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了,老房子
最近一次回家,爸爸告诉我,村里的清真寺要拆掉重建。我闻言诧异,茫然问道:“那不是文物啊?”父亲告诉说:“民宗委考察过了,年代不够,算不上文物。”“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翚斯飞”,这颇具审美价值的古典建筑群落,是我们探寻人生之谜的一座地标性殿堂。这里有我们先辈热爱生命的激情,有我们背对凡俗的种种诱惑与上苍、与万物的诚挚交流。
那座礼拜寺建于清代中前期,雕梁画栋,勾心斗角,蔚为壮观。与风吹雨淋日晒虫蛀抗争了二百年,见证这个村子大多数家族的奋斗与苦难,兴盛与衰微后,终于要退出历史的舞台。它记述了无数人的一辈子,一块石头、一块瓦当就能看到无数人的一辈子,我能感受到他们的挣扎、犹豫、踌躇,他们所承受的压力、付出的努力,还有不肯放弃、不肯妥协的勇气。
而今它只存在于书页和画册中,我们只能从浮光掠影中去追寻那些先辈筚路蓝缕的脚步。虽不至于有向秀一样“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的悲慨,总难免生出“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遗憾。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都城,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于歌唱,时间上蛮不可信的变迁,由温雅的儿女佳话,到血流成河的杀戮。
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妻子林徽因以文艺化的笔法描写道,“我们因为探访古迹走过了许多路,在种种情形之下感慨到古今兴废。在草丛读碑碣,在砖堆中间偶然碰到菩萨的一只手一个微笑,都可以激起一些不平常的感觉来的。”老建筑会给人带来灵魂的安宁,会让浮躁的生命安息下来,在如水一样静谧中休养生息。因为,建筑是一种超越理性的文学性表达,它更容易走进入内心,引发我们尊重对深藏于人性里的敬畏之心,触动对灵魂的感应。
古人写“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的曲子,缅怀像孔子那样的儒家圣贤,吴王那样的称霸雄杰,楚庙那样的江山社稷,来印证世事沧桑,繁华如梦。但是我们如何去抚摸那个并不遥远的时代,无法走进他们的世界,恍如隔世;没有寄托物,他们所守护和体现的精神、风骨,已与时下的价值观相去甚远。
我们这座城市每一步都有典故,每一条街市,每一座宅屋都有一个刻骨铭心的故事,但是我们却被所谓圆形监狱风格的后现代建筑兀自刺激审美观。历史和个人生命一样,轻得不能承受,轻若鸿毛,轻如尘埃,它是明天就不复存在的东西。请在它还未被毁坏前,珍视它。
那座礼拜寺建于清代中前期,雕梁画栋,勾心斗角,蔚为壮观。与风吹雨淋日晒虫蛀抗争了二百年,见证这个村子大多数家族的奋斗与苦难,兴盛与衰微后,终于要退出历史的舞台。它记述了无数人的一辈子,一块石头、一块瓦当就能看到无数人的一辈子,我能感受到他们的挣扎、犹豫、踌躇,他们所承受的压力、付出的努力,还有不肯放弃、不肯妥协的勇气。
而今它只存在于书页和画册中,我们只能从浮光掠影中去追寻那些先辈筚路蓝缕的脚步。虽不至于有向秀一样“叹黍离之愍周兮,悲麦秀于殷墟”的悲慨,总难免生出“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的遗憾。无论哪一个巍峨的古都城,或一角倾颓的殿基的灵魂里,无形中都在诉说,乃至于歌唱,时间上蛮不可信的变迁,由温雅的儿女佳话,到血流成河的杀戮。
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妻子林徽因以文艺化的笔法描写道,“我们因为探访古迹走过了许多路,在种种情形之下感慨到古今兴废。在草丛读碑碣,在砖堆中间偶然碰到菩萨的一只手一个微笑,都可以激起一些不平常的感觉来的。”老建筑会给人带来灵魂的安宁,会让浮躁的生命安息下来,在如水一样静谧中休养生息。因为,建筑是一种超越理性的文学性表达,它更容易走进入内心,引发我们尊重对深藏于人性里的敬畏之心,触动对灵魂的感应。
古人写“孔林乔木,吴宫蔓草,楚庙寒鸦”的曲子,缅怀像孔子那样的儒家圣贤,吴王那样的称霸雄杰,楚庙那样的江山社稷,来印证世事沧桑,繁华如梦。但是我们如何去抚摸那个并不遥远的时代,无法走进他们的世界,恍如隔世;没有寄托物,他们所守护和体现的精神、风骨,已与时下的价值观相去甚远。
我们这座城市每一步都有典故,每一条街市,每一座宅屋都有一个刻骨铭心的故事,但是我们却被所谓圆形监狱风格的后现代建筑兀自刺激审美观。历史和个人生命一样,轻得不能承受,轻若鸿毛,轻如尘埃,它是明天就不复存在的东西。请在它还未被毁坏前,珍视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