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
)介绍/福冈的实验电影与视频
首先,我需要在讲述福冈历史之前先描述实验电影。实验电影与普通电影有不同的目的,它们没有商业化、消费化和经济化,但有着探求新视野、新思想和新技术的表达和表现方式。电影院诞生于19世纪末期,它本身就是一个实验,但我们能在20世纪20到30年代间的艺术中找到实验电影的根本概念。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这些都是渴望打破艺术共有准则的运动。它们持续破坏又重组着传统艺术的标准。因此,不难想象那些艺术家并没有忽视新的引人注目的媒体。比方说,萨尔瓦多•达利、 马歇尔•杜尚、汉斯•李希特都在过去留下了令人难忘的电影。
另一方面,日本的许多实验电影和视频艺术家都出现在60年代。松本俊夫、Itakahiko Imura (Taka Imura), Nobuhiro Kawanaka, 伊奈新祐、山口胜弘……他们的电影和视频活动不仅仅是制作,还是艺术活动的一部分。他们的目的在于表现内在和外在情绪、意识形态和转换思考方式。而从1970年代到80年代,福冈的实验电影与视频有不少的个性特征。这与日本其他地方,如东京、京都、大阪等地都不尽相同。为什么福冈有这些不同的特性?为什么福冈会像是实验电影和视频的麦加圣地?
2)九州艺术工科大学的电影和视频
九州艺术工科大学(KID)是位于福冈南部大桥区的一所公立大学。1980年,该校邀请了日本最为著名且精细的实验电影制作者,松本俊夫执教。松本将许多学生培养成为了卓越的电影制作人,如伊藤高志、伊奈新祐、Masaru Ohashi及Yasuo Torikai。他们制作了日本电影史上极其重要的电影。
他们的电影中大部分都被称作“结构电影”,以数学理论将许多静止的画面排成一行,一帧一帧重新拍成电影胶片。放映电影时,电影胶片的顺序表现出一种奇妙而不可思议的时间和空间感。他们寻求技术和艺术途径,并迫切渴望将他们结合起来。直到1985年,许多实验电影作品都是由九州艺术工科大学的学生所创造的。这种情况只持续了5、6年,但他们的作品如今都得到了全球的关注。伊藤高志创作的《空间》就是由巴黎的蓬皮杜中心修改的。
3)电影制作者领域的展出和活动
电影制作者领域,又叫FMF,是一个实验电影制作人的组织。他们在福冈举办了多次展览。Yoshio Fukuma和Yasuko Miyata是FMF的主要成员和组织者(他们是一对夫妇)。FMF成立于1977年,至今已举办过114次展出。FMF的展览大体上都是实验电影和个人电影,给福冈和日本的电影制作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叫做“个人聚焦”的仅为3分钟的8毫米电影节,成就了许多电影制作者。这不是一个比赛而是对任何人开放的展览。不幸的是,Yoshio Fukuma已于2007年去世。现在由Yasuko Miyata和一些志愿者管理FMF。
4)福冈美国中心的展览和讲座
福冈美国中心是美国驻福冈领事馆(公共事务部)的一部分。在本职之外,他们还向福冈和九州的居民介绍美国文化。
从19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福冈美国中心多次放映美国的实验电影(在当时的世界里,实验电影的主流都来自美国)。
《午后的迷惘》 玛雅•黛伦
《狗星人》 斯坦•布雷克海格
《天蝎星升起》和《水的诡计》肯尼思•安格
《切尔西女郎》安迪•沃霍尔
《闪烁》托尼•康拉德
《触摸》保罗•夏里兹
《阿拉伯图饰》约翰•惠特尼
《波长》迈克尔•斯诺
《通往立陶宛的记忆》乔纳斯•麦卡斯
福冈美国中心在1980年代的放映至今仍影响着日本实验电影制作者。我们能找许多电影制作人对福冈美国中心的评论。
从1952年起,福冈市民就有着美丽的传统美国式建筑。但在1992年,福冈最重要的当代电影之地却由于土地的重新安排而被拆卸并移去了别的地方。
这对福冈是非常幸运的,在同样的时刻,同样的地区,这些都是多样的非凡机会潮流。
5)日本实验电影和视频制作者
松本俊夫出生于1932年,是一名日本电影导演与实验电影和视频艺术家。他的前卫电影视频对日本艺术界仍然有很大的影响。他在东京大学学习艺术史和艺术理论,毕业后开始为电视台制作纪录电影。
《西阵的纺织工》(Nishijin)是一部1961年拍摄的纪录片。但我认为与其说这是纪录片还不如说是实验电影。那些暗化的图象和非线形剪辑都不是为普通观众所准备的,而是为了自身的艺术表现手法。《石之歌》(Ishi no Uta),是1963年为电视节目制作的。这部电影是由一个重要的电视台TBS(东京广播公司)制作的。在这部作品中,松本以对摄影师欧内斯特•萨托(Earnest Sato)的静止照片重新构造和再创作来进行剪辑。在电影中,画面、时间、空间和音乐都不再是萨托的图象,而是松本的艺术与世界。TBS的领导对此并不接受,且解雇了这部传奇电影的制片人。因为这部电影太过前卫、政治化且难以理解。此后,松本再也不能在TBS制作电影。然而,克里斯•马克(Chris Marker) (《堤》的导演)对他的作品表示了高度赞扬并将其选入《电影手册》这一权威书籍中。米歇尔•梅尼尔(Michel Menil) (Kenji Mizoguchi的作者)同样赞扬了他的作品。而乔治斯•萨多尔(Georges Sadoul)(《电影通史》的作者)留下了这样的评价:“《石之歌》是世界上最前卫的电影之一” 。
