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耳其-我的西行漫记(二)- Istanbul
第一章 伊斯坦布尔
伊斯坦布尔国际机场的邂逅-10月3日凌晨
时差六小时,落地伊斯坦布尔国际机场已是土耳其时间子时。这个踩线欧洲板块的国际机场,令人发指的没有覆盖WiFi,连行李推车都需要土耳其里拉1TL。没有网络我没法报平安没法联系房东,用不上推车我只能身前背后一小一大两个包,夹着无眠的脑袋和略亢奋的身躯找休息的地方,回想起来顿感画面太美。
我也不想到外面晃荡,安全起见,打算就在机场待到天明。怎么打发时间呢,找人聊天呗。目标落在不远处一张亚洲面孔上,打个招呼就聊起来,中国人,广州陈姐。俩人畅聊了几个小时,无处不共鸣。聊到如何争取父辈们的理解这个话题,陈姐表示她已经成功让父母接受了她现在的生活方式和状态,而我还在不断的安抚、试探、挣扎中。到底我们赋予了旅行什么意义,什么找寻自己、洗涤心灵这类文艺词组都是扯蛋,我觉得就是用一段时间转换生活场景,让自己多看见多听见,见得多了心就敞亮,就会明白“谁说人一定要拘泥于一种生活方式呢”。聊到累了,机场的萌娃也突然多了起来,像被打了强心剂一样一下子抖擞了,卖萌、抓拍,看哪家孩子最时尚,哪家孩子最调泼 #浓浓的小确幸#。陈姐等来了朋友,我等来了鱼肚白。说好了有缘再见,然后就分手了。
出了机场右拐,绿色的Garanti ATM(注:土耳其境内只有Garanti接受银联卡)可以用银联卡取TL。坐上奔驰机场大巴,速度至少80以上却非常平稳,沿途风景让人心安,原来坐机场大巴也可以是一种享受。
伊斯坦布尔街头-10月3日早晨
我拿着房东的地址在街头问路,也没问出所以然来,想来住所比较偏。一筹莫展时,问到了一位安保哥,他确定我能说英语后,一声“Go"就带我暴走了。地址真心不好找,他也是一路问,店家、老大爷、google地图,费了半天劲,才摸到房东的门。结果按铃不开,保洁员说没见到有人出门,安保哥断定我被骗了。沙发客首站不利,还有比这个更郁闷的吗?一身汗,我把包丢在路边坐下来喘气,安保哥背起我的包,一脸严肃的说“要是让我遇到这个人,我帮你打一顿”,我恨恨地说“不用,我自己上”。还是要有网络才行,索性去了internet cafe(冲浪半小时1.5TL),给家人发了平安信,给房东留言说明情况,还侥幸留下安保哥的电话希望事情能有转机。安保哥还是不放心,他直言了他的想法(不要轻易在伊斯坦布尔睡沙发,搞不好别人会对你一个女孩子下手)。当然,我觉得他是危言耸听,过于武断了,但初来乍到小心点总是好的。问了我的心理价位,安保哥带我走街串巷找旅店。最后的最后,我住进了Kocamustafapasa街的Cagri Hotel。因为不在旅游中心区所以更显安静,物价也更合理。5楼顶楼的一间独立带卫房间,wifi覆盖,窗外有海,早上有餐,60TL/天,就这样我的头三晚都在这里交代了。为了感谢,我请安保哥在旅店旁吃午饭。7TL俩人餐,是我在土国吃过的性价比最高的正餐了,味美!两份鹰嘴豆炒饭、一个大鸡块、一份番茄蘑菇拌酱、一杯饮料一杯酸奶,桌上的配菜泡椒无限供应。想不到安保哥是素食主义者,就着那瓶泡椒就能把饭全下到肚子里。我心里暗想,难道那一身肉都是虚胖吗?酸奶我抿了一口喝不惯,又一个想不到,保哥直接拿去喝完了它。好吧。。。饭后当然是喝红茶时间了,也是就近一个咖啡馆,人不多就坐下来聊聊。尽管安保哥英文不太好,但仍然可以无阻交流。他问我婚否(感觉是个土耳其人都会问,而且通常是第一个问题)、中国电子产品价格、物价水平、工资水平等等,我问了他土耳其警力、配枪、职权等等乱七八糟的问题,也是一个不错的茶话会。会后,他应我要求带我买公交卡,然后交代这交代那,我们也分手了。这是我在土耳其遇到的第一个好人。
