逝者 - 吴治社
他不是我们当地人,老家湖北黄石山区,当年是做女婿才过来的。他自己个子不是太高,但他的一双儿女都长得挺拔。他老婆好像因为家族遗传的原因,有轻微的癫痫。另外,家里还有一个80多的姥姥。
现在回想起来,他在我脑海最深的印象应该是一个种庄稼的好把士,人也很勤劳,也很愿意和人交流。他好像一直抄着他自己老家的方言,当时的我对他讲的大部分话都不太明白。
小时候,家里有一块地和他家是挨着的,自然有一些交集。每每春耕,两家都会爆发或大或小的矛盾,无非都是谁犁地过了界之类的。这块地一般拿来种棉花,每年他们家的棉花长的都是最好的。棉花收割繁忙的时候,我和弟弟也会去帮忙采收棉花。那会儿因为个子小,在茂盛的棉梗里,行走起来非常费劲。有的时候,爸妈采收完一垄,我们才到一半。棉梗地里也不乏各种各样的动物,野兔子,树蛙,很大的蚂蚱,当然还有让我胆战心惊的蛇。印象中,每次采购到挨着他们地的一垄时,妈妈都会抱怨我们的棉花被隔壁采掉了,不过很多时候我看着爸妈采着采着就过界了的情景……
挨着这块地,他们还有一块菜地。已经不记得是什么时候,他们最新开始在菜园里种又大又清脆的甜椒。这种甜椒特别清脆,也不辣,那个时候村里的人都拿来炒肉丝。那时候的农村,每家都不宽裕,一盘甜椒肉丝俨然一道硬菜,虽然里面肉丝的数量就像炒菜时不小心掉进去的头发丝一样。还记得每次家里炒甜椒肉丝,我和弟弟都会争吃最后一碗饭,因为可以就着肉丝的汤。有的时候在这块地里忙活完,父母都会跟他们买些甜椒,每每我都会采,可能我和他的交集大抵也仅限于此。
小时候的日子总是单纯,在村里读完小学,我就去镇里读书了,再后来到市里上高中。虽然两家的地一直挨着,但自从上初中后,在家的时间也少了。就算在家里,父母也很少再让我下地干活,所以和他之间基本上没有任何交集。再后来我去成都上大学,在家的时候更加寥寥无几。那是大三的一年,马上要放寒假了,我给家里例行打电话。在电话里,父亲告诉我他死了。说是农活忙完,村里有几个人坐着农用拖拉机组织去黄石打工。他坐着车厢的四周,因为路上颠簸,车速也快,一不小心他被颠下来,头先着地,撞着石头,当场过去了。虽然和他交集并不多,但听着这个消息,我还是在电话里一直重复“怎么会这样”……驾驶农用车的也是村里的人,出事后,他家去找司机家理论,据说最后还被司机一家打了一顿。
那年寒假回到家,我去二伯家拜年,顺道看看他家。虽然是过年期间,但他家里没有任何气氛。早上见他儿子端着稀饭,蹲在门口慢慢啜着。他家里的高龄姥姥坐在门口的椅子上,暖洋洋地晒着太阳。似乎过不过年,和她没有太大的关系。年过完,我又回到了学校。后来听说他老婆癫痫发作,不知道怎么也死了。他女儿也出嫁了,据说很少回来。他家的姥姥因为年事已高,后来被送到了乡里的老人院。可能是因为遗传的原因,他儿子也发了癫痫。有一次还把村里一个养殖户的鸭棚也烧了,然后就被送到了精神病院调养了一段时间。有的时候,我回家也能见到他,踩着一个28式的自行车每次都骑得飞快。有的时候我会叫他,他似乎也很正常得回应,但对话仅限于此。那种本来的熟悉,仿佛被什么东西隔开,让双方都不知道怎么再去交流。看着他踩着自行车消失的背影,我有一种时光交错的感觉。
现在回想起来,他在我脑海最深的印象应该是一个种庄稼的好把士,人也很勤劳,也很愿意和人交流。他好像一直抄着他自己老家的方言,当时的我对他讲的大部分话都不太明白。
小时候,家里有一块地和他家是挨着的,自然有一些交集。每每春耕,两家都会爆发或大或小的矛盾,无非都是谁犁地过了界之类的。这块地一般拿来种棉花,每年他们家的棉花长的都是最好的。棉花收割繁忙的时候,我和弟弟也会去帮忙采收棉花。那会儿因为个子小,在茂盛的棉梗里,行走起来非常费劲。有的时候,爸妈采收完一垄,我们才到一半。棉梗地里也不乏各种各样的动物,野兔子,树蛙,很大的蚂蚱,当然还有让我胆战心惊的蛇。印象中,每次采购到挨着他们地的一垄时,妈妈都会抱怨我们的棉花被隔壁采掉了,不过很多时候我看着爸妈采着采着就过界了的情景……
挨着这块地,他们还有一块菜地。已经不记得是什么时候,他们最新开始在菜园里种又大又清脆的甜椒。这种甜椒特别清脆,也不辣,那个时候村里的人都拿来炒肉丝。那时候的农村,每家都不宽裕,一盘甜椒肉丝俨然一道硬菜,虽然里面肉丝的数量就像炒菜时不小心掉进去的头发丝一样。还记得每次家里炒甜椒肉丝,我和弟弟都会争吃最后一碗饭,因为可以就着肉丝的汤。有的时候在这块地里忙活完,父母都会跟他们买些甜椒,每每我都会采,可能我和他的交集大抵也仅限于此。
小时候的日子总是单纯,在村里读完小学,我就去镇里读书了,再后来到市里上高中。虽然两家的地一直挨着,但自从上初中后,在家的时间也少了。就算在家里,父母也很少再让我下地干活,所以和他之间基本上没有任何交集。再后来我去成都上大学,在家的时候更加寥寥无几。那是大三的一年,马上要放寒假了,我给家里例行打电话。在电话里,父亲告诉我他死了。说是农活忙完,村里有几个人坐着农用拖拉机组织去黄石打工。他坐着车厢的四周,因为路上颠簸,车速也快,一不小心他被颠下来,头先着地,撞着石头,当场过去了。虽然和他交集并不多,但听着这个消息,我还是在电话里一直重复“怎么会这样”……驾驶农用车的也是村里的人,出事后,他家去找司机家理论,据说最后还被司机一家打了一顿。
那年寒假回到家,我去二伯家拜年,顺道看看他家。虽然是过年期间,但他家里没有任何气氛。早上见他儿子端着稀饭,蹲在门口慢慢啜着。他家里的高龄姥姥坐在门口的椅子上,暖洋洋地晒着太阳。似乎过不过年,和她没有太大的关系。年过完,我又回到了学校。后来听说他老婆癫痫发作,不知道怎么也死了。他女儿也出嫁了,据说很少回来。他家的姥姥因为年事已高,后来被送到了乡里的老人院。可能是因为遗传的原因,他儿子也发了癫痫。有一次还把村里一个养殖户的鸭棚也烧了,然后就被送到了精神病院调养了一段时间。有的时候,我回家也能见到他,踩着一个28式的自行车每次都骑得飞快。有的时候我会叫他,他似乎也很正常得回应,但对话仅限于此。那种本来的熟悉,仿佛被什么东西隔开,让双方都不知道怎么再去交流。看着他踩着自行车消失的背影,我有一种时光交错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