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往事三 火宅
2nd 九月 2011, 09:25 上午 由 紫书
在最开始的时候,我还试图写成一个家族编年史,但是我发现我的精力已经受到牵扯,今天一天在外奔波,脑袋里无法系统化。只能以片言只语的记忆试图拼凑一个普通的家族往事。少年时期曾经被告诫过,不要过多的动用你的私人记忆来写作,你将很快空空如也。好在如今我早就放弃了一个所谓文学的梦想,更多的是想动笔来保留这些痕迹而已。
很多年前,大概是04年左右?王怡掀起了每个人的家乡都在沦陷的高潮,我身边的朋友一个个提笔写,我默默地翻看着,觉得无话可说,那时候家乡与我是10个小时的车程,只要我高兴,我可以立刻买上车票回到故里。我的故乡一直平静,如今也是如此。至亲亲人都在县城中,甚至于我家大院落了四栋房,是父亲他们四兄弟的宅子,每次有朋友来到我家,都不由地感觉到,你们真是个古老的家族。然而这些跟外婆家族的老宅子比较,他们都很稚嫩。现在想起来,其实故乡的沦陷从曹门里那场大火就已经开始了。
外婆家的老宅衰亡了,曹门里大宅一场大火将居住在里面的人们都烧散了。宅子已老,众人已大,之前蜗居在此处,一则是有老人不肯离宅,二则是现实的经济利益问题分割不清,结果一场大火烧得白茫茫真干净。那天清晨,父亲从外面救火回来,便告诉我,曹门里没有了。而就在前几个月,大外婆摆开90寿宴的流水席,整一条街上坐着都是陈家人,欢声笑语,如何就烧掉了?电线老化走火,赶紧吃饭吧,你要去上学。
我不甘心,下学后赶紧跑回外婆家,外婆家的大宅子跟曹门里还隔了两栋宅子,所幸无恙。那天大宅子里厅上厅下都挤满了人,都是曹门里的人和物,我走到厅上,天井处都被塞上了东西。外婆做饭给我吃,然后絮叨的说,多危险,还好几乎没有伤到人。对面大房表舅舅过来跟外婆说,云英婶婶,我想可能咱们这个老宅子也要检修下电路了。
曹门里的人很快都散落开来了,其实大部分人都是有宅基地的,也正好就此去搭建属于自己的屋子。十八鸟跟着她爸爸小叔叔搬走的时候,很得意地跟我说,我去我舅舅家住,我们家说要建房子了,以后我就有自己的房间了。
事实上,火烧之后,我跑到曹门里。才发现,平时觉得偌大的宅子,烧光了,也就那么几间逼仄的小屋,走进去都吓一跳,怎么其实那么小的?再回想一下,即使是这边的大宅子,外婆和两个舅舅家都只能在寨子里的三四间房间里住着,房间里除掉了床也就是衣柜梳妆台,光线昏暗,孩子们更没有活动的余地。这场火加速了家族的分崩离析。
那场火起来的时候,大舅舅已经搬离了老宅子,在山上要了块地皮,建了两层楼的小洋房。三个表哥,终于每个人都拥有了自己的房间。而更早一点,父亲和叔叔们已经建起了城镇里第一座私人住宅,供我们大家族住下,然而我始终喜欢外婆家的老宅子。父亲家族相比外婆家族是小族,又属于外迁户,所以老屋小的局促可以,姆妈说,你其实就是出生在哪里,平时都在外婆家吃饭玩耍,这个老屋,那么小,你也不喜欢,最多是晚上躺着睡睡觉而已。后来又跟随父亲到单位去居住,即使回去,我也是直奔外婆老宅,基本上忘记了自家老屋的存在。
外婆家族两座大宅子,就这样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随着曹门里的烧毁,老祖屋的人也开始感觉到安全的重要,他们都陆续的申请了宅基地往外迁出,余下来的不外乎是老人,害怕自己病痛给儿孙带来厄运,也不愿意离开这个他们也许有记忆以来就生存的老宅。这个宅子,地是用青砖铺了底,上面再有一层泥土的,木制架构,厅上屋梁上垂下来两盏低瓦数的电灯,要到逢年过节摆酒的时候才换上大瓦数的灯泡,有案台供着祖宗的牌位,有供桌上常年供着四时鲜果,冬暖夏凉。年轻人不喜欢这种垂垂老矣的气息,更不喜欢房间里透不进来光线,所以很自然能理解,我在搬进新家的时候,快活至极地在床上翻着筋斗。