松本拍摄了三部长片和40部短片,并出版过关于实验电影的几本书。他最卓越的作品是1970年大阪万国博览会上的多银幕放映。该作品被称为扩张的电影院,在大的多银幕上有多个投影仪和双重曝光。它们对许多后来万博会上的装置产生了影响。而我们同样可以找到许多松本关于视频表演、媒介和视频装置的作品。松本曾说过:“电影变得像电影一样就是它的局限性。它正在自己步向死亡。”今天,许多日本影像艺术家都以松本强烈前卫的风格为基础进行创作。
Takahiko Imura (Taka Imura)也许是最为世界知名的日本艺术家。他制作出版了大量视频、电影、DVD、CD-ROM、书籍、装置和表演。他的结构表现手法不仅仅是装置,还包括视频和电影。即使只有一个渠道有效,他的风格也不会改变。
Imura的结构式表现主要来自于电影作品。电影有画面,而每一个画面都跟下一个画面有些微的不同。画面按顺序延续,看起来都是相同的,但实际上却不一样。在电影里,运动和动作都是由这种不同表现出来的。Imura的这个概念思维成为了日本影像艺术中最特殊的特征。
Nobuhiro Kawanaka 是位电影和影像艺术家,他的作品都是很个人化的和独立的。这些方面表明他的作品不是我们常见的商业片、常规电影或电视剧,他的作品恰恰与这类影像产品完全不同。Kawanaka总是热衷记录日常景象、情况和环境。他随时带着相机,那才是真实和现实中的他。当我们欣赏他的电影和影像作品时,Kawanaka说这是“样片电影院”,我们可以与他有着同样的体验并分享他内心的想法。
伊奈新祐是日本最著名的影像艺术家和研究者。他曾在九州艺术工科大学学习,之后作为副教授与松本俊夫一道工作,现为京都精华大学教授。
他是日本影像艺术的先驱者和权威。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绝大多数艺术家采用16毫米电影胶片。而视频影像只用于商业和专业方面如电视台和产品宣传。伊奈新祐已经注意到利用新媒介的可能性,并通过影像技术将自己的作品提升为艺术。今天在他的作品里,影像、装置、行为常常具有技术和艺术的特征,或者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伊奈新祐出版过一些有关影像艺术和多媒体艺术的书籍,那些书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还作为制片人在今天的日本,尤其是对年轻一代产生影响。
伊藤高志也是一位著名的实验电影/影像艺术家。当他还是九州艺术工科大学的一位学生时,松本俊夫便应邀在他就读的学校作教授。“空间”是他艺术生涯中的第一部16毫米电影胶片作品。他拍摄了大量的黑白照片并自己冲印,然后将这些照片一帧一帧拍成电影。其中的大多数形象只是一个空空如也的体操馆,在这个体操馆里有一些放在画架上的画框(可能是素描画框),这些画架有间隔地布置成圆圈。在电影放映时,银幕的边框或是观众的视线逐渐靠近画架上的画框。然后银幕边框与画架上的画框重合,画框变成银幕边框。
这种变化的运动反复进行,许多观众感觉像是飞进银幕和电影的空间里。Ito通过对静片的“再摄像”和重构,来在视点上控制时间和空间。
首先,我需要在讲述福冈历史之前先描述实验电影。实验电影与普通电影有不同的目的,它们没有商业化、消费化和经济化,但有着探求新视野、新思想和新技术的表达和表现方式。电影院诞生于19世纪末期,它本身就是一个实验,但我们能在20世纪20到30年代间的艺术中找到实验电影的根本概念。达达主义、超现实主义、未来主义、表现主义,这些都是渴望打破艺术共有准则的运动。它们持续破坏又重组着传统艺术的标准。因此,不难想象那些艺术家并没有忽视新的引人注目的媒体。比方说,萨尔瓦多•达利、 马歇尔•杜尚、汉斯•李希特都在过去留下了令人难忘的电影。
另一方面,日本的许多实验电影和视频艺术家都出现在60年代。松本俊夫、Itakahiko Imura (Taka Imura), Nobuhiro Kawanaka, 伊奈新祐、山口胜弘……他们的电影和视频活动不仅仅是制作,还是艺术活动的一部分。他们的目的在于表现内在和外在情绪、意识形态和转换思考方式。而从1970年代到80年代,福冈的实验电影与视频有不少的个性特征。这与日本其他地方,如东京、京都、大阪等地都不尽相同。为什么福冈有这些不同的特性?为什么福冈会像是实验电影和视频的麦加圣地?
