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声》——且听风吟!(凹成了习惯之后。。。。。)
昨夜心血来潮,去影院看了《风声》,看罢由衷额向哪些曾经奋斗在隐蔽战线上的先驱们致敬!整部影片让人有种唏嘘不已的感觉,老鬼OR老枪,牺牲小我,完成大我!在建国60周年这样的日子里,缅怀下故人,还是很有意义的。本着比较为先的原则,连夜找了小说版来翻阅,(发现本人总是在观赏不同艺术形式的同一作品:糖果是电影VS话剧;我不怕是电影VS话剧;1977亦是电影VS话剧;无人生还是小说VS电影VS话剧;蜗居是小说VS话剧;疯狂的疯狂是电影VS话剧。。。。。。。这次的风声就是小说VS电影。。。。。。莫非鄙人有比较的癖好。。。。。。)麦家的作品先前就知道《暗算》系列,不知是柳云龙得演绎捧红了麦家,还是麦家的小说促成了柳云龙的走红,的确是难得一见的佳作,实为双盈的美事!
此前,看铺天盖地的娱乐新闻,知道早有了小说版、话剧版,如今就来了电影版。罗列了下演员表:周迅——此女偶一直不太DJ、李冰冰——且听风吟了、张涵予——谷子地GG、王志文——老戏骨了、英达——知名的快嘴、苏有朋——五阿哥转型了、黄晓明——挑战鬼子也要有勇气的。。。。。。导 演:陈国富 高群书 ·出品人:王中军 任仲伦 万克 ·制片人:王中磊 ·原 著:麦 家 ·编 剧:陈国富 ·造型指导:叶锦添。据说先前首映的时候,还特地压了30分钟的镜头未放,让观众自己揣测,这个对于悬疑题材的影片来说,自然是一大卖点,影片在老鬼和武田的会面作为节点!嘎然而止,观众们心中迷雾重重:老鬼究竟是谁?情报最终已何种方式传出?主人公的命运该当如何?。。。。。。据说该剧的改编出自麦家之手,作者亲自改编小说为电影脚本,本身在逻辑和结构上的把控肯定不容有失。但因为偶看了小说版,知道其实该剧中分为三部分:东风、西风、静风,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起这个名字,自然有深意在其中,当时尚处于国民革命战争时期,国共有相同的敌人——日本法西斯,时局动荡——国民党内部的军统、中统也是屡屡勾心斗角,汪伪政府刚上台——暗杀者趋之若鹜,任何的风吹草动,都有可能会导致满盘皆输,单方的对峙从这里开始。。。。。。
剧中的人物可以说是对小说人物的分拆组合,甚至连老鬼也来个易主,更增添了原著没有的老枪,可能是为了双保险吧,事实也正是如此,先前看海报已经猜出谁是老鬼,但是老枪偶还是钟情由老王出演,可能更符合广大推理迷的胃口吧!此剧也的确集合了很多亮点:很多演员都有了与以往角色不同的突破,比如苏友朋饰演的白小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类似于男妾额角色;比如王志文饰演的歹毒的王春田,特务处处长,典型的走狗,终于落得可悲的下场,剧中那些酷刑操持起来,还真顺手;比如李冰冰饰演的李宁玉,冷静睿智,但有弱点,人性的弱点,所以当黄晓明饰演的武田和她正面交锋的时候,她的尊严被践踏置底,她崩溃她彷徨,直至最后成为老鬼的帮手。。。。。演员的表现可以说是已入化境,飚戏在所难免。
在这里想到先前看别人的影评,提到该剧中的变态酷刑是对江姐等革命先烈的致敬,把老虎凳、辣椒水、竹签都扩张开来,其实在电影中表现丧尽天良的酷刑早有先例,诸如五马分尸——车裂、《七宗罪》中的种种原罪、令人窒息的高丽纸、臭名昭著的毒气室、火刑、人彘陶罐以及凌迟处死等等,想来伴随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沉淀下来的,还有同样历史久远的刑罚,这些用在革命先烈身上真是残酷至极,就像剧中金生火所言“生不如死”,所以他但求速死!此间偶一直不知道那个针灸的酷刑,旨在合意?又如何表现其残酷,但看到张涵予这样的铮铮铁骨,尚且青筋爆出,双眼布满红血丝,可想其痛苦的程度,让偶想到古装武侠剧中的走火入魔,各处经脉闭塞,血气逆行,脚底、肝肾、乃至头顶,口吐鲜血而亡。。。。。。
不过这个剧中尚有些许bug,首先就是老枪奄奄一息,如何准确的将情报发送出去;再者,武田再细致些,连尸体都不放过,或者耽搁个几天,那么这个情报是无论如何都传不出去的;第三老鳖这个角色,既然以及暴露,而且上线就在裘庄之中,他们又有过近距离的接触,其实在这个敏感时期,无论如何都应该知道判断出处境有异,行动取消,尤其是反观小说版中还加入了药丸的情节、书画的桥段,个人认为是神来之笔,电影版中米有采用,实乃憾事;最后就是那件旗袍,按理大家都是高手,这个莫尔斯码加密尚且可破,更何况这个直白的针线活。周李二人的那段独白,在贴窃听器前,已经暴露了,武田他们怎么没有行动?严格意义上来说,改动过后,有些情节经不起推敲,尚待提高。
最后引用木匠的剧评开头,毛主席教导我们:“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这话鞭辟,搞国内革命如此,搞民族独立革命也是如此——《风声》的抗日战争背景当然也是一场民族独立革命运动,是一场隐藏在内线得战斗!内心得战栗,也许只有到了解密日,他们才能得以真正的安宁!
