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6)
第二天清晨,张小砚病见重。卫生社的小护士拿着葡萄糖和脂肪乳过来的时候她翻了翻眼皮,摆摆手。
母亲仅靠在张小砚耳边,反复哀求着她继续打营养液,可78岁的张小砚就像听不见一样,半闭着眼睛,神色安详。
劝说无果后,母亲缓缓起身走到外地,叶安九紧紧跟在后面,看着这个想来不会松懈的女人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突然抱成一团蹲在地上,无声的哭泣着。
她很想给母亲一个拥抱,却又觉得自己无论做什么都抚平不了母亲的悲伤。
省城里定制的棺材已经送到了后屋,上好的榆木没有结子,财大气粗的三儿子王权请了当地最好的雕花工匠手绘的棺材。王文笙的大弟弟王文竹紧张的张罗着各家的晚辈,张小砚的大弟弟张世达坐在灶台旁边的板凳上,默默抽着烟。
门外透,几个老人凑在一起,叽叽喳喳讨论张小砚一个汉人是应该遵循满族葬礼还是像汉人一样火葬。
母亲没有参与任何一个讨论,始终一言不发地蹲在角落。
叶安九想,按理说,留洋过的母亲是整个家族学历最高、见识最广的成员,在这种大事定夺上有发言权,可在这个传统的满族家庭里,身为最小的女儿,母亲甚至连晚上陪张小砚坐夜的资格都没有。
张小砚唯一的女儿啊,临终之前怎么能不一直陪在身边呢。叶安九时常小声嘟囔。
母亲跟叶安九解释过,在这个传统和规矩大过天的家庭里,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就像王文笙和张小砚再喜欢叶安九,可以满足这个外孙女儿几乎所有无理取闹的要求,张小砚交代后事的时候,手里的三个金戒指没有一个留给了就站在她面前的叶安九。
和叶安九手上的纪梵希手环相比,张小砚暗淡无光的金戒指算不上什么,可她总是在意,每个假期都不远万里回到农村陪她的母亲和耽误工作来看她的自己,为何就如此下贱到什么都得不到。
“我们又不差这些钱,你舅舅们家庭条件不好,给他们是应该的。”母亲看出了叶安九的不满,”你要是喜欢那个戒指,妈妈回头给你买一个。”
叶安九摆了摆手,“给我我也不会戴。”
“九子!”还在看母亲的背影,外院的三舅王权突然叫他。
“干啥?“她快步走出了房子,室内外温差极大,吓得她一个趔趄。
“跟我去趟隆昌,给老太太挑财礼。我审美不太好,你不是搞艺术的么,你去看看。”
隆昌,整个山区最大的红白喜事物品售卖地。每年回老家的小巴士都要先经过隆昌,就像观摩一个人的人生一样,这家卖的是小孩儿百日生日宴的服装,那家是做婚庆司仪的,斜对面可能就摆着三四个新扎好的花圈。从某种意义上讲,和在北京坐地铁一号线从四惠坐到八宝山的感觉一样一样。
王权那辆没上拍照的越野车开在没有人的山路上,他没有系安全带,汽车的提示音一直在响,吵的叶安九有些心烦。
她从兜里摸了半天拽出了耳机线,刚点开随机播放,就发现自己的耳机又坏了。这已经是叶安九今年坏掉了第4个耳机,她有点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耳朵天生克耳机。
王权一直在哼歌,他跑调的厉害声音还极大,叶安九有些懊恼的想打开车窗透透风,刚打开一个小缝,就被窗户外唱的比王权还欢的冷风吓了回来。
一缕头发被风吹贴在她脸上,捉起来一看,一根头发上竟起了四个杈儿。她想起9月的时候和李西一起去做头发,李西调戏帅气的理发师的时候,自己的头发还是被夸赞“保养得很好”。
车行了半个多小时就到了隆昌。王权还没挺稳,就有心急的老板凑上来询问。有个看起来50多岁的老太太瞥见了后座上的叶安九,以为是父亲带着女儿来挑嫁衣,忙叨叨的推销起自家的衣服,被王权生生骂了回去。
跟着王权走在不宽的街上看着路旁的店铺,劣质的蕾丝和布料随意堆在地上,不知道是哪家的“冥元宝”撒了一地,被人踩过之后金色的纸上全是泥泞。
“九子你结婚的时候让我女儿给你捧婚纱呗。“王权打破了两人之间的沉默,一边掂量着店里的寿衣布一边问叶安九。
“啊?王艺呀?说不定她在我前面结婚呢。”
“你扯什么犊子王艺才多大岁数?”王权话虽脏,却口直心快,也是叶安九最喜欢的一个舅舅。
她“嘿嘿”笑了笑,也妆模作样的东摸摸西看看,脑子里却转到了大学时。
叶安九大学读的是文学,她大三那年在学校的话剧节上认识了同年级工业设计的杨安辰,在两个人在一起一周年的时候杨安辰问叶安九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婚礼,当时的她还是长发飘飘,依偎在男朋友怀里,她说出了那年分手合约那部电影里何俏俏的话:“如果你买的起兰玉的婚纱,我一定把自己塞进去。”
