摇滚时代
张楚-向日葵
我听到的第一首摇滚大概是《一无所有》,是我堂哥唱的。他当时在本市师范学校上学,是我接触过的第一个“文学青年”。现在想来,他从我们那个贫瘠的文化稀少的小地方出去“深造”,接触到了比较多的文化,回来的时候很有才华横溢和喜欢思考人生的架势。其实他那时候也才18岁左右,我9岁的样子,看他似乎充满了激情的唱”可是你总是笑我,一无所有“。我不是特别能欣赏。
然而我就在那时不知不觉走进了我的一个时代。我开始了大量的阅读,所有我能找到的书,小说诗歌散文,红楼梦,红与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约翰克里斯朵夫,不知道谁写的“十七岁岁月”,甚至“舍己为人小英雄韩余娟”,很多很多。放学一到家就开收音机。用现在的话来讲,有一颗“理想主义”的种子,很顽固的落到了我的心里。我不知道是因为那个年代收音机里喜欢讲理想主义,还是我本身就是这样的“体质”,好像有些人专门招蚊子一样。关注人生,想要弄清人生的终极意义,关注民生,思考人性的丑陋和弱点,关注社会,怀抱着以天下公平为己任的理想。那个时候我的环境是多么的贫瘠啊,写作业有时候还要点煤油灯,周围的人操心的也就是地里的收成和能走关系进哪个工厂,周围的小伙伴似乎也很少能谈到一起。也许正是这样的贫瘠才更映照出思想的光亮,
我听到的第一首摇滚大概是《一无所有》,是我堂哥唱的。他当时在本市师范学校上学,是我接触过的第一个“文学青年”。现在想来,他从我们那个贫瘠的文化稀少的小地方出去“深造”,接触到了比较多的文化,回来的时候很有才华横溢和喜欢思考人生的架势。其实他那时候也才18岁左右,我9岁的样子,看他似乎充满了激情的唱”可是你总是笑我,一无所有“。我不是特别能欣赏。
然而我就在那时不知不觉走进了我的一个时代。我开始了大量的阅读,所有我能找到的书,小说诗歌散文,红楼梦,红与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约翰克里斯朵夫,不知道谁写的“十七岁岁月”,甚至“舍己为人小英雄韩余娟”,很多很多。放学一到家就开收音机。用现在的话来讲,有一颗“理想主义”的种子,很顽固的落到了我的心里。我不知道是因为那个年代收音机里喜欢讲理想主义,还是我本身就是这样的“体质”,好像有些人专门招蚊子一样。关注人生,想要弄清人生的终极意义,关注民生,思考人性的丑陋和弱点,关注社会,怀抱着以天下公平为己任的理想。那个时候我的环境是多么的贫瘠啊,写作业有时候还要点煤油灯,周围的人操心的也就是地里的收成和能走关系进哪个工厂,周围的小伙伴似乎也很少能谈到一起。也许正是这样的贫瘠才更映照出思想的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