而后一整个下午我就又启动走街模式,由于没有地图,全凭心情随便走,惊喜连连!不小心逛到艺术小店,第一眼便爱上了一副梦幻作画,以为16TL立即出手,买单时被纠正是60TL,愣了一秒后仍然果断拿下。没办法,谁叫我爱上了。误入Kucuk ayasofya cami(小索菲亚),没那么宏大辉煌,朴素淡雅之中也有惊艳。由于人还在倒时差,我没有去挤景点,在书店翻了会书,逛逛当地超市,喂喂老跟着我的老猫,逗逗过路的萌娃,一天就这样闲散的结束了。不急不急,人家有表,我有时间。
放我鸽子的房东终于出现了-10月3日晚上
接下来,该说说那位放我鸽子的房东了,就叫他GZ好了。当天晚上终于用微信联系上了他,他解释说夜班工作太累在家昏睡了一天没听到敲门声等等,对于我今天的状况表示很抱歉,为了弥补,他愿意当下到旅店接我。但我不乐意了,住宿钱已交,怎么地也得把今晚睡了。我就想说,要不明早退房后我再搬过去。但他又要出门办事还说有一个上海沙发客要住他那,他不能保证还有沙发席位给我,云云。这么几个回合后,我就觉得何必呢,又不是非要住你那,我花几个钱住这旅店也挺舒服的,也不用去揣测这个房东到底欢不欢迎我。结果呢,在我表示“要不算了吧”之后,GZ就开始对我说教了,大概意思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义务帮我的,不是每件事都会按照我想的实现,要妥协。说白了,就俩字,“任性”!我觉得没有解释的必要了,就很客气的结束了对话。说实话,当时我就很不爽了,明明是GZ失约在先,我无奈之下住进了旅店,凭什么他一句“我现在有空我来接你”就让那60TL打水漂呢。当然,如果我舍弃那60TL,换来在他家待三晚,他因为歉意特别待见我,这样的故事结局会不会更好?谁知道呢。不管是不是情绪在作怪,反正我那时候舍不得我的60TL。既然舍不得,我就不会选择其他。不过,不爽归不爽,他的总结倒也没错,我就是任性。用这么大篇幅来说GZ和这件事,并不表示他不好,从网站上数十位沙发客对他的评价来看,在他家的沙发经验基本都是愉快舒适的,不想在我这就有了这么一个插曲。或许,是我的问题。
请我吃烤肉的夫妇-10月4日下午
关于吃的记忆,印象最深的是我在路边被拦下请吃烤羊腿。事情是这样的:10月4日,生宰节的第一天(穆斯林的盛大节日,从这一天开始可以吃肉了,之前是持续了一个月的开斋节,所以人们会宰杀牲畜作为庆祝)。走了几个景点后,我又开始压马路。取道向海,看到路边一对中年夫妇坐在地上摆弄烧烤架子烤肉。走过之后我又好奇回头一瞥,就被热情的夫妇叫住一起吃肉。按以往,这种好事我岂会有片刻犹豫。但是那对夫妇应该是穷困的。对,穷困,至少在我看来是的。我很不好意思,连声谢绝,但那个妇女真的太热情,一直招手,让我觉得如果再拒绝会是种伤害(不过我自作多情也是有可能的)。我迟疑又抱歉地挪到她旁边坐下,看着他们忙碌。草地上铺着一张不大的野餐布,上面凌乱地放两三个不太干净的盛具。他们示意我坐到布上,我说没事的,他们还是把布拉扯到我屁股下。烤完的肉就扔到盛具里,他们撕了一块肉让我啃。没有卖相,黑,肉有点硬,不好啃,不难吃。我把下午刚入手的水果和吃食全部贡献出来,女人拿出一罐瓶装水简单冲洗就开吃了。气氛其实是有点奇怪的,我说不清楚(请允许我每次说不清楚的时候,列点表达)。
a. 面相。我们总说谁谁谁看起来很面善,平日里应该也遇不到几个面目狰狞或面露凶相的人吧。这夫妇二人,既不属于面善类,也不算凶相,但对眼一会儿心中总有点毛毛的,男人脑圆肤黑,女人略显凌厉。这个感觉很真实。
b. 分享。除了我,女人对路过的人都会喊几声一起吃;果然除了我,没有人停下脚步。不知道是节日所然,还是平日即如此,这就是所谓的“快乐地分享”吗?吃了一大半的时候,一个衣着不净脸有污渍的小男孩觊觎着肉,上前说了一两句讨要的话,女人没有多想,随手就给了他一块大块的,小男孩满意地走开了。这一幕打到了我,我当时觉得,这不是“帮助”“布施”,而是“分享”。
