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思维能力和方法
科学研究的思维能力和方法——从打开科学大门钥匙的数学开始,用的是缜密周详而严谨的逻辑推理(演绎,归纳,溯因,类比)从最根本的代数和几何研究开始,逐步迈向皇后级别的数论,用这个方法专研所有科学和哲学也不错。牛顿,爱因斯坦等人都是运用这种方法建立体系。 数学解题与数学发现一样,通常都是在通过类比、归纳等探测性方法进行探测的基础上,获得对有关问题的结论或解决方法的猜想,然后再用演绎推理,溯因法等设法证明或否定猜想,进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类比、归纳是获得猜想的两个重要的方法(但正让位于演绎) ♣ 爱因斯坦说:理论家的工作可分成两步,首先是发现公理(可能是他通过读《几何原本》得到的启发),其次是从公理推出结论。哪一步更难些呢?如果科研人员在学生时代已经得到很好的基本理论、逻辑推理和数学的训练,那么,他走第二步时,只要有“相当勤奋和聪明,就一定能够成功”。至于第一步,如何找出演绎出发点的公理,则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这是需要想象力和精通的数学能力,和哲学思维的启发)。这里没有一般的方法,“科学家必须在庞杂的经验事实中间抓住某些可用精密公式来表示的普遍特性,由此探求自然界的普遍原理”,请注意“经验事实”这几个字,它们表明了爱因斯坦方法论中的主流是唯物主义。公理必须来自客观实际,而不能主观臆造,否则就有陷进唯心主义泥潭的危险。爱因斯坦还说:“适用于科学幼年时代以归纳为主的方法,正让位于探索性的演绎法”。爱因斯坦的方法既然主要是演绎的,所以他特别强调思维的作用,尤其是想象力的作用,数学才能,这是演绎法所必不可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