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公里的跑步其实并不难
人生第一个十公里是一周前,10.1公里,一个小时十二分又二十三秒。约七分钟每公里的速度,对于一个专业慢跑运动员来说,可能只是一个随便跑跑的成绩,但我是真得是很认真得跑完了这十公里,而一年多前,从来都没有想过自己能跑这么远,以后甚至会更远。
最一开始打算跑步是在大学的时候,那时候准备考BEC高级,为了严格执行每日的学习计划,起床时间一下从七点半调整到了六点半。最一开始的时候很困难,冬天的宿舍特别阴冷,而被窝又是异常得温暖而舒适,咬着牙坚持了几天,十来天以后,到点就自然醒已成为一种习惯,再也不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了。由于白天一整天的集中学习比较累人,晚上实在是怎么也没有兴致学下去,就总会去操场边一个人走走,然后有一天就开始跑了起来。
跑起来的世界,特别的美好。
一开始只是三五圈,气喘吁吁,却渐渐得开始能跑七八圈,甚至十来圈。特别享受跑起来的时候,脑袋近似放空的感觉,虽然脑海中依然会浮现各种层出不穷的画面,心灵却伴着有力的心跳,有了从未有过的平静感。跑起来的世界,是你自己的,不断给自己加油,不断得坚持,随着里程数的增多,身体也越来越强健。
大学那时候特别喜欢耳朵里放上sum 41的摇滚乐,即使平时鲜少听这类音乐,跑步的时候,倒是一股强有力的助力,让你听不到自己沉重的呼吸,只是一直跑着跑着,感受着摇滚的节奏。晚上的操场上也会有很多情侣抱在一起,不管天多么冷,小树下,角落里,总是相偎相依,成了一道风景。跑累了,停下来,把音乐换成陈绮贞,慢慢得走上几圈晃一晃,天气好的时候,也会就操场中央就地一躺,抬头看看天上的云和月亮,总有微风习习吹来,一个人,却舒心而安静。
后来暑假搬到学校外面租了个房,夏天的时候,即使40多度的天,也忍不住要去小区后面的河畔一带跑上几圈,每次跑完都神清气爽,一整天由于燥热而带来的萎靡都一扫而光。
再后来,就毕业了。住进了市区的公寓,空气污染过于严重,加上物业有附带的免费健身房,便开始了跑步机的里程。往往一周也就是去跑一次。并没有想要跑多么远,就想跑着,总是想着要去跑一跑罢了。那段时间,每次也就是五公里或者三四公里,最远的一次跑了六公里多,已经对自己刮目相看。
接着就工作了,工作以后,就很少有时间和心情去跑步了,但自己还是会努力坚持着去跑一跑。频率和时间瞬间下降,有时候,拖着拖着半个月就过去了。
真正开始跑步,其实是上个月辞职以来。
辞职的时候,不知道自己辞职以后到底要干嘛,就想着,先去跑步好了。
于是,抛弃健身房,来到玄武湖边,开始了室外的第一次真正路跑。很难形容这是一种怎样的感觉,我想,没有真正跑过步或者并不喜欢跑步的人是永远无法感受到的。浑身的细胞仿佛都充满了活力,大口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维持着固有的速度,一口气就跑了七公里多。
尝到了里程数带来的甜头后,第二次就跑到了八公里,第三次就想着冲刺一下九公里,咬咬牙,居然完成了十公里。强烈的喜悦和成就感一瞬间就炸开,战胜了自己。
十公里,可以说是真正开始跑步的一个里程碑,起点线,而十公里,对常人来说,简直就是要夺命的数字。其实,真得没有那么难。我也只是一直在坚持着,从随便跑跑,单纯喜欢跑步的感觉,一步步积累,一不小心,便跑到了现在的十公里。