c. 驱逐。整个过程,一直都有好多野猫闻着味围过来,被扰烦了,男人女人就挥手赶一赶。有一只很可怜的瞅着我,我揪了一小块边肉丢给它,夫妇二人制止了我也把它赶走了。围过来的猫越来越多,一怒之下,男人捡起草地上的树枝或石块狠狠地朝它们砸过去,愤力驱逐。这一幕吓到我了,我感受到了暴力,也紧张也失落。在路上的人,总希望在旅途中看到的全是美好,如果这对夫妇以待我待路人待陌生小孩之道待这些动物,岂不是很完美,那我就又可以赞叹人性的光辉和伟大。可是这世上谁人能有如此的境界,凭什么要让他们来成全我想象的美好。事实才是现实,丑陋才真实。人无完人,我们都是活生生的。
d. 交流。夫妇一句英文不会,一直blabla的说着我听不懂的话。我打开离线词典和他们很困难地交流,夫妇俩没有小孩。当男人把两个食指并在一起的时候,我大概猜出了他是问我婚否或者是否一个人出来玩。把手悬空放到腰处,大概是问我有没有小孩。
e. 反应。我一直笑着,但脑子却在打转“感觉也是上了年纪的夫妻了,没有小孩,对我这么热情客气,该不会是要抓我去生娃吧。。。”这种想法说出来好像挺可笑,可是“现在天色渐晚、刚刚暴力施展、又结婚又小孩的,看我的眼神也怪怪的”,我决定撤。请原谅一个女性的小心,胆大不意味着要羊入虎口,而是因为我可以识别风险并及时应对。这个风险发生或不发生的概率相当,但是我觉得立马起身告辞还是必要的措施。假设事情不是我想的那样,那么我就是个地地道道的小人了,我吃人嘴不短,还把他们当成假想敌了。好在,假设是无意义的。
伊斯坦布尔景点
在走了几个城市之后,我可以肯定的说,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最最繁华热闹的城市,也是人口最多的。游人一拨又一拨,旅游业可谓蓬勃。伊斯坦布尔景点很集中,基本都在Sultanahmet区内。我每天都会兜到那个区,信誓旦旦地要看这看那,但是看到排队长龙就不想浪费生命地走开了。所以好多人都是一天拿下该区所有景点,我却花了三天也没完成,一点时间观念也没有。最后的最后,我都不好意思说我连博斯普鲁斯海峡都没去,但又怎样呢?哈哈哈。恢宏的伊斯兰建筑,很多出自建筑师希南之手。给几个关键词 ,攻略、介绍、图片网上大把大把的,我就不赘述了。
Sinan(建筑师米玛·希南) 苏雷曼尼亚清真寺 索菲亚大教堂 托普卡匹皇宫 博斯普鲁斯海峡 卡里耶博物馆 桥 伊斯坦布尔大学 王子岛
伊斯坦布尔有很多博物馆,花85TL办一张有效期三天的博物馆套票卡还是值得的(由于我的散漫和任性,很遗憾我错过了土耳其最大的考古博物馆和马赛克博物馆。6日离开时手中的博物馆卡还有利用价值,于是我把它送给了路上遇到的中国旅客)。我想重点介绍一下我有去的卡里耶博物馆和地毯博物馆。
卡里耶博物馆是个基督教教堂。特色是教堂墙上那些十三至十四世纪马赛克镶嵌画作,尤其是两个结合了伊斯兰对称美学的马赛克圆顶(一个是16门徒围绕着耶稣,一个是16天使围绕着圣母)。教堂逛过不少,那这种马赛克圆顶的确少见,堪称一绝。参观者多半是欧美中老年团体,一个亚洲面庞都搜寻不到。虽然名气不大,但绝对值得前往。我推荐。
另一个我喜欢的是托普卡匹皇宫附近的土耳其地毯博物馆,规模不大,让人意犹未尽。藏品基本出自15-17世纪东安纳托利亚,还有地毯图案的知识介绍。别走马观花的,整体与细节,这个博物馆绝对对得起你的时间,错过当遗憾。
托普卡匹皇宫里最赞的展览馆有两个:一是伊斯兰和欧洲钟表系列陈列馆(困于不允许拍照,我买了本介绍图册,结果一激动没注意误选了土耳其语版本,笑crying了,无奈之下后来在Kars随手送给了沙发主);二是古兰经文展览馆(仅从艺术角度,我都觉得阿拉伯书法和古兰经文手稿是一种美学。色彩清新,图案简洁,是我喜欢的风格,以至于我在藏馆里待了许久,连当地人都觉得不可思议,笑说从来没有人可以看这么久,况且我还不是阿拉信徒)。力荐!
