐的是开往长春的列车,一下子坐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到达北京站之时,我俩既纳闷又喜悦,纳闷的是怎么大家都下车了,喜悦的是都下车了就不拥挤了。谁知到达终点站了,噩梦一场!经过几个小时的折腾,终于签了开向学校的列车,这里要特别感谢老乡,没有她都不知道该怎么了。美中不足的是,签的是辆临时客车,这种车唯一的特点就是慢,我可体会到了它的慢,简直慢如蜗牛。更不巧的是刚好赶上东北的暴雪,速度更甭提多慢了。因为是临时加的车,为了不扰乱交通秩序,所以必要之时,必须为其他正常运行的列车让道。这一让可把我们害苦了,一停就是几个小时,最不能容忍的是在马上就到沈阳北站时,它一下子停了八个多小时,真是难耐啊!当时那列临时车上暖气没有了。开水也没有,小吃也卖完了,而我们俩的吃的也没有了,水也喝完了,又冻得要死,现在想起来都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只记得我蜷缩成一团,一个人占满了整个座位,睡了又醒,醒了又睡,熬过了晚上。到了沈阳北站之后,下车买了方便面,填了肚子。算一下那次返校,我们在火车上度过了将近五十个小时,当然,到达学校的时候已经过了开学的日期。”
这次经历对我来说还蛮新鲜的。可是,以前买票不想现在这样方便,而且从家到学校的列车车次就那么一趟,而且还需要凌晨时分上车,更倒霉的是我家所在的地点只是过路点,春运时间不仅票难买,而且人也超多,有时候挤都挤不上去,每次都要特别费劲地安置行李。一次次这样不爽的体验,让我对乘火车非常厌烦。
没过几年,H去了上海的一所学校读研究生,而我还在学校所在的城市弥补曾经的过失。一个人坐火车回家时,没有了H的陪伴,起初有想自己该怎样来打发漫长的旅途。真的到了一个的时候,旁若无人的看看书,听听歌,睡睡觉,时间也就这么过去了,也没有觉得多么的烦躁。唯一让我有些不自在的是,在火车上我通常不怎么吃东西,也不怎么喝水,更不怎么走动,就扎扎实实的坐在座位上,我常在想旁人看我会不会觉得这姑娘有病。
慢慢的,买火车票变得方便快捷。而我依然是一个人在旅途中,只是不再怎么坐硬座了,坐那么长时间实在是太难受了。坐卧铺一个人往返,我觉得自在、舒服多了,也感觉旅途没有那么远。
最近几年,自己坐火车不再单单是往返于家与学校之间,也会路过或者是到达其他的城市。陌生除了给人焦虑之外,也会带来与众不同的新鲜,这种新鲜感对我来说是旅途生活的调味品,让我觉得丰富且充实。
此时,乘火车已然没有了曾经的那种厌烦感。之所以如此,我想不是硬座和硬卧的区别,而是沿途的风景和故事。
第一次乘火车北上的时候,是跟老爸一起,估计年少无知的缘故,对于漫长的24小时没有一丝厌烦的感觉,也没有睡意,只是呆呆的坐在座位上,更没有到达目的地后不知所措的焦虑。唯一让我眼前一亮的是,火车驶入东北的时候,我从窗外看到在家乡从来没有见过的蓝天,广阔又透亮。年少无知,只留这般惊奇。
入学之后认识一位老乡(H),之后的旅途中便同她同行。第一次寒假返校我俩便遇到了滑铁卢,我在几年前的一篇日记中是这样回忆的:“我们初入火车这个江湖,懵懂无知,做错了车次,本应该坐的是开往长春的列车,一下子坐上了开往北京的火车,到达北京站之时,我俩既纳闷又喜悦,纳闷的是怎么大家都下车了,喜悦的是都下车了就不拥挤了。谁知到达终点站了,噩梦一场!经过几个小时的折腾,终于签了开向学校的列车,这里要特别感谢老乡,没有她都不知道该怎么了。美中不足的是,签的是辆临时客车,这种车唯一的特点就是慢,我可体会到了它的慢,简直慢如蜗牛。更不巧的是刚好赶上东北的暴雪,速度更甭提多慢了。因为是临时加的车,为了不扰乱交通秩序,所以必要之时,必须为其他正常运行的列车让道。这一让可把我们害苦了,一停就是几个小时,最不能容忍的是在马上就到沈阳北站时,它一下子停了八个多小时,真是难耐啊!当时那列临时车上暖气没有了。开水也没有,小吃也卖完了,而我们俩的吃的也没有了,水也喝完了,又冻得要死,现在想起来都不知道是怎么熬过来的,只记得我蜷缩成一团,一个人占满了整个座位,睡了又醒,醒了又睡,熬过了晚上。到了沈阳北站之后,下车买了方便面,填了肚子。算一下那次返校,我们在火车上度过了将近五十个小时,当然,到达学校的时候已经过了开学的日期。”
这次经历对我来说还蛮新鲜的。可是,以前买票不想现在这样方便,而且从家到学校的列车车次就那么一趟,而且还需要凌晨时分上车,更倒霉的是我家所在的地点只是过路点,春运时间不仅票难买,而且人也超多,有时候挤都挤不上去,每次都要特别费劲地安置行李。一次次这样不爽的体验,让我对乘火车非常厌烦。
没过几年,H去了上海的一所学校读研究生,而我还在学校所在的城市弥补曾经的过失。一个人坐火车回家时,没有了H的陪伴,起初有想自己该怎样来打发漫长的旅途。真的到了一个的时候,旁若无人的看看书,听听歌,睡睡觉,时间也就这么过去了,也没有觉得多么的烦躁。唯一让我有些不自在的是,在火车上我通常不怎么吃东西,也不怎么喝水,更不怎么走动,就扎扎实实的坐在座位上,我常在想旁人看我会不会觉得这姑娘有病。
慢慢的,买火车票变得方便快捷。而我依然是一个人在旅途中,只是不再怎么坐硬座了,坐那么长时间实在是太难受了。坐卧铺一个人往返,我觉得自在、舒服多了,也感觉旅途没有那么远。
最近几年,自己坐火车不再单单是往返于家与学校之间,也会路过或者是到达其他的城市。陌生除了给人焦虑之外,也会带来与众不同的新鲜,这种新鲜感对我来说是旅途生活的调味品,让我觉得丰富且充实。
此时,乘火车已然没有了曾经的那种厌烦感。之所以如此,我想不是硬座和硬卧的区别,而是沿途的风景和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