事实的真相是,杨安辰家里很有钱,当时的叶安九也不是吃货,只有90多斤。
可到今年她风尘仆仆回来看外婆的时候,毕业三年,分手两年。
母亲仅靠在张小砚耳边,反复哀求着她继续打营养液,可78岁的张小砚就像听不见一样,半闭着眼睛,神色安详。
劝说无果后,母亲缓缓起身走到外地,叶安九紧紧跟在后面,看着这个想来不会松懈的女人像断了线的风筝一样突然抱成一团蹲在地上,无声的哭泣着。
她很想给母亲一个拥抱,却又觉得自己无论做什么都抚平不了母亲的悲伤。
省城里定制的棺材已经送到了后屋,上好的榆木没有结子,财大气粗的三儿子王权请了当地最好的雕花工匠手绘的棺材。王文笙的大弟弟王文竹紧张的张罗着各家的晚辈,张小砚的大弟弟张世达坐在灶台旁边的板凳上,默默抽着烟。
门外透,几个老人凑在一起,叽叽喳喳讨论张小砚一个汉人是应该遵循满族葬礼还是像汉人一样火葬。
母亲没有参与任何一个讨论,始终一言不发地蹲在角落。
叶安九想,按理说,留洋过的母亲是整个家族学历最高、见识最广的成员,在这种大事定夺上有发言权,可在这个传统的满族家庭里,身为最小的女儿,母亲甚至连晚上陪张小砚坐夜的资格都没有。
张小砚唯一的女儿啊,临终之前怎么能不一直陪在身边呢。叶安九时常小声嘟囔。
母亲跟叶安九解释过,在这个传统和规矩大过天的家庭里,嫁出去的女儿就是泼出去的水。就像王文笙和张小砚再喜欢叶安九,可以满足这个外孙女儿几乎所有无理取闹的要求,张小砚交代后事的时候,手里的三个金戒指没有一个留给了就站在她面前的叶安九。
和叶安九手上的纪梵希手环相比,张小砚暗淡无光的金戒指算不上什么,可她总是在意,每个假期都不远万里回到农村陪她的母亲和耽误工作来看她的自己,为何就如此下贱到什么都得不到。
“我们又不差这些钱,你舅舅们家庭条件不好,给他们是应该的。”母亲看出了叶安九的不满,”你要是喜欢那个戒指,妈妈回头给你买一个。”
叶安九摆了摆手,“给我我也不会戴。”
“九子!”还在看母亲的背影,外院的三舅王权突然叫他。
“干啥?“她快步走出了房子,室内外温差极大,吓得她一个趔趄。
“跟我去趟隆昌,给老太太挑财礼。我审美不太好,你不是搞艺术的么,你去看看。”
隆昌,整个山区最大的红白喜事物品售卖地。每年回老家的小巴士都要先经过隆昌,就像观摩一个人的人生一样,这家卖的是小孩儿百日生日宴的服装,那家是做婚庆司仪的,斜对面可能就摆着三四个新扎好的花圈。从某种意义上讲,和在北京坐地铁一号线从四惠坐到八宝山的感觉一样一样。
王权那辆没上拍照的越野车开在没有人的山路上,他没有系安全带,汽车的提示音一直在响,吵的叶安九有些心烦。
她从兜里摸了半天拽出了耳机线,刚点开随机播放,就发现自己的耳机又坏了。这已经是叶安九今年坏掉了第4个耳机,她有点怀疑是不是自己的耳朵天生克耳机。
王权一直在哼歌,他跑调的厉害声音还极大,叶安九有些懊恼的想打开车窗透透风,刚打开一个小缝,就被窗户外唱的比王权还欢的冷风吓了回来。
一缕头发被风吹贴在她脸上,捉起来一看,一根头发上竟起了四个杈儿。她想起9月的时候和李西一起去做头发,李西调戏帅气的理发师的时候,自己的头发还是被夸赞“保养得很好”。
车行了半个多小时就到了隆昌。王权还没挺稳,就有心急的老板凑上来询问。有个看起来50多岁的老太太瞥见了后座上的叶安九,以为是父亲带着女儿来挑嫁衣,忙叨叨的推销起自家的衣服,被王权生生骂了回去。
跟着王权走在不宽的街上看着路旁的店铺,劣质的蕾丝和布料随意堆在地上,不知道是哪家的“冥元宝”撒了一地,被人踩过之后金色的纸上全是泥泞。
“九子你结婚的时候让我女儿给你捧婚纱呗。“王权打破了两人之间的沉默,一边掂量着店里的寿衣布一边问叶安九。
“啊?王艺呀?说不定她在我前面结婚呢。”
“你扯什么犊子王艺才多大岁数?”王权话虽脏,却口直心快,也是叶安九最喜欢的一个舅舅。
她“嘿嘿”笑了笑,也妆模作样的东摸摸西看看,脑子里却转到了大学时。
叶安九大学读的是文学,她大三那年在学校的话剧节上认识了同年级工业设计的杨安辰,在两个人在一起一周年的时候杨安辰问叶安九想要一个什么样的婚礼,当时的她还是长发飘飘,依偎在男朋友怀里,她说出了那年分手合约那部电影里何俏俏的话:“如果你买的起兰玉的婚纱,我一定把自己塞进去。”
事实的真相是,杨安辰家里很有钱,当时的叶安九也不是吃货,只有90多斤。
可到今年她风尘仆仆回来看外婆的时候,毕业三年,分手两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