我去之前看过好些游记,貌似大家对伊斯坦布尔都是“大爱”,很遗憾我对它的感情没有达到那样的程度,大概是盛名之累吧,大的旅游城市都难以让我感受到它的气息。不过近来看到广州陈姐的游记,她感受到的伊斯坦布尔是大不一样的。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
倒是愿意在叨一下伊斯坦布尔的一些小见闻:
a. 有种牛奶很好喝,1L才3TL,简直了,可以当开水喝,超市里有卖;
b. 糕点卖相好,但“中看不中吃” ,不可接受的甜腻,这是一个爱甜食的国度;
c. 土耳其茶,杯子比厦门大排档和啤酒的小杯子还小,一小杯确要加三勺白糖或两三块方糖,难道糖不要钱么!我只习惯喝不加糖的茶,味道和铁观音差不太多;
d. 也会遇到那种坏坏的小男孩,讲话带挑衅,姐姐我是不会跟他们一般见识的;
e. 在伊斯坦布尔遇到搭讪男真的不是个事,有的是想跟你做生意的,有的是想跟你喝茶聊天的,有的。。。谁知道要干嘛。不想搭理的时候就直接说NO好了,一点都不用客气。
跟Cagri Hotel说再见-10月6日
第一个贴面礼:Cagri Hotel的女服务生不会说英文,平日里见到大家都是点头微笑。恰逢10月4日是牲宰节第一日,我起了个早在大堂享用早餐,这姑娘迎面给了我爱的抱抱和贴面祝福#浓浓的小确幸#这是我在土国收获的第一个贴面礼,有亲近的感觉。
旅店经理:老头,干净得体,一脸慈祥。每天回旅店,有“看到巷口乘凉的家隔壁的爷爷就知道快到家了”的感觉。住店三天,其实交流不多的。但在我离店那天,老爷子帮了我大忙。我那令人懊丧的爆款背包,不仅频繁撞包,还很不争气地在土国拉链开裂。这样开口敞着挂在胸前实在不雅也不安全。可是牲宰节期间小商店手工艺者都不营业的,上哪儿去找修包师傅。一筹莫展之际,老板娘说经理是高人,可以请他帮忙。我带撒娇口吻向老爷子求助,老爷子戴上眼镜,接过包,认真研究起来,然后抬头对我笑笑,(老爷子的微笑我清晰记得,但我说不清楚那一刻get到的感觉,可能是温暖吧,像爷孙关系)告诉我他的修理方案。征得我的同意之后,默默地在柜台后做起了针线活。我回望了他好几眼,一个认真修包的老爷子,特别有爱特别美,心存感激。
旅店老板:离店那天下午老板一家才出现,我才弄明白老爷子只是聘用的经理。既不是亲戚,为什么会聘用一个老者当经理,我没好意思抛出这个问题,但我觉得老爷子是相当称职的。特别阳光幽默的一家三口,还邀请我跟他们一起去王子岛玩玩。好想说yes,可惜要赶下午的飞机,他们就送我到坐车的地方。
就这一下午的短暂接触,给足了我温存的回忆。让我四天三夜的伊斯坦布尔故事,多了熟悉的味道,人情味。暗暗定了主意,如果赶回伊斯坦布尔坐回程飞机那天有空闲,一定要再回来拜访他们。很遗憾,没有实现。
图片上传到马蜂窝了,就不搬运了
http://www.mafengwo.cn/i/3293030.html
伊斯坦布尔国际机场的邂逅-10月3日凌晨
时差六小时,落地伊斯坦布尔国际机场已是土耳其时间子时。这个踩线欧洲板块的国际机场,令人发指的没有覆盖WiFi,连行李推车都需要土耳其里拉1TL。没有网络我没法报平安没法联系房东,用不上推车我只能身前背后一小一大两个包,夹着无眠的脑袋和略亢奋的身躯找休息的地方,回想起来顿感画面太美。
