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一直在想,而不太在意他想的对不对
![]() |
小呆猫/整理+思考
现在还有多少人坚持书写?在电子设备已深入生活的现如今,你还会用笔纸记录生活、摘抄好文好句吗?我身边仍有朋友坚持这样,包括我。
几天前还跟朋友聊起手写,我们都觉得虽然手写费时,但要坚持,书写会让人不自觉带入自己的心绪,让字融入当下的情绪和思考,不经意翻看当年的手稿,似乎还能感受到当时凝固于周身的整个宇宙。朋友还说道,书写的“费时才能让你的生命节奏慢下来,让你感受到每一分每一秒的分量”,我只能赞同地狂点头了。
打开我最近的笔记本,书写着看完了,却还没做完阅读笔记的《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黑红交错,黑字是书摘,红字是自己的思考。不得不说,这本书我读了很久,思考了很长,深深被陈虻的思想深度,人格魅力所震撼。我觉得他的思考不仅限于电视媒体,可以适用于各行各业。他的思维方式、深刻程度、逻辑条理、创新锐度、切中要害的表达,对人、事的态度,用万千的言语都无法形容我的敬佩。我随手摘录一点,一同来阅读。
《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记为什么出发
——陈虻,我们听你讲》
【陈虻说:“拍一部片子只能谈创作体会,拍十部片子可以谈创作经验,拍一百部片子才可以谈创作规律。”】
做得越多,体会才会越发深刻,理解才能更有见地。
【我更在意的是陈虻一直在想,而不太在意他想的对不对,换句话说,一个从不停止思想的媒体人是值得尊重的。就像这本书,你不要把它当做电视圣经去读,陈虻的说法和想法并不一定都对,可是有几个人在边做边想?
想,独立地想,是电视圈中的奢侈行为,很多人试试就放弃了,想,会让你很累,会累出病来,说出想法,会让你处境艰难,会让你身边顿时失去很多盟友。】
思考本身比答案及正确与否更重要。时代在变化,技术在革新,人的思想也在发生着不可避免的变化。每个人都不自觉被烙上了时代和历史的印记,所以这个思想和思考一定是有时间、空间的限制。但你一直在想,一直边做边想,边改善,边建立自己的坐标系,自己的价值观、独立思考的体系。这个自己独立思考的本身很重要。
【生命需要保持一种激情,激情让别人感到你是不可阻挡的时候,就会为你的成功让路!一个人内心不可屈服的气质是会感动人的,并能够改变很多东西。】
在我看来,这种激情需要一种长久的坚持和笃定,有一种看尽繁花,只取一朵的坚定,那种从本身、本能、从内心抑制不住不停往外溢的东西。但是,又有多少人能够找到?有多少人能够坚持呢?
【一个完全不同的结果,一定有一个完全不同的过程。你不改变这个过程就改变不了这个结果。】
突然想起了一切和合事物都是无常的,以及因果过了界限就无法避免了,也许就如他说的。纵然人生中充满无数意外和无常,但在概率上,是有一些可循的规律的。一切事物的无常只是指事物之间都是相互关联,所以变化在所难免,不可能永远恒定不变。但在一切变化之中,应该是有一般的规律可言,而且这个规律适用的范围和几率不会太低,不过肯定是会有特殊情况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