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整理了李世民和他的男人们的故事
李世民生命中重要的男人们。
本文纯属KK我自己无聊写的,有不对请指正。
一、隋炀帝 杨广
杨广和李世民不仅仅是臣子,还是姻亲。
杨广的老爹是惧内的杨坚,杨坚的厉害皇后是独孤氏。独孤氏的姐姐是李渊的妈妈,所以,李渊和杨广是表兄弟。
即,李世民和自己的杨妃就是表哥表妹关系。
说起来就是寄人篱下的表哥撺掇了宗主(表妹家)的领土,然后把表妹抢到自己的后宫之中,生儿(生了两个儿子)育女,是出相爱相杀的话本。(当然如果没有其他妃子的话。 )
脑洞再开一下,隋唐初期独孤氏和长孙氏风骚数年,但各个皇帝后宫中还是些姓王、韦、萧的最有名。可见独孤家和长孙家只不过风光一阵而已,百年门阀大家才是水深啊。
二、太子
再说李世民和儿子的关系。
首先说太子。
其实也不光是皇帝李世民和太子李承乾。
所有年轻就称帝且命长的皇帝,太子都不得善终,
要么年轻立太子然后早夭(太多了,出生就是太子出生到几岁就病死了);
要么一辈子兢兢战战太子之位做到死,比如朱元璋的太子,皇帝老爹比太子儿子都命长;
要么就是熬不住又没个斤两去zao反,被老爹灭了的。比如这货和步步惊心里的那货。
其实,“李承乾”从名字上都看得出父亲对儿子的期望,作为又嫡又长 名字的含义和长度和其他的兄弟都不一样(叫李泰李恪李治李愔李佑…太宗大人 后面的儿子名字都是你随便起的吧!)
越是受皇帝宠爱的名正言顺的嫡长子,越是聪明不在正道上,而且没有人生阅历,经历过苦难的父王希望爱子健康成长,然后通常就长成了这种货,最后被(父兄弟妻权臣外戚)搞下来很正常。李世民不就是把太子哥哥搞下来了咩。
再就是王子恪。看书感觉是太宗最完美的儿子了,也是有些言情御用的美型悲情男主角。
王子恪,聪明机敏 最像太宗,母亲是隋炀帝杨广之女
王子泰,嫡出聪明 太宗最为偏爱,和同胞太子哥哥相争
王子治,嫡出善良 无治国才能
其实我也认为作为有前朝血统的王子恪不可能有机会立为太子。但,李治实在不是李世民属意的帝王之人。这时我无责任猜想,太宗是想过立李泰或者李恪的。事实上,晚年太宗用李恪试探过长孙无忌,说我看李恪这个小子像我,辅机啊 你说把李治换下来,李恪上好不好。
长孙无忌大忌。后来罗列了莫须有的罪名说李恪谋反把李恪杀了。之后李恪才得到平反。
可怜的恪儿 掬一把泪 嘤嘤嘤
三、长孙无忌(和其他功臣)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可以说是算半个发小,妹妹嫁给世民之后,两人更加亲近。
长孙无忌其人,是个腹黑伪纯良,特别能装。所以李建成他们只知道李世民手上有房玄龄杜如晦这种需要大家提防的智囊,却不知道还有一个长孙无忌。等到长孙无忌帮助李世民搞定玄武门之变的时候,也不知建成元吉有没有后悔。
早年太宗皇帝是很能hold住长孙无忌的,而且长孙妹妹又聪慧,长孙无忌伪纯良啊!
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长孙妹妹就对世民哥哥讲,陛下 你把我哥哥罢免了吧,免得以后外戚专权!
对于功臣哪能说罢免就罢免,还是这么识趣的发小功臣。抱着“哥不是这样的人,大唐初期,哥还需要你小子呢”的想法,长孙无忌一步步走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其实,晚年太宗皇帝不算能hold住长孙无忌的。
人的心都大了,该为自己的氏族谋后路。而当年情在那,我们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
李世民的子嗣悲剧,为什么立了李治,为什么李恪被杀,都是长孙无忌的缘故。(长孙无忌陷害了我们家李恪哥哥!!!)
李世民心知李治那个怂货肯定对付不了无忌弟弟。于是死前送给了儿子一个礼物。
那就是:徐——世——勣(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勣,即李绩)
长孙无忌是个有才能的人,他怕皇帝妒忌也好,他是书生路线也好。他从来没碰过兵权。
这让他安稳的活过了李世民时代,却活不过李治和武则天时代。
这个太宗为自己不成器的儿子备下的礼物就是兵马大元帅一般的李绩。
太宗深知自己的儿子是个什么样的葱,哪里hold住什么权臣,于是在晚年把李绩贬官。
太宗在弥留之际将儿子叫到自己身边说,等老子死后啊,你就把李绩那老小子接回来,他要是感恩与你便好,要是依然不屌你 你就立即把他杀了!!