2009.10.2 皇甫彩玉
此前,看铺天盖地的娱乐新闻,知道早有了小说版、话剧版,如今就来了电影版。罗列了下演员表:周迅——此女偶一直不太DJ、李冰冰——且听风吟了、张涵予——谷子地GG、王志文——老戏骨了、英达——知名的快嘴、苏有朋——五阿哥转型了、黄晓明——挑战鬼子也要有勇气的。。。。。。导 演:陈国富 高群书 ·出品人:王中军 任仲伦 万克 ·制片人:王中磊 ·原 著:麦 家 ·编 剧:陈国富 ·造型指导:叶锦添。据说先前首映的时候,还特地压了30分钟的镜头未放,让观众自己揣测,这个对于悬疑题材的影片来说,自然是一大卖点,影片在老鬼和武田的会面作为节点!嘎然而止,观众们心中迷雾重重:老鬼究竟是谁?情报最终已何种方式传出?主人公的命运该当如何?。。。。。。据说该剧的改编出自麦家之手,作者亲自改编小说为电影脚本,本身在逻辑和结构上的把控肯定不容有失。但因为偶看了小说版,知道其实该剧中分为三部分:东风、西风、静风,所谓树欲静而风不止,起这个名字,自然有深意在其中,当时尚处于国民革命战争时期,国共有相同的敌人——日本法西斯,时局动荡——国民党内部的军统、中统也是屡屡勾心斗角,汪伪政府刚上台——暗杀者趋之若鹜,任何的风吹草动,都有可能会导致满盘皆输,单方的对峙从这里开始。。。。。。
剧中的人物可以说是对小说人物的分拆组合,甚至连老鬼也来个易主,更增添了原著没有的老枪,可能是为了双保险吧,事实也正是如此,先前看海报已经猜出谁是老鬼,但是老枪偶还是钟情由老王出演,可能更符合广大推理迷的胃口吧!此剧也的确集合了很多亮点:很多演员都有了与以往角色不同的突破,比如苏友朋饰演的白小年,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类似于男妾额角色;比如王志文饰演的歹毒的王春田,特务处处长,典型的走狗,终于落得可悲的下场,剧中那些酷刑操持起来,还真顺手;比如李冰冰饰演的李宁玉,冷静睿智,但有弱点,人性的弱点,所以当黄晓明饰演的武田和她正面交锋的时候,她的尊严被践踏置底,她崩溃她彷徨,直至最后成为老鬼的帮手。。。。。演员的表现可以说是已入化境,飚戏在所难免。
在这里想到先前看别人的影评,提到该剧中的变态酷刑是对江姐等革命先烈的致敬,把老虎凳、辣椒水、竹签都扩张开来,其实在电影中表现丧尽天良的酷刑早有先例,诸如五马分尸——车裂、《七宗罪》中的种种原罪、令人窒息的高丽纸、臭名昭著的毒气室、火刑、人彘陶罐以及凌迟处死等等,想来伴随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文明沉淀下来的,还有同样历史久远的刑罚,这些用在革命先烈身上真是残酷至极,就像剧中金生火所言“生不如死”,所以他但求速死!此间偶一直不知道那个针灸的酷刑,旨在合意?又如何表现其残酷,但看到张涵予这样的铮铮铁骨,尚且青筋爆出,双眼布满红血丝,可想其痛苦的程度,让偶想到古装武侠剧中的走火入魔,各处经脉闭塞,血气逆行,脚底、肝肾、乃至头顶,口吐鲜血而亡。。。。。。
不过这个剧中尚有些许bug,首先就是老枪奄奄一息,如何准确的将情报发送出去;再者,武田再细致些,连尸体都不放过,或者耽搁个几天,那么这个情报是无论如何都传不出去的;第三老鳖这个角色,既然以及暴露,而且上线就在裘庄之中,他们又有过近距离的接触,其实在这个敏感时期,无论如何都应该知道判断出处境有异,行动取消,尤其是反观小说版中还加入了药丸的情节、书画的桥段,个人认为是神来之笔,电影版中米有采用,实乃憾事;最后就是那件旗袍,按理大家都是高手,这个莫尔斯码加密尚且可破,更何况这个直白的针线活。周李二人的那段独白,在贴窃听器前,已经暴露了,武田他们怎么没有行动?严格意义上来说,改动过后,有些情节经不起推敲,尚待提高。
最后引用木匠的剧评开头,毛主席教导我们:“革命不是请客吃饭,不是做文章,不是绘画绣花,不能那样雅致,那样从容不迫,文质彬彬,那样温良恭俭让。革命是暴动,是一个阶级推翻一个阶级的暴烈的行动。”这话鞭辟,搞国内革命如此,搞民族独立革命也是如此——《风声》的抗日战争背景当然也是一场民族独立革命运动,是一场隐藏在内线得战斗!内心得战栗,也许只有到了解密日,他们才能得以真正的安宁!
2009.10.2 皇甫彩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