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届奥斯卡颁奖礼
好像都没试过把奥斯卡直播完整看完,以前要不就要上课,要不就爬不起来……
回归正题,奥斯卡毕竟还是奥斯卡,即便很多奖项都没有太大悬念,依旧有足够的话题及娱乐性。光是Lady Gaga那套洗碗工似的红毯服饰,已经给地球人上满了吐槽的弹药,以至于后来致敬环节出现时,由于她穿得太正常了,甚怀疑那个到底是不是Lady Gaga。《鸟人》不出所料成为大赢家,只是没想到《少年时代》应了女配得主在电影里最让人触动的那句“I just thought there will be more”,只得到一个最佳女配角奖项……真的是戏如人生,怪编剧的神预测吧……《布达佩斯大饭店》夺5个奖项成为奖项数目上的赢家,但5个奖都是技术或音乐类奖项,在大奖还是颗粒无收,证实了即便把影片做到极致,奥斯卡还是不待见喜剧片。其实不仅是奥斯卡,全世界的电影奖,都没几个会待见喜剧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是一个高度,期待韦斯•安德森下一部的继续突破。
爸说他觉得《少年时代》很普通,但他也没看过《鸟人》。在《鸟人》与《少年时代》之间,我会选后者。三个小时的电影,关于12年的成长,刚开始看的确觉得很平淡,但是看下来却会被触动,尤其是父子、母子间那两段很重要的点题的对话,真正的匆匆那年,把时间的飞逝用三个小时表现出来,让人唏嘘之余,更会感受到其实这就是大部分人的成长过程。只有极少数人的人生会在6-18岁时经历跌宕起伏,大部分人都会像里面的主角那样成长,而大部分的家长也都是最后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就这么长大、要离开自己了,然而“the moment is actually seizing us”,这是一部看完后会意犹未尽的电影。反观《鸟人》,一出现便引起极大的讨论,关于一个没落演员重振雄风的故事,用特效做出来的一镜到底成为了最大的噱头,甚至有盖过电影内容的嫌疑,看这部电影时会很严重地被镜头拉着视觉走,看完之后会很晕,男配女配也是……个人感觉都有点过了。
《鸟人》真正值得赞许的,是男主迈克尔•基顿,可能角色本来就和他自己的契合度很高,演起来那种收放自如,那才叫看得过瘾,只惜他这一次遇上了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把霍金演神了,即便上台领奖也显得还没出戏,仿佛就是霍金站上去领奖了,也难怪第一次提名就得奖,63岁的迈克尔还得再等等吧。女主毫无悬念,《依然爱丽丝》完全就是摩尔阿姨一个人撑起来的,要不是她把角色演活了,这只是一部平平无奇的传记片而已。而且摩尔阿姨也都五度提名了,小李子尚算年轻,阿姨再等,家里那比她年轻的老公也都要老了。
J•K•西蒙斯那最佳男配角也是意料之中,戏里霸气,戏外拿奖时可温柔了!原创剧本是《鸟人》,如果剧本就写了一镜到底而且写了分镜要怎么拍,那倒是很实至名归,不然有《黑天鹅》在前,就真的没觉得这个故事有多么的突出,要说表现演员年华逝去、辉煌不再这样的主题,《锡尔斯玛利亚》的剧本可能更有意思,但名单上没有这部,根据候选名单,我会偏爱《狐狸猎手》。
《狐狸猎手》在本届颗粒无收,当然赛前也没被看好。一部英伦味特别重的美国电影,前面所有的铺垫都是暴风雨前的平静,人与人的关系说得很透彻,最后的爆发来得有力量,但是被奥斯卡所忽视也是意料之中。《美国狙击手》说不上是一部多好的电影,但是很美国,价值观正确,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拍得也很正派、扎实,平铺直叙但不乏味,赛前觉得有机会会拿到更多奖项,甚至是最佳电影,主要是因为最近由于这部电影的火热,当年杀死那位狙击手的疑似精神病患者再度引起关注,甚至可能会被起诉翻案,要知道奥斯卡很多时候都不是关于“the best”,而是关于公关……赛前也很热的《模仿游戏》只得到了最佳改编剧本,倒是觉得编剧台上那段话比这部剧本来得有意思,就是一个从小都不合群的小孩终于扬眉吐气了。图灵的故事很值得拍,但整个感觉是除了最后那段字幕,没有太大触动,不过卷福演得是很好,下次继续努力吧,还有很多机会。
以往黑人维权电影都总会在奥斯卡拿下一两个大奖,但今年的《塞尔玛》却只得到了最佳原创歌曲,也跟电影整体并不突出有关,这种电影每年都有一两部,入围不难,但得不得奖取决于呈现出来的效果。这段领奖词倒是有亮点,看了后来新浪的翻译,果然故意把提到香港的内容忽略掉了。
最佳外语片,还没看完,但是看过的都跟政治历史有很密切的关系,这也是为什么没看完的原因,这样的电影,看多了心会累。最佳动画长片,《辉夜姬物语》入选和去年《起风了》入选基本上意思也是一样的,拿不了的命运也是一样的,估计即便没有《超能陆战队》,《驯龙记2》拿也轮不到《辉夜姬物语》的,这就是奥斯卡,但《辉夜姬物语》我很爱。