我也不想到外面晃荡,安全起见,打算就在机场待到天明。怎么打发时间呢,找人聊天呗。目标落在不远处一张亚洲面孔上,打个招呼就聊起来,中国人,广州陈姐。俩人畅聊了几个小时,无处不共鸣。聊到如何争取父辈们的理解这个话题,陈姐表示她已经成功让父母接受了她现在的生活方式和状态,而我还在不断的安抚、试探、挣扎中。到底我们赋予了旅行什么意义,什么找寻自己、洗涤心灵这类文艺词组都是扯蛋,我觉得就是用一段时间转换生活场景,让自己多看见多听见,见得多了心就敞亮,就会明白“谁说人一定要拘泥于一种生活方式呢”。聊到累了,机场的萌娃也突然多了起来,像被打了强心剂一样一下子抖擞了,卖萌、抓拍,看哪家孩子最时尚,哪家孩子最调泼 #浓浓的小确幸#。陈姐等来了朋友,我等来了鱼肚白。说好了有缘再见,然后就分手了。
出了机场右拐,绿色的Garanti ATM(注:土耳其境内只有Garanti接受银联卡)可以用银联卡取TL。坐上奔驰机场大巴,速度至少80以上却非常平稳,沿途风景让人心安,原来坐机场大巴也可以是一种享受。
伊斯坦布尔街头-10月3日早晨
我拿着房东的地址在街头问路,也没问出所以然来,想来住所比较偏。一筹莫展时,问到了一位安保哥,他确定我能说英语后,一声“Go"就带我暴走了。地址真心不好找,他也是一路问,店家、老大爷、google地图,费了半天劲,才摸到房东的门。结果按铃不开,保洁员说没见到有人出门,安保哥断定我被骗了。沙发客首站不利,还有比这个更郁闷的吗?一身汗,我把包丢在路边坐下来喘气,安保哥背起我的包,一脸严肃的说“要是让我遇到这个人,我帮你打一顿”,我恨恨地说“不用,我自己上”。还是要有网络才行,索性去了internet cafe(冲浪半小时1.5TL),给家人发了平安信,给房东留言说明情况,还侥幸留下安保哥的电话希望事情能有转机。安保哥还是不放心,他直言了他的想法(不要轻易在伊斯坦布尔睡沙发,搞不好别人会对你一个女孩子下手)。当然,我觉得他是危言耸听,过于武断了,但初来乍到小心点总是好的。问了我的心理价位,安保哥带我走街串巷找旅店。最后的最后,我住进了Kocamustafapasa街的Cagri Hotel。因为不在旅游中心区所以更显安静,物价也更合理。5楼顶楼的一间独立带卫房间,wifi覆盖,窗外有海,早上有餐,60TL/天,就这样我的头三晚都在这里交代了。为了感谢,我请安保哥在旅店旁吃午饭。7TL俩人餐,是我在土国吃过的性价比最高的正餐了,味美!两份鹰嘴豆炒饭、一个大鸡块、一份番茄蘑菇拌酱、一杯饮料一杯酸奶,桌上的配菜泡椒无限供应。想不到安保哥是素食主义者,就着那瓶泡椒就能把饭全下到肚子里。我心里暗想,难道那一身肉都是虚胖吗?酸奶我抿了一口喝不惯,又一个想不到,保哥直接拿去喝完了它。好吧。。。饭后当然是喝红茶时间了,也是就近一个咖啡馆,人不多就坐下来聊聊。尽管安保哥英文不太好,但仍然可以无阻交流。他问我婚否(感觉是个土耳其人都会问,而且通常是第一个问题)、中国电子产品价格、物价水平、工资水平等等,我问了他土耳其警力、配枪、职权等等乱七八糟的问题,也是一个不错的茶话会。会后,他应我要求带我买公交卡,然后交代这交代那,我们也分手了。这是我在土耳其遇到的第一个好人。
而后一整个下午我就又启动走街模式,由于没有地图,全凭心情随便走,惊喜连连!不小心逛到艺术小店,第一眼便爱上了一副梦幻作画,以为16TL立即出手,买单时被纠正是60TL,愣了一秒后仍然果断拿下。没办法,谁叫我爱上了。误入Kucuk ayasofya cami(小索菲亚),没那么宏大辉煌,朴素淡雅之中也有惊艳。由于人还在倒时差,我没有去挤景点,在书店翻了会书,逛逛当地超市,喂喂老跟着我的老猫,逗逗过路的萌娃,一天就这样闲散的结束了。不急不急,人家有表,我有时间。
