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天化日的明信片
光天化日的明信片
/ 匡匡
我发誓文章起頭一定不再交待今秋獨游歐洲5囯16城30天這件事了。我確信全世界都在本人的大力張揚下早已知曉,並且集體默不作聲的目送我走,而後有點吃驚的看到我回——好多人,包括我自己,都做好了看我丟在那裏再也回不來的心理準備。
又恢復了一個星期看7張影碟3本書每天睡覺8小時的日子。但前晚夢中都還在向人問路。拖著一只拉杆箱,東走西顧,渾不覺苦。醒來又是惆悵得很,但又不至於任性下去就此患一陣子憂鬱症出來——那恐怕該是旅行聞所未聞的奢侈了。
在旅途中給自己的明信片,有張從海德堡寄出。卡片是在海德堡古城内選的,下山來設法破開大鈔換出零幣,而後在海德堡大學外的自動售販機買郵票(天知道還有自動販賣機不收紙幣),接著坐在麥儅勞裏寫收件人姓名地址,逐一檢查再三,投的時候則在中央車站外的郵筒——籌備程序如此複雜,叫本來一件小事變得鄭重到具有儀式感。
因爲正要趕一趟開往斯圖加特的火車,亦因當天一路上盤算的事皆得到兌現,處處順利得令人麻痹大意,只顧住沾沾自喜,便索性忘記了給卡片貼上郵票。待回頭重新想起這事,人已經坐在另一個城市的餐桌前,捶胸頓足,以爲這便是千古恨了。
誰知後來竟也收到了。儘管加蓋著欠費1歐的藍章,但總算稍稍更正了此前我對德國的種種坏印象。
這個國家的出人意表,不僅體現在與其傳説中肅穆嚴謹的民族性完全不相合衬的隨心所欲的鐵道系統,還體現在其國家郵政的詭譎神秘。你可能先從火車無故晚點突然更改站臺上吃點掉車誤事的大虧(本人一次掉車,三次幾乎掉車),做好一切都坏的思想準備,然後再著眼這意外的小恩小惠中,摸索到那麽一點平衡。甚至還要自責起來——怎麽你還好意思對德國抱著這樣大的偏見嗎?
但奉勸讀此文的人請勿模仿,千萬別鑽德國郵政的空子,萬一下次人家打算叫你花廉價票錢坐一等車,而把你的明信片寄去爪哇囯呢?
本來寄明信片這檔事,就不知由什麽人所發起,爲積攢幾只郵戳,徒然勞累旅途中自家的心神,還要殃及收信人的安寧,錢包尚且忽略不計。過程不一定能快樂,結局也未必能圓滿。
給家人寄的那些,成了近來一樁禍害,三天兩日都要親自打國際長途去查問:怎麽威尼斯那張還沒收到嗎?
被催的人不知道該去催誰,好像犯錯的是他們自己,唯唯諾諾,遭佈置了作業一樣,抽空惦記著要給我彙報:
告訴你收到明信片了啊。
……哪裏的?
羅馬的。但又被前臺的小姑娘意味深長地笑了一下。
……爲什麽意味深長啊?
可能沒想到我已經結婚了吧。
……我又祝你新婚快樂啦?沒吧?
有啊。
……啊?在羅馬又祝了?
嗯,你低估了自己三八的能力了。
……對不起,那我以後再也不祝了。
你是不是拿起明信片就想不起來說什麽好啊?
