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藓公园大峡谷
看了云南的一个峡谷照片,感到惊艳。交错的绚彩,使我感受到很大的冲击。我决定把它做出来,时间不限。
基本上我已经具备了看到心仪的美景,就能把它解构再创作出来的能力。但我觉得这也不算什么,任何一个人有心去做,都没有什么难以表达的。
虽然整体上看,做峡谷归根结底就是在土里挖一条深槽,是件轻而易举的事,但我在创作上还是花了一些时间。这也是创作的快乐之一,就是在一个个细节上磨洋工,享受过程,让周期变得不可预知。
首先在选材上,我有意用了构建峡谷两侧完全性状不同的材料,这可不好玩。因为在直径只有25厘米的圆缸里,峡谷的平均宽度只有3厘米,不同的材料离得如此之近,会让人一眼看去就会觉得很不协调,造成拼凑而成的感觉。
我在峡谷左边用了枯木,右边用了生物石,左黑右白,对比强烈。如果这是一个现代主义的作品,那不管什么颜色,只要能按照作者意识流动,随便混搭到短路,那就圆满完成。但我这是在还原自然,只怕没那么随意------现在就是这样的情境,违反自然逻辑,你也要把它们做得很像。
其实我在做这个峡谷之前,有段时间很擅长做苔藓浆。说到这里也许有人就明白了,为什么我敢用不同颜色质地的材料。是的,因为苔藓浆就像硅藻泥,不管什么立面,刷上几层都一个样,所以我才那么大胆。
我用黑金砂做固定木石底面和坡面的填充物,这砂很粗,加了水粘合性也不大好,但我既然选了它,就断然没有不战而逃的可能。峡谷从底到峰,左右平均高度大约是12厘米,至少需要叠两层材料才能体现断面的不规整性,并反过来支撑砂子垒起的高度。做断面需要耐力,因为砂子不粘,材料要不断修正角度方位才能牢靠,又不能违背审美原则和自然形态,所以微调来微调去,最后达到平衡稳定就是拿着缸子晃来晃去里面的山坡都不会崩塌。
大约两个月后,峡谷上下所有苔藓都已长成密林草甸,该拍张照去和原图PK下了!
基本上我已经具备了看到心仪的美景,就能把它解构再创作出来的能力。但我觉得这也不算什么,任何一个人有心去做,都没有什么难以表达的。
虽然整体上看,做峡谷归根结底就是在土里挖一条深槽,是件轻而易举的事,但我在创作上还是花了一些时间。这也是创作的快乐之一,就是在一个个细节上磨洋工,享受过程,让周期变得不可预知。
首先在选材上,我有意用了构建峡谷两侧完全性状不同的材料,这可不好玩。因为在直径只有25厘米的圆缸里,峡谷的平均宽度只有3厘米,不同的材料离得如此之近,会让人一眼看去就会觉得很不协调,造成拼凑而成的感觉。
我在峡谷左边用了枯木,右边用了生物石,左黑右白,对比强烈。如果这是一个现代主义的作品,那不管什么颜色,只要能按照作者意识流动,随便混搭到短路,那就圆满完成。但我这是在还原自然,只怕没那么随意------现在就是这样的情境,违反自然逻辑,你也要把它们做得很像。
其实我在做这个峡谷之前,有段时间很擅长做苔藓浆。说到这里也许有人就明白了,为什么我敢用不同颜色质地的材料。是的,因为苔藓浆就像硅藻泥,不管什么立面,刷上几层都一个样,所以我才那么大胆。
我用黑金砂做固定木石底面和坡面的填充物,这砂很粗,加了水粘合性也不大好,但我既然选了它,就断然没有不战而逃的可能。峡谷从底到峰,左右平均高度大约是12厘米,至少需要叠两层材料才能体现断面的不规整性,并反过来支撑砂子垒起的高度。做断面需要耐力,因为砂子不粘,材料要不断修正角度方位才能牢靠,又不能违背审美原则和自然形态,所以微调来微调去,最后达到平衡稳定就是拿着缸子晃来晃去里面的山坡都不会崩塌。
大约两个月后,峡谷上下所有苔藓都已长成密林草甸,该拍张照去和原图PK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