2)九州艺术工科大学的电影和视频
九州艺术工科大学(KID)是位于福冈南部大桥区的一所公立大学。1980年,该校邀请了日本最为著名且精细的实验电影制作者,松本俊夫执教。松本将许多学生培养成为了卓越的电影制作人,如伊藤高志、伊奈新祐、Masaru Ohashi及Yasuo Torikai。他们制作了日本电影史上极其重要的电影。
他们的电影中大部分都被称作“结构电影”,以数学理论将许多静止的画面排成一行,一帧一帧重新拍成电影胶片。放映电影时,电影胶片的顺序表现出一种奇妙而不可思议的时间和空间感。他们寻求技术和艺术途径,并迫切渴望将他们结合起来。直到1985年,许多实验电影作品都是由九州艺术工科大学的学生所创造的。这种情况只持续了5、6年,但他们的作品如今都得到了全球的关注。伊藤高志创作的《空间》就是由巴黎的蓬皮杜中心修改的。
3)电影制作者领域的展出和活动
电影制作者领域,又叫FMF,是一个实验电影制作人的组织。他们在福冈举办了多次展览。Yoshio Fukuma和Yasuko Miyata是FMF的主要成员和组织者(他们是一对夫妇)。FMF成立于1977年,至今已举办过114次展出。FMF的展览大体上都是实验电影和个人电影,给福冈和日本的电影制作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尤其是叫做“个人聚焦”的仅为3分钟的8毫米电影节,成就了许多电影制作者。这不是一个比赛而是对任何人开放的展览。不幸的是,Yoshio Fukuma已于2007年去世。现在由Yasuko Miyata和一些志愿者管理FMF。
4)福冈美国中心的展览和讲座
福冈美国中心是美国驻福冈领事馆(公共事务部)的一部分。在本职之外,他们还向福冈和九州的居民介绍美国文化。
从19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初,福冈美国中心多次放映美国的实验电影(在当时的世界里,实验电影的主流都来自美国)。
《午后的迷惘》 玛雅•黛伦
《狗星人》 斯坦•布雷克海格
《天蝎星升起》和《水的诡计》肯尼思•安格
《切尔西女郎》安迪•沃霍尔
《闪烁》托尼•康拉德
《触摸》保罗•夏里兹
《阿拉伯图饰》约翰•惠特尼
《波长》迈克尔•斯诺
《通往立陶宛的记忆》乔纳斯•麦卡斯
福冈美国中心在1980年代的放映至今仍影响着日本实验电影制作者。我们能找许多电影制作人对福冈美国中心的评论。
从1952年起,福冈市民就有着美丽的传统美国式建筑。但在1992年,福冈最重要的当代电影之地却由于土地的重新安排而被拆卸并移去了别的地方。
这对福冈是非常幸运的,在同样的时刻,同样的地区,这些都是多样的非凡机会潮流。
5)日本实验电影和视频制作者
松本俊夫出生于1932年,是一名日本电影导演与实验电影和视频艺术家。他的前卫电影视频对日本艺术界仍然有很大的影响。他在东京大学学习艺术史和艺术理论,毕业后开始为电视台制作纪录电影。
《西阵的纺织工》(Nishijin)是一部1961年拍摄的纪录片。但我认为与其说这是纪录片还不如说是实验电影。那些暗化的图象和非线形剪辑都不是为普通观众所准备的,而是为了自身的艺术表现手法。《石之歌》(Ishi no Uta),是1963年为电视节目制作的。这部电影是由一个重要的电视台TBS(东京广播公司)制作的。在这部作品中,松本以对摄影师欧内斯特•萨托(Earnest Sato)的静止照片重新构造和再创作来进行剪辑。在电影中,画面、时间、空间和音乐都不再是萨托的图象,而是松本的艺术与世界。TBS的领导对此并不接受,且解雇了这部传奇电影的制片人。因为这部电影太过前卫、政治化且难以理解。此后,松本再也不能在TBS制作电影。然而,克里斯•马克(Chris Marker) (《堤》的导演)对他的作品表示了高度赞扬并将其选入《电影手册》这一权威书籍中。米歇尔•梅尼尔(Michel Menil) (Kenji Mizoguchi的作者)同样赞扬了他的作品。而乔治斯•萨多尔(Georges Sadoul)(《电影通史》的作者)留下了这样的评价:“《石之歌》是世界上最前卫的电影之一” 。