……嗯。給爸爸媽媽的永遠都祝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給我自己的每次也說一樣話。
一向以爲寫明信片應該自有八股。
不是不會感慨萬千,不是沒有感慨萬千,是不能夠把感慨的萬千托付給不信任的郵政系統和光天化日下的明信片。
爲了免除暴露對方生活、性情、交友類型及其它各项隐私這一憂慮,太深刻的感情,太怡悅的思緒,太豪華甚至太貼心的句子,都應該秘密寄托在褶曡的信箋裏。
2007年12月raku于匡匡の框
/ 匡匡
我发誓文章起頭一定不再交待今秋獨游歐洲5囯16城30天這件事了。我確信全世界都在本人的大力張揚下早已知曉,並且集體默不作聲的目送我走,而後有點吃驚的看到我回——好多人,包括我自己,都做好了看我丟在那裏再也回不來的心理準備。
又恢復了一個星期看7張影碟3本書每天睡覺8小時的日子。但前晚夢中都還在向人問路。拖著一只拉杆箱,東走西顧,渾不覺苦。醒來又是惆悵得很,但又不至於任性下去就此患一陣子憂鬱症出來——那恐怕該是旅行聞所未聞的奢侈了。
在旅途中給自己的明信片,有張從海德堡寄出。卡片是在海德堡古城内選的,下山來設法破開大鈔換出零幣,而後在海德堡大學外的自動售販機買郵票(天知道還有自動販賣機不收紙幣),接著坐在麥儅勞裏寫收件人姓名地址,逐一檢查再三,投的時候則在中央車站外的郵筒——籌備程序如此複雜,叫本來一件小事變得鄭重到具有儀式感。
因爲正要趕一趟開往斯圖加特的火車,亦因當天一路上盤算的事皆得到兌現,處處順利得令人麻痹大意,只顧住沾沾自喜,便索性忘記了給卡片貼上郵票。待回頭重新想起這事,人已經坐在另一個城市的餐桌前,捶胸頓足,以爲這便是千古恨了。
誰知後來竟也收到了。儘管加蓋著欠費1歐的藍章,但總算稍稍更正了此前我對德國的種種坏印象。
這個國家的出人意表,不僅體現在與其傳説中肅穆嚴謹的民族性完全不相合衬的隨心所欲的鐵道系統,還體現在其國家郵政的詭譎神秘。你可能先從火車無故晚點突然更改站臺上吃點掉車誤事的大虧(本人一次掉車,三次幾乎掉車),做好一切都坏的思想準備,然後再著眼這意外的小恩小惠中,摸索到那麽一點平衡。甚至還要自責起來——怎麽你還好意思對德國抱著這樣大的偏見嗎?
但奉勸讀此文的人請勿模仿,千萬別鑽德國郵政的空子,萬一下次人家打算叫你花廉價票錢坐一等車,而把你的明信片寄去爪哇囯呢?
本來寄明信片這檔事,就不知由什麽人所發起,爲積攢幾只郵戳,徒然勞累旅途中自家的心神,還要殃及收信人的安寧,錢包尚且忽略不計。過程不一定能快樂,結局也未必能圓滿。
給家人寄的那些,成了近來一樁禍害,三天兩日都要親自打國際長途去查問:怎麽威尼斯那張還沒收到嗎?
被催的人不知道該去催誰,好像犯錯的是他們自己,唯唯諾諾,遭佈置了作業一樣,抽空惦記著要給我彙報:
告訴你收到明信片了啊。
……哪裏的?
羅馬的。但又被前臺的小姑娘意味深長地笑了一下。
……爲什麽意味深長啊?
可能沒想到我已經結婚了吧。
……我又祝你新婚快樂啦?沒吧?
有啊。
……啊?在羅馬又祝了?
嗯,你低估了自己三八的能力了。
……對不起,那我以後再也不祝了。
你是不是拿起明信片就想不起來說什麽好啊?
……嗯。給爸爸媽媽的永遠都祝身體健康、萬事如意。給我自己的每次也說一樣話。
一向以爲寫明信片應該自有八股。
不是不會感慨萬千,不是沒有感慨萬千,是不能夠把感慨的萬千托付給不信任的郵政系統和光天化日下的明信片。
爲了免除暴露對方生活、性情、交友類型及其它各项隐私這一憂慮,太深刻的感情,太怡悅的思緒,太豪華甚至太貼心的句子,都應該秘密寄托在褶曡的信箋裏。
2007年12月raku于匡匡の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