后来这个李绩在一个重要的事情上起了作用,那就是立后!
话说李治某天和老臣们说,我要立武昭仪为后。
长孙大人说 万万不可陛下!一、这是乱伦;二、兀那女子出生卑贱。
你这老贼,怎么不在迎武媚娘回宫的时候说乱伦,不在升昭仪的时候说乱伦,而在立后的时候提起乱伦的事情!一个德行有亏的帝王如何坐稳王位!这是赤裸裸的威胁!!
李治对此一点办法也没有。
幸而这时,李绩出面轻飘飘的说“这是殿下的家事”挥一挥衣袖把长孙无忌他们带走了。
这就算是李绩给还情给小皇帝了。而这样的人,武媚娘不会白白放过不利用。
之后武媚娘加速了斗倒长孙无忌的步伐。她很聪明,她并没有怂恿言官在朝堂上上奏,而是私下里准备材料给老公汇报。哎 这是你舅舅 也是功臣,不好当那么多人给他没脸,可是夫主你看看,这证据确凿可怎么办!
没有正式流程,李治也对长孙无忌有隔阂,自然不会给长孙无忌堂堂正正辩驳的机会。这个优柔寡断的皇帝,就把长孙无忌贬了官,逐去外地。
这时候没了顾忌,娘娘大人出手了,派了两个口才特好的小伙儿,成天去找长孙无忌谈心,某天,一代权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的长孙无忌 自杀而亡。
嬢嬢威武,做了太宗能做而不想做的事。给太宗的故事画上句号。
其实我还想写魏征,这种n姓家奴,却和吕布完全不一样的待遇,虽说非正史里写魏征被李世民鞭尸了,但总归死的时候还是体面的,并且流芳千古。
其实也侧面说出,魏征这个人没有吕布有本事,n次易主都不会被其他谋士嫉妒。哎奉先啊。(扯远了)
四、太宗皇帝正经后宫演职人员表
长孙无忌的妹妹
杨广的老婆
杨广的女儿
李元吉的老婆
阴世师的女儿
噢!还有自发给他殉葬的徐贤妃
……
太宗皇帝吊吊哒
本文纯属KK我自己无聊写的,有不对请指正。
一、隋炀帝 杨广
杨广和李世民不仅仅是臣子,还是姻亲。
杨广的老爹是惧内的杨坚,杨坚的厉害皇后是独孤氏。独孤氏的姐姐是李渊的妈妈,所以,李渊和杨广是表兄弟。
即,李世民和自己的杨妃就是表哥表妹关系。
说起来就是寄人篱下的表哥撺掇了宗主(表妹家)的领土,然后把表妹抢到自己的后宫之中,生儿(生了两个儿子)育女,是出相爱相杀的话本。(当然如果没有其他妃子的话。 )
脑洞再开一下,隋唐初期独孤氏和长孙氏风骚数年,但各个皇帝后宫中还是些姓王、韦、萧的最有名。可见独孤家和长孙家只不过风光一阵而已,百年门阀大家才是水深啊。
二、太子
再说李世民和儿子的关系。
首先说太子。
其实也不光是皇帝李世民和太子李承乾。
所有年轻就称帝且命长的皇帝,太子都不得善终,
要么年轻立太子然后早夭(太多了,出生就是太子出生到几岁就病死了);
要么一辈子兢兢战战太子之位做到死,比如朱元璋的太子,皇帝老爹比太子儿子都命长;
要么就是熬不住又没个斤两去zao反,被老爹灭了的。比如这货和步步惊心里的那货。
其实,“李承乾”从名字上都看得出父亲对儿子的期望,作为又嫡又长 名字的含义和长度和其他的兄弟都不一样(叫李泰李恪李治李愔李佑…太宗大人 后面的儿子名字都是你随便起的吧!)