放我鸽子的房东终于出现了-10月3日晚上
接下来,该说说那位放我鸽子的房东了,就叫他GZ好了。当天晚上终于用微信联系上了他,他解释说夜班工作太累在家昏睡了一天没听到敲门声等等,对于我今天的状况表示很抱歉,为了弥补,他愿意当下到旅店接我。但我不乐意了,住宿钱已交,怎么地也得把今晚睡了。我就想说,要不明早退房后我再搬过去。但他又要出门办事还说有一个上海沙发客要住他那,他不能保证还有沙发席位给我,云云。这么几个回合后,我就觉得何必呢,又不是非要住你那,我花几个钱住这旅店也挺舒服的,也不用去揣测这个房东到底欢不欢迎我。结果呢,在我表示“要不算了吧”之后,GZ就开始对我说教了,大概意思是并不是每个人都有义务帮我的,不是每件事都会按照我想的实现,要妥协。说白了,就俩字,“任性”!我觉得没有解释的必要了,就很客气的结束了对话。说实话,当时我就很不爽了,明明是GZ失约在先,我无奈之下住进了旅店,凭什么他一句“我现在有空我来接你”就让那60TL打水漂呢。当然,如果我舍弃那60TL,换来在他家待三晚,他因为歉意特别待见我,这样的故事结局会不会更好?谁知道呢。不管是不是情绪在作怪,反正我那时候舍不得我的60TL。既然舍不得,我就不会选择其他。不过,不爽归不爽,他的总结倒也没错,我就是任性。用这么大篇幅来说GZ和这件事,并不表示他不好,从网站上数十位沙发客对他的评价来看,在他家的沙发经验基本都是愉快舒适的,不想在我这就有了这么一个插曲。或许,是我的问题。
请我吃烤肉的夫妇-10月4日下午
关于吃的记忆,印象最深的是我在路边被拦下请吃烤羊腿。事情是这样的:10月4日,生宰节的第一天(穆斯林的盛大节日,从这一天开始可以吃肉了,之前是持续了一个月的开斋节,所以人们会宰杀牲畜作为庆祝)。走了几个景点后,我又开始压马路。取道向海,看到路边一对中年夫妇坐在地上摆弄烧烤架子烤肉。走过之后我又好奇回头一瞥,就被热情的夫妇叫住一起吃肉。按以往,这种好事我岂会有片刻犹豫。但是那对夫妇应该是穷困的。对,穷困,至少在我看来是的。我很不好意思,连声谢绝,但那个妇女真的太热情,一直招手,让我觉得如果再拒绝会是种伤害(不过我自作多情也是有可能的)。我迟疑又抱歉地挪到她旁边坐下,看着他们忙碌。草地上铺着一张不大的野餐布,上面凌乱地放两三个不太干净的盛具。他们示意我坐到布上,我说没事的,他们还是把布拉扯到我屁股下。烤完的肉就扔到盛具里,他们撕了一块肉让我啃。没有卖相,黑,肉有点硬,不好啃,不难吃。我把下午刚入手的水果和吃食全部贡献出来,女人拿出一罐瓶装水简单冲洗就开吃了。气氛其实是有点奇怪的,我说不清楚(请允许我每次说不清楚的时候,列点表达)。
a. 面相。我们总说谁谁谁看起来很面善,平日里应该也遇不到几个面目狰狞或面露凶相的人吧。这夫妇二人,既不属于面善类,也不算凶相,但对眼一会儿心中总有点毛毛的,男人脑圆肤黑,女人略显凌厉。这个感觉很真实。
b. 分享。除了我,女人对路过的人都会喊几声一起吃;果然除了我,没有人停下脚步。不知道是节日所然,还是平日即如此,这就是所谓的“快乐地分享”吗?吃了一大半的时候,一个衣着不净脸有污渍的小男孩觊觎着肉,上前说了一两句讨要的话,女人没有多想,随手就给了他一块大块的,小男孩满意地走开了。这一幕打到了我,我当时觉得,这不是“帮助”“布施”,而是“分享”。