而我的外婆们,外公们,老的舅舅舅妈们,他们仍然愿意守着这个宅子,只是因为他们已经老了,这个宅子是个安稳的壳,他们在其中心安气平。即使是我的外婆临终前,也是在我家跟姆妈说,我要回去。三个舅舅请人将竹床扎了将外婆放入老屋,日夜守护着,直到她老人家终于在这老屋里与外公的魂灵相逢。
在外婆去世的前几年,厅上厅下不超过20口人住着,我每次跨过门槛,就有一位租客婆婆警惕地伸头说,你是谁?你找谁? 我讶然失笑,我是这屋子的外孙女,我来看我外婆的。她于是就会嚷嚷,云英婆婆,说是你外孙女啊。外婆有些耳聋,我一边笑着摆手,一边自己提着东西往上走,她会好奇地跟着我一路走到外婆家厨房去,跟外婆搭讪,很少见啊,都不认识的,是大女的女儿么?是啊,在外面读书。那时候外公已经去世,外婆并不愿意受舅舅们供养,仍然要住在老宅子里,她的眼睛白内障,几次手术都无法解决,所以老屋给她安稳的保障。
她的脸总是笑成一朵花,好脾气地回答租客婆婆的疑问,然后张罗着给我端出来各色零食,弟弟被问及最近好不好的时候,就会说,好的很啊,你看,我都能抱起你来。我在厨房里,跟小时候一样,翻开碗柜,找她腌制的咸萝卜吃,她的食物总是比姆妈和爹爹做的更让我有食欲,嘴巴里塞的满满的,一边告诉她,恩,是姆妈让我提过来的鸭子,走吧走吧,今天晚上去我们家吃饭哦。姆妈在炖肉。
那个时候外婆是最幸福的吧,她并非如同租客婆婆一般,因为婆媳关系,无法容身才被迫住到此处,她有可爱的外孙,有长大了的外孙女,甚至还有女儿在家咕噜咕噜的熬制着她最爱吃的香菇鸡汤。
在最开始的时候,我还试图写成一个家族编年史,但是我发现我的精力已经受到牵扯,今天一天在外奔波,脑袋里无法系统化。只能以片言只语的记忆试图拼凑一个普通的家族往事。少年时期曾经被告诫过,不要过多的动用你的私人记忆来写作,你将很快空空如也。好在如今我早就放弃了一个所谓文学的梦想,更多的是想动笔来保留这些痕迹而已。
很多年前,大概是04年左右?王怡掀起了每个人的家乡都在沦陷的高潮,我身边的朋友一个个提笔写,我默默地翻看着,觉得无话可说,那时候家乡与我是10个小时的车程,只要我高兴,我可以立刻买上车票回到故里。我的故乡一直平静,如今也是如此。至亲亲人都在县城中,甚至于我家大院落了四栋房,是父亲他们四兄弟的宅子,每次有朋友来到我家,都不由地感觉到,你们真是个古老的家族。然而这些跟外婆家族的老宅子比较,他们都很稚嫩。现在想起来,其实故乡的沦陷从曹门里那场大火就已经开始了。
外婆家的老宅衰亡了,曹门里大宅一场大火将居住在里面的人们都烧散了。宅子已老,众人已大,之前蜗居在此处,一则是有老人不肯离宅,二则是现实的经济利益问题分割不清,结果一场大火烧得白茫茫真干净。那天清晨,父亲从外面救火回来,便告诉我,曹门里没有了。而就在前几个月,大外婆摆开90寿宴的流水席,整一条街上坐着都是陈家人,欢声笑语,如何就烧掉了?电线老化走火,赶紧吃饭吧,你要去上学。
我不甘心,下学后赶紧跑回外婆家,外婆家的大宅子跟曹门里还隔了两栋宅子,所幸无恙。那天大宅子里厅上厅下都挤满了人,都是曹门里的人和物,我走到厅上,天井处都被塞上了东西。外婆做饭给我吃,然后絮叨的说,多危险,还好几乎没有伤到人。对面大房表舅舅过来跟外婆说,云英婶婶,我想可能咱们这个老宅子也要检修下电路了。