越是受皇帝宠爱的名正言顺的嫡长子,越是聪明不在正道上,而且没有人生阅历,经历过苦难的父王希望爱子健康成长,然后通常就长成了这种货,最后被(父兄弟妻权臣外戚)搞下来很正常。李世民不就是把太子哥哥搞下来了咩。
再就是王子恪。看书感觉是太宗最完美的儿子了,也是有些言情御用的美型悲情男主角。
王子恪,聪明机敏 最像太宗,母亲是隋炀帝杨广之女
王子泰,嫡出聪明 太宗最为偏爱,和同胞太子哥哥相争
王子治,嫡出善良 无治国才能
其实我也认为作为有前朝血统的王子恪不可能有机会立为太子。但,李治实在不是李世民属意的帝王之人。这时我无责任猜想,太宗是想过立李泰或者李恪的。事实上,晚年太宗用李恪试探过长孙无忌,说我看李恪这个小子像我,辅机啊 你说把李治换下来,李恪上好不好。
长孙无忌大忌。后来罗列了莫须有的罪名说李恪谋反把李恪杀了。之后李恪才得到平反。
可怜的恪儿 掬一把泪 嘤嘤嘤
三、长孙无忌(和其他功臣)
李世民和长孙无忌可以说是算半个发小,妹妹嫁给世民之后,两人更加亲近。
长孙无忌其人,是个腹黑伪纯良,特别能装。所以李建成他们只知道李世民手上有房玄龄杜如晦这种需要大家提防的智囊,却不知道还有一个长孙无忌。等到长孙无忌帮助李世民搞定玄武门之变的时候,也不知建成元吉有没有后悔。
早年太宗皇帝是很能hold住长孙无忌的,而且长孙妹妹又聪慧,长孙无忌伪纯良啊!
李世民当了皇帝之后,长孙妹妹就对世民哥哥讲,陛下 你把我哥哥罢免了吧,免得以后外戚专权!
对于功臣哪能说罢免就罢免,还是这么识趣的发小功臣。抱着“哥不是这样的人,大唐初期,哥还需要你小子呢”的想法,长孙无忌一步步走到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了。
其实,晚年太宗皇帝不算能hold住长孙无忌的。
人的心都大了,该为自己的氏族谋后路。而当年情在那,我们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
李世民的子嗣悲剧,为什么立了李治,为什么李恪被杀,都是长孙无忌的缘故。(长孙无忌陷害了我们家李恪哥哥!!!)
李世民心知李治那个怂货肯定对付不了无忌弟弟。于是死前送给了儿子一个礼物。
那就是:徐——世——勣(唐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世民讳改名为李勣,即李绩)
长孙无忌是个有才能的人,他怕皇帝妒忌也好,他是书生路线也好。他从来没碰过兵权。
这让他安稳的活过了李世民时代,却活不过李治和武则天时代。
这个太宗为自己不成器的儿子备下的礼物就是兵马大元帅一般的李绩。
太宗深知自己的儿子是个什么样的葱,哪里hold住什么权臣,于是在晚年把李绩贬官。
太宗在弥留之际将儿子叫到自己身边说,等老子死后啊,你就把李绩那老小子接回来,他要是感恩与你便好,要是依然不屌你 你就立即把他杀了!!
后来这个李绩在一个重要的事情上起了作用,那就是立后!
话说李治某天和老臣们说,我要立武昭仪为后。
长孙大人说 万万不可陛下!一、这是乱伦;二、兀那女子出生卑贱。
你这老贼,怎么不在迎武媚娘回宫的时候说乱伦,不在升昭仪的时候说乱伦,而在立后的时候提起乱伦的事情!一个德行有亏的帝王如何坐稳王位!这是赤裸裸的威胁!!
李治对此一点办法也没有。
幸而这时,李绩出面轻飘飘的说“这是殿下的家事”挥一挥衣袖把长孙无忌他们带走了。
这就算是李绩给还情给小皇帝了。而这样的人,武媚娘不会白白放过不利用。
之后武媚娘加速了斗倒长孙无忌的步伐。她很聪明,她并没有怂恿言官在朝堂上上奏,而是私下里准备材料给老公汇报。哎 这是你舅舅 也是功臣,不好当那么多人给他没脸,可是夫主你看看,这证据确凿可怎么办!
没有正式流程,李治也对长孙无忌有隔阂,自然不会给长孙无忌堂堂正正辩驳的机会。这个优柔寡断的皇帝,就把长孙无忌贬了官,逐去外地。
这时候没了顾忌,娘娘大人出手了,派了两个口才特好的小伙儿,成天去找长孙无忌谈心,某天,一代权臣,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首的长孙无忌 自杀而亡。
嬢嬢威武,做了太宗能做而不想做的事。给太宗的故事画上句号。
其实我还想写魏征,这种n姓家奴,却和吕布完全不一样的待遇,虽说非正史里写魏征被李世民鞭尸了,但总归死的时候还是体面的,并且流芳千古。
其实也侧面说出,魏征这个人没有吕布有本事,n次易主都不会被其他谋士嫉妒。哎奉先啊。(扯远了)
四、太宗皇帝正经后宫演职人员表
长孙无忌的妹妹
杨广的老婆
杨广的女儿
李元吉的老婆
阴世师的女儿
噢!还有自发给他殉葬的徐贤妃
……
太宗皇帝吊吊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