c. 驱逐。整个过程,一直都有好多野猫闻着味围过来,被扰烦了,男人女人就挥手赶一赶。有一只很可怜的瞅着我,我揪了一小块边肉丢给它,夫妇二人制止了我也把它赶走了。围过来的猫越来越多,一怒之下,男人捡起草地上的树枝或石块狠狠地朝它们砸过去,愤力驱逐。这一幕吓到我了,我感受到了暴力,也紧张也失落。在路上的人,总希望在旅途中看到的全是美好,如果这对夫妇以待我待路人待陌生小孩之道待这些动物,岂不是很完美,那我就又可以赞叹人性的光辉和伟大。可是这世上谁人能有如此的境界,凭什么要让他们来成全我想象的美好。事实才是现实,丑陋才真实。人无完人,我们都是活生生的。
d. 交流。夫妇一句英文不会,一直blabla的说着我听不懂的话。我打开离线词典和他们很困难地交流,夫妇俩没有小孩。当男人把两个食指并在一起的时候,我大概猜出了他是问我婚否或者是否一个人出来玩。把手悬空放到腰处,大概是问我有没有小孩。
e. 反应。我一直笑着,但脑子却在打转“感觉也是上了年纪的夫妻了,没有小孩,对我这么热情客气,该不会是要抓我去生娃吧。。。”这种想法说出来好像挺可笑,可是“现在天色渐晚、刚刚暴力施展、又结婚又小孩的,看我的眼神也怪怪的”,我决定撤。请原谅一个女性的小心,胆大不意味着要羊入虎口,而是因为我可以识别风险并及时应对。这个风险发生或不发生的概率相当,但是我觉得立马起身告辞还是必要的措施。假设事情不是我想的那样,那么我就是个地地道道的小人了,我吃人嘴不短,还把他们当成假想敌了。好在,假设是无意义的。
伊斯坦布尔景点
在走了几个城市之后,我可以肯定的说,伊斯坦布尔是土耳其最最繁华热闹的城市,也是人口最多的。游人一拨又一拨,旅游业可谓蓬勃。伊斯坦布尔景点很集中,基本都在Sultanahmet区内。我每天都会兜到那个区,信誓旦旦地要看这看那,但是看到排队长龙就不想浪费生命地走开了。所以好多人都是一天拿下该区所有景点,我却花了三天也没完成,一点时间观念也没有。最后的最后,我都不好意思说我连博斯普鲁斯海峡都没去,但又怎样呢?哈哈哈。恢宏的伊斯兰建筑,很多出自建筑师希南之手。给几个关键词 ,攻略、介绍、图片网上大把大把的,我就不赘述了。
Sinan(建筑师米玛·希南) 苏雷曼尼亚清真寺 索菲亚大教堂 托普卡匹皇宫 博斯普鲁斯海峡 卡里耶博物馆 桥 伊斯坦布尔大学 王子岛
伊斯坦布尔有很多博物馆,花85TL办一张有效期三天的博物馆套票卡还是值得的(由于我的散漫和任性,很遗憾我错过了土耳其最大的考古博物馆和马赛克博物馆。6日离开时手中的博物馆卡还有利用价值,于是我把它送给了路上遇到的中国旅客)。我想重点介绍一下我有去的卡里耶博物馆和地毯博物馆。
卡里耶博物馆是个基督教教堂。特色是教堂墙上那些十三至十四世纪马赛克镶嵌画作,尤其是两个结合了伊斯兰对称美学的马赛克圆顶(一个是16门徒围绕着耶稣,一个是16天使围绕着圣母)。教堂逛过不少,那这种马赛克圆顶的确少见,堪称一绝。参观者多半是欧美中老年团体,一个亚洲面庞都搜寻不到。虽然名气不大,但绝对值得前往。我推荐。
另一个我喜欢的是托普卡匹皇宫附近的土耳其地毯博物馆,规模不大,让人意犹未尽。藏品基本出自15-17世纪东安纳托利亚,还有地毯图案的知识介绍。别走马观花的,整体与细节,这个博物馆绝对对得起你的时间,错过当遗憾。
托普卡匹皇宫里最赞的展览馆有两个:一是伊斯兰和欧洲钟表系列陈列馆(困于不允许拍照,我买了本介绍图册,结果一激动没注意误选了土耳其语版本,笑crying了,无奈之下后来在Kars随手送给了沙发主);二是古兰经文展览馆(仅从艺术角度,我都觉得阿拉伯书法和古兰经文手稿是一种美学。色彩清新,图案简洁,是我喜欢的风格,以至于我在藏馆里待了许久,连当地人都觉得不可思议,笑说从来没有人可以看这么久,况且我还不是阿拉信徒)。力荐!