曹门里的人很快都散落开来了,其实大部分人都是有宅基地的,也正好就此去搭建属于自己的屋子。十八鸟跟着她爸爸小叔叔搬走的时候,很得意地跟我说,我去我舅舅家住,我们家说要建房子了,以后我就有自己的房间了。
事实上,火烧之后,我跑到曹门里。才发现,平时觉得偌大的宅子,烧光了,也就那么几间逼仄的小屋,走进去都吓一跳,怎么其实那么小的?再回想一下,即使是这边的大宅子,外婆和两个舅舅家都只能在寨子里的三四间房间里住着,房间里除掉了床也就是衣柜梳妆台,光线昏暗,孩子们更没有活动的余地。这场火加速了家族的分崩离析。
那场火起来的时候,大舅舅已经搬离了老宅子,在山上要了块地皮,建了两层楼的小洋房。三个表哥,终于每个人都拥有了自己的房间。而更早一点,父亲和叔叔们已经建起了城镇里第一座私人住宅,供我们大家族住下,然而我始终喜欢外婆家的老宅子。父亲家族相比外婆家族是小族,又属于外迁户,所以老屋小的局促可以,姆妈说,你其实就是出生在哪里,平时都在外婆家吃饭玩耍,这个老屋,那么小,你也不喜欢,最多是晚上躺着睡睡觉而已。后来又跟随父亲到单位去居住,即使回去,我也是直奔外婆老宅,基本上忘记了自家老屋的存在。
外婆家族两座大宅子,就这样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随着曹门里的烧毁,老祖屋的人也开始感觉到安全的重要,他们都陆续的申请了宅基地往外迁出,余下来的不外乎是老人,害怕自己病痛给儿孙带来厄运,也不愿意离开这个他们也许有记忆以来就生存的老宅。这个宅子,地是用青砖铺了底,上面再有一层泥土的,木制架构,厅上屋梁上垂下来两盏低瓦数的电灯,要到逢年过节摆酒的时候才换上大瓦数的灯泡,有案台供着祖宗的牌位,有供桌上常年供着四时鲜果,冬暖夏凉。年轻人不喜欢这种垂垂老矣的气息,更不喜欢房间里透不进来光线,所以很自然能理解,我在搬进新家的时候,快活至极地在床上翻着筋斗。
而我的外婆们,外公们,老的舅舅舅妈们,他们仍然愿意守着这个宅子,只是因为他们已经老了,这个宅子是个安稳的壳,他们在其中心安气平。即使是我的外婆临终前,也是在我家跟姆妈说,我要回去。三个舅舅请人将竹床扎了将外婆放入老屋,日夜守护着,直到她老人家终于在这老屋里与外公的魂灵相逢。
在外婆去世的前几年,厅上厅下不超过20口人住着,我每次跨过门槛,就有一位租客婆婆警惕地伸头说,你是谁?你找谁? 我讶然失笑,我是这屋子的外孙女,我来看我外婆的。她于是就会嚷嚷,云英婆婆,说是你外孙女啊。外婆有些耳聋,我一边笑着摆手,一边自己提着东西往上走,她会好奇地跟着我一路走到外婆家厨房去,跟外婆搭讪,很少见啊,都不认识的,是大女的女儿么?是啊,在外面读书。那时候外公已经去世,外婆并不愿意受舅舅们供养,仍然要住在老宅子里,她的眼睛白内障,几次手术都无法解决,所以老屋给她安稳的保障。
她的脸总是笑成一朵花,好脾气地回答租客婆婆的疑问,然后张罗着给我端出来各色零食,弟弟被问及最近好不好的时候,就会说,好的很啊,你看,我都能抱起你来。我在厨房里,跟小时候一样,翻开碗柜,找她腌制的咸萝卜吃,她的食物总是比姆妈和爹爹做的更让我有食欲,嘴巴里塞的满满的,一边告诉她,恩,是姆妈让我提过来的鸭子,走吧走吧,今天晚上去我们家吃饭哦。姆妈在炖肉。
那个时候外婆是最幸福的吧,她并非如同租客婆婆一般,因为婆媳关系,无法容身才被迫住到此处,她有可爱的外孙,有长大了的外孙女,甚至还有女儿在家咕噜咕噜的熬制着她最爱吃的香菇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