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喜爱的古诗词-《冬夜读书示子聿》
![]() |
《冬夜读书示子聿》
南宋 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
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
绝知此事要躬行。
诗文大意:
古人学习知识是不遗余力的,终身为之奋斗,往往是年轻时开始努力,到老年才取得成功。
从书本上得到的知识终归是浅薄的,要真正理解书中的深刻道理,必须亲身去实践,方能学有所成。
诗词背景:
南宋著名诗人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陆游出身官宦家庭,十余岁就熟读了陶潜、王维、岑参和李白的诗篇,有“我生学语即耽书,万卷纵横眼欲枯”的好学精神,12岁便能诗文,有“小李白”之称。陆游生有七子,子聿是他最小的儿子。
在宋宁宗家庆五年,即1199年的年底,冬夜寒风肆虐,陆游沉醉书房,静寂的夜里,他抑制不住心头奔腾跳跃的情感,毅然挥就了8首《冬夜读书示子聿》的诗,满怀深情地送给儿子,这是流传千古的第3首。整首诗虽只有短短的4句,但读起来琅琅上口,且意境深远,使人回味无穷。
诗词鉴赏:
这是一首非常有名的诗,也是一首教子诗,是要告诉自己最喜欢的小儿子学习的道理。
首句“古人学问无遗力”是对古人刻苦做学问精神的赞扬。“遗”,即保留,“无遗力”,是毫无保留、全力以赴。次句“少壮功夫老始成”是说做学问的艰难。只有从少年开始,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打好扎实基础,并经过几十年的努力,最后才能有所成就。否则只能是“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这是以古人刻苦学习的精神及做学问的艰难来告诫自己的儿子:做学问、做事情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
后两句“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诗人更进一步指出实践经验的重要性。“纸上得来”,指的是书本知识。“绝知此事”,指的是真正把握事物的底蕴。“躬行”,就是指亲自去实践,眼见为实。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做学知识,固然很重要,但仅此还不够,因为那只是书本知识,书本知识是前人实践经验的总结,不能纸上谈兵,要“亲身躬行”,就是自己要实际的去验证。一个既有书本知识,不死读书,又有实践经验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这首诗以思想和哲理取胜,使我们在理性的思辨中受到教益。诗人在书本与实践的关系上,强调了实践的重要性,这种独到的见解,即使在科技日新月异的现代,仍然具有较强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冬夜读书示子聿》通过写陆游对儿子子聿的教育,告诉人们做学问一定要有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精神。一个既有书本知识,又有实践精神的人,才是真正有学问的人。
上外附小 五(4)班 王哲
http://www.douban.com/note/469053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