松本拍摄了三部长片和40部短片,并出版过关于实验电影的几本书。他最卓越的作品是1970年大阪万国博览会上的多银幕放映。该作品被称为扩张的电影院,在大的多银幕上有多个投影仪和双重曝光。它们对许多后来万博会上的装置产生了影响。而我们同样可以找到许多松本关于视频表演、媒介和视频装置的作品。松本曾说过:“电影变得像电影一样就是它的局限性。它正在自己步向死亡。”今天,许多日本影像艺术家都以松本强烈前卫的风格为基础进行创作。
Takahiko Imura (Taka Imura)也许是最为世界知名的日本艺术家。他制作出版了大量视频、电影、DVD、CD-ROM、书籍、装置和表演。他的结构表现手法不仅仅是装置,还包括视频和电影。即使只有一个渠道有效,他的风格也不会改变。
Imura的结构式表现主要来自于电影作品。电影有画面,而每一个画面都跟下一个画面有些微的不同。画面按顺序延续,看起来都是相同的,但实际上却不一样。在电影里,运动和动作都是由这种不同表现出来的。Imura的这个概念思维成为了日本影像艺术中最特殊的特征。
Nobuhiro Kawanaka 是位电影和影像艺术家,他的作品都是很个人化的和独立的。这些方面表明他的作品不是我们常见的商业片、常规电影或电视剧,他的作品恰恰与这类影像产品完全不同。Kawanaka总是热衷记录日常景象、情况和环境。他随时带着相机,那才是真实和现实中的他。当我们欣赏他的电影和影像作品时,Kawanaka说这是“样片电影院”,我们可以与他有着同样的体验并分享他内心的想法。
伊奈新祐是日本最著名的影像艺术家和研究者。他曾在九州艺术工科大学学习,之后作为副教授与松本俊夫一道工作,现为京都精华大学教授。
他是日本影像艺术的先驱者和权威。20世纪70年代和80年代,绝大多数艺术家采用16毫米电影胶片。而视频影像只用于商业和专业方面如电视台和产品宣传。伊奈新祐已经注意到利用新媒介的可能性,并通过影像技术将自己的作品提升为艺术。今天在他的作品里,影像、装置、行为常常具有技术和艺术的特征,或者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伊奈新祐出版过一些有关影像艺术和多媒体艺术的书籍,那些书籍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还作为制片人在今天的日本,尤其是对年轻一代产生影响。
伊藤高志也是一位著名的实验电影/影像艺术家。当他还是九州艺术工科大学的一位学生时,松本俊夫便应邀在他就读的学校作教授。“空间”是他艺术生涯中的第一部16毫米电影胶片作品。他拍摄了大量的黑白照片并自己冲印,然后将这些照片一帧一帧拍成电影。其中的大多数形象只是一个空空如也的体操馆,在这个体操馆里有一些放在画架上的画框(可能是素描画框),这些画架有间隔地布置成圆圈。在电影放映时,银幕的边框或是观众的视线逐渐靠近画架上的画框。然后银幕边框与画架上的画框重合,画框变成银幕边框。
这种变化的运动反复进行,许多观众感觉像是飞进银幕和电影的空间里。Ito通过对静片的“再摄像”和重构,来在视点上控制时间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