至于整个颁奖礼,去年让人记住的是艾伦与众大咖的自拍,今年应该是主持重现鸟人的一镜到底、穿内裤就直接上舞台那一幕吧。说起来,看着提名名单,忽然觉得对比2013年,2014年真是好片如云,哪一部拿也都是说得过去,有点担心今年的电影质量了。派对落幕,剩下的就是几天的热议和接下来一年的集体审片。奥斯卡,希望明年还有时间去看完整直播。
回归正题,奥斯卡毕竟还是奥斯卡,即便很多奖项都没有太大悬念,依旧有足够的话题及娱乐性。光是Lady Gaga那套洗碗工似的红毯服饰,已经给地球人上满了吐槽的弹药,以至于后来致敬环节出现时,由于她穿得太正常了,甚怀疑那个到底是不是Lady Gaga。《鸟人》不出所料成为大赢家,只是没想到《少年时代》应了女配得主在电影里最让人触动的那句“I just thought there will be more”,只得到一个最佳女配角奖项……真的是戏如人生,怪编剧的神预测吧……《布达佩斯大饭店》夺5个奖项成为奖项数目上的赢家,但5个奖都是技术或音乐类奖项,在大奖还是颗粒无收,证实了即便把影片做到极致,奥斯卡还是不待见喜剧片。其实不仅是奥斯卡,全世界的电影奖,都没几个会待见喜剧电影。《布达佩斯大饭店》是一个高度,期待韦斯•安德森下一部的继续突破。
爸说他觉得《少年时代》很普通,但他也没看过《鸟人》。在《鸟人》与《少年时代》之间,我会选后者。三个小时的电影,关于12年的成长,刚开始看的确觉得很平淡,但是看下来却会被触动,尤其是父子、母子间那两段很重要的点题的对话,真正的匆匆那年,把时间的飞逝用三个小时表现出来,让人唏嘘之余,更会感受到其实这就是大部分人的成长过程。只有极少数人的人生会在6-18岁时经历跌宕起伏,大部分人都会像里面的主角那样成长,而大部分的家长也都是最后很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就这么长大、要离开自己了,然而“the moment is actually seizing us”,这是一部看完后会意犹未尽的电影。反观《鸟人》,一出现便引起极大的讨论,关于一个没落演员重振雄风的故事,用特效做出来的一镜到底成为了最大的噱头,甚至有盖过电影内容的嫌疑,看这部电影时会很严重地被镜头拉着视觉走,看完之后会很晕,男配女配也是……个人感觉都有点过了。
《鸟人》真正值得赞许的,是男主迈克尔•基顿,可能角色本来就和他自己的契合度很高,演起来那种收放自如,那才叫看得过瘾,只惜他这一次遇上了小雀斑埃迪•雷德梅恩,把霍金演神了,即便上台领奖也显得还没出戏,仿佛就是霍金站上去领奖了,也难怪第一次提名就得奖,63岁的迈克尔还得再等等吧。女主毫无悬念,《依然爱丽丝》完全就是摩尔阿姨一个人撑起来的,要不是她把角色演活了,这只是一部平平无奇的传记片而已。而且摩尔阿姨也都五度提名了,小李子尚算年轻,阿姨再等,家里那比她年轻的老公也都要老了。
J•K•西蒙斯那最佳男配角也是意料之中,戏里霸气,戏外拿奖时可温柔了!原创剧本是《鸟人》,如果剧本就写了一镜到底而且写了分镜要怎么拍,那倒是很实至名归,不然有《黑天鹅》在前,就真的没觉得这个故事有多么的突出,要说表现演员年华逝去、辉煌不再这样的主题,《锡尔斯玛利亚》的剧本可能更有意思,但名单上没有这部,根据候选名单,我会偏爱《狐狸猎手》。
《狐狸猎手》在本届颗粒无收,当然赛前也没被看好。一部英伦味特别重的美国电影,前面所有的铺垫都是暴风雨前的平静,人与人的关系说得很透彻,最后的爆发来得有力量,但是被奥斯卡所忽视也是意料之中。《美国狙击手》说不上是一部多好的电影,但是很美国,价值观正确,克林特•伊斯特伍德拍得也很正派、扎实,平铺直叙但不乏味,赛前觉得有机会会拿到更多奖项,甚至是最佳电影,主要是因为最近由于这部电影的火热,当年杀死那位狙击手的疑似精神病患者再度引起关注,甚至可能会被起诉翻案,要知道奥斯卡很多时候都不是关于“the best”,而是关于公关……赛前也很热的《模仿游戏》只得到了最佳改编剧本,倒是觉得编剧台上那段话比这部剧本来得有意思,就是一个从小都不合群的小孩终于扬眉吐气了。图灵的故事很值得拍,但整个感觉是除了最后那段字幕,没有太大触动,不过卷福演得是很好,下次继续努力吧,还有很多机会。
以往黑人维权电影都总会在奥斯卡拿下一两个大奖,但今年的《塞尔玛》却只得到了最佳原创歌曲,也跟电影整体并不突出有关,这种电影每年都有一两部,入围不难,但得不得奖取决于呈现出来的效果。这段领奖词倒是有亮点,看了后来新浪的翻译,果然故意把提到香港的内容忽略掉了。
最佳外语片,还没看完,但是看过的都跟政治历史有很密切的关系,这也是为什么没看完的原因,这样的电影,看多了心会累。最佳动画长片,《辉夜姬物语》入选和去年《起风了》入选基本上意思也是一样的,拿不了的命运也是一样的,估计即便没有《超能陆战队》,《驯龙记2》拿也轮不到《辉夜姬物语》的,这就是奥斯卡,但《辉夜姬物语》我很爱。
至于整个颁奖礼,去年让人记住的是艾伦与众大咖的自拍,今年应该是主持重现鸟人的一镜到底、穿内裤就直接上舞台那一幕吧。说起来,看着提名名单,忽然觉得对比2013年,2014年真是好片如云,哪一部拿也都是说得过去,有点担心今年的电影质量了。派对落幕,剩下的就是几天的热议和接下来一年的集体审片。奥斯卡,希望明年还有时间去看完整直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