我去之前看过好些游记,貌似大家对伊斯坦布尔都是“大爱”,很遗憾我对它的感情没有达到那样的程度,大概是盛名之累吧,大的旅游城市都难以让我感受到它的气息。不过近来看到广州陈姐的游记,她感受到的伊斯坦布尔是大不一样的。哈姆雷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
倒是愿意在叨一下伊斯坦布尔的一些小见闻:
a. 有种牛奶很好喝,1L才3TL,简直了,可以当开水喝,超市里有卖;
b. 糕点卖相好,但“中看不中吃” ,不可接受的甜腻,这是一个爱甜食的国度;
c. 土耳其茶,杯子比厦门大排档和啤酒的小杯子还小,一小杯确要加三勺白糖或两三块方糖,难道糖不要钱么!我只习惯喝不加糖的茶,味道和铁观音差不太多;
d. 也会遇到那种坏坏的小男孩,讲话带挑衅,姐姐我是不会跟他们一般见识的;
e. 在伊斯坦布尔遇到搭讪男真的不是个事,有的是想跟你做生意的,有的是想跟你喝茶聊天的,有的。。。谁知道要干嘛。不想搭理的时候就直接说NO好了,一点都不用客气。
跟Cagri Hotel说再见-10月6日
第一个贴面礼:Cagri Hotel的女服务生不会说英文,平日里见到大家都是点头微笑。恰逢10月4日是牲宰节第一日,我起了个早在大堂享用早餐,这姑娘迎面给了我爱的抱抱和贴面祝福#浓浓的小确幸#这是我在土国收获的第一个贴面礼,有亲近的感觉。
旅店经理:老头,干净得体,一脸慈祥。每天回旅店,有“看到巷口乘凉的家隔壁的爷爷就知道快到家了”的感觉。住店三天,其实交流不多的。但在我离店那天,老爷子帮了我大忙。我那令人懊丧的爆款背包,不仅频繁撞包,还很不争气地在土国拉链开裂。这样开口敞着挂在胸前实在不雅也不安全。可是牲宰节期间小商店手工艺者都不营业的,上哪儿去找修包师傅。一筹莫展之际,老板娘说经理是高人,可以请他帮忙。我带撒娇口吻向老爷子求助,老爷子戴上眼镜,接过包,认真研究起来,然后抬头对我笑笑,(老爷子的微笑我清晰记得,但我说不清楚那一刻get到的感觉,可能是温暖吧,像爷孙关系)告诉我他的修理方案。征得我的同意之后,默默地在柜台后做起了针线活。我回望了他好几眼,一个认真修包的老爷子,特别有爱特别美,心存感激。
旅店老板:离店那天下午老板一家才出现,我才弄明白老爷子只是聘用的经理。既不是亲戚,为什么会聘用一个老者当经理,我没好意思抛出这个问题,但我觉得老爷子是相当称职的。特别阳光幽默的一家三口,还邀请我跟他们一起去王子岛玩玩。好想说yes,可惜要赶下午的飞机,他们就送我到坐车的地方。
就这一下午的短暂接触,给足了我温存的回忆。让我四天三夜的伊斯坦布尔故事,多了熟悉的味道,人情味。暗暗定了主意,如果赶回伊斯坦布尔坐回程飞机那天有空闲,一定要再回来拜访他们。很遗憾,没有实现。
图片上传到马蜂窝了,就不搬运了
http://www.mafengwo.cn/i/3293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