跑步这件事,和早起某种程度上也是一样的。一开始觉得比登天都难,难,难。一旦你一咬牙,开始了,时间长了,也就成了习惯。于是,早起的开始享受每一天更早的阳光,拥有更积极向上的心态,开始跑步的,便踏上一条寻找自我,感受自我,强健自我的道路。
年轻人,都跑起来吧。
只要你跑起来,你就会懂了。
最一开始打算跑步是在大学的时候,那时候准备考BEC高级,为了严格执行每日的学习计划,起床时间一下从七点半调整到了六点半。最一开始的时候很困难,冬天的宿舍特别阴冷,而被窝又是异常得温暖而舒适,咬着牙坚持了几天,十来天以后,到点就自然醒已成为一种习惯,再也不是一件多么难的事情了。由于白天一整天的集中学习比较累人,晚上实在是怎么也没有兴致学下去,就总会去操场边一个人走走,然后有一天就开始跑了起来。
跑起来的世界,特别的美好。
一开始只是三五圈,气喘吁吁,却渐渐得开始能跑七八圈,甚至十来圈。特别享受跑起来的时候,脑袋近似放空的感觉,虽然脑海中依然会浮现各种层出不穷的画面,心灵却伴着有力的心跳,有了从未有过的平静感。跑起来的世界,是你自己的,不断给自己加油,不断得坚持,随着里程数的增多,身体也越来越强健。
大学那时候特别喜欢耳朵里放上sum 41的摇滚乐,即使平时鲜少听这类音乐,跑步的时候,倒是一股强有力的助力,让你听不到自己沉重的呼吸,只是一直跑着跑着,感受着摇滚的节奏。晚上的操场上也会有很多情侣抱在一起,不管天多么冷,小树下,角落里,总是相偎相依,成了一道风景。跑累了,停下来,把音乐换成陈绮贞,慢慢得走上几圈晃一晃,天气好的时候,也会就操场中央就地一躺,抬头看看天上的云和月亮,总有微风习习吹来,一个人,却舒心而安静。
后来暑假搬到学校外面租了个房,夏天的时候,即使40多度的天,也忍不住要去小区后面的河畔一带跑上几圈,每次跑完都神清气爽,一整天由于燥热而带来的萎靡都一扫而光。
再后来,就毕业了。住进了市区的公寓,空气污染过于严重,加上物业有附带的免费健身房,便开始了跑步机的里程。往往一周也就是去跑一次。并没有想要跑多么远,就想跑着,总是想着要去跑一跑罢了。那段时间,每次也就是五公里或者三四公里,最远的一次跑了六公里多,已经对自己刮目相看。
接着就工作了,工作以后,就很少有时间和心情去跑步了,但自己还是会努力坚持着去跑一跑。频率和时间瞬间下降,有时候,拖着拖着半个月就过去了。
真正开始跑步,其实是上个月辞职以来。
辞职的时候,不知道自己辞职以后到底要干嘛,就想着,先去跑步好了。
于是,抛弃健身房,来到玄武湖边,开始了室外的第一次真正路跑。很难形容这是一种怎样的感觉,我想,没有真正跑过步或者并不喜欢跑步的人是永远无法感受到的。浑身的细胞仿佛都充满了活力,大口呼吸着新鲜的空气,维持着固有的速度,一口气就跑了七公里多。
尝到了里程数带来的甜头后,第二次就跑到了八公里,第三次就想着冲刺一下九公里,咬咬牙,居然完成了十公里。强烈的喜悦和成就感一瞬间就炸开,战胜了自己。
十公里,可以说是真正开始跑步的一个里程碑,起点线,而十公里,对常人来说,简直就是要夺命的数字。其实,真得没有那么难。我也只是一直在坚持着,从随便跑跑,单纯喜欢跑步的感觉,一步步积累,一不小心,便跑到了现在的十公里。
跑步这件事,和早起某种程度上也是一样的。一开始觉得比登天都难,难,难。一旦你一咬牙,开始了,时间长了,也就成了习惯。于是,早起的开始享受每一天更早的阳光,拥有更积极向上的心态,开始跑步的,便踏上一条寻找自我,感受自我,强健自我的道路。
年轻人,都跑起来吧。
只要你跑起来,你就会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