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在哪里.
最近跟着导师不断读了《楞严经》第一卷佛陀带阿难七处征心的经文,阿难找来找去怎么也找不到心在哪里的时候,我的“心”也感到十分疑惑、躁动以及不安。经文里的阿难就像我们自己。
我想把读后感写下来,把七处征心的过程和结果写出来,但总觉得还有一堵墙没有推翻,它阻碍着我把心中的感受清晰无误地描述出来,又或者说,那样的感受是无法清晰描述的,像经中常说,“不可说,不可说。”
昨天早上在浅眠中迷糊做了两个梦。其中一个明确地说应该不是梦,因为它没有画面,只有意识在跳动——在睡眠中,我仿佛感到自己的许多杂乱的意识和心不断在浮动、跳来跳去,搅扰得睡眠中的我很烦恼躁动,甚至有一种很悲伤的感受,因为在半睡半醒间我发现自己流泪了。记忆中,我在醒后发现自己流泪的次数有两次,原因记不起了,但都记得梦境中是一些爱恨情愁。这次不是,这次仿佛是为自己的无明烦恼所悲伤,为自己有那么多杂乱意识所难过。
我想,我们平常人很少去思考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杂乱意识。有那么一部分人,他们痛就痛了乐就乐了,并受这些无明烦恼所生的苦乐所困而毫不知情;还有一部分人,他们有能观察苦乐的深一层的意识,但仍受困其中,反而又可能因为能看到这种苦乐但得不到解决而烦恼或困惑;最后还有一部分人,就是我现在要提到的——在能看到苦乐的意识的更深一层,还存在一个什么东西,它为这许许多多不断去分别各种苦乐的意识的存在而难过,这种难过的背后,可能靠近有一种叫“出离心”的东西——因为知道这种无明杂乱的不真实,所以有趋向于更真实的东西的目标——对于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这个目标可能是信仰的终点;对于平常人,我想可以解释为摆脱烦恼。
记得前段时间,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人发了这样一句话:“这不是我,我不是这样子的。”
“我”是谁?我们平常执为“我”的那个东西是“我”的”心“?还是”我“的”意识“?还是我们觉得这个”心“和”意识“本来就是一个东西——”我“?
我们常常受困于各种烦恼不得解脱,但是否可以先去想一想:是什么在感到烦恼?“我”吗?我的“心”吗?它在哪里?如果你更细更深地多想想后,发现其实找不到那样一个东西存在,会不会临头终发现,烦恼苦乐仿佛只是过眼云烟?
昨天早上上课,导师让我先读一读经文,可能由于刚从梦中起来,感受还未褪去,当我读到这样一句的时候,有一瞬间鼻子酸楚过去:
“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
我想把读后感写下来,把七处征心的过程和结果写出来,但总觉得还有一堵墙没有推翻,它阻碍着我把心中的感受清晰无误地描述出来,又或者说,那样的感受是无法清晰描述的,像经中常说,“不可说,不可说。”
昨天早上在浅眠中迷糊做了两个梦。其中一个明确地说应该不是梦,因为它没有画面,只有意识在跳动——在睡眠中,我仿佛感到自己的许多杂乱的意识和心不断在浮动、跳来跳去,搅扰得睡眠中的我很烦恼躁动,甚至有一种很悲伤的感受,因为在半睡半醒间我发现自己流泪了。记忆中,我在醒后发现自己流泪的次数有两次,原因记不起了,但都记得梦境中是一些爱恨情愁。这次不是,这次仿佛是为自己的无明烦恼所悲伤,为自己有那么多杂乱意识所难过。
我想,我们平常人很少去思考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么多杂乱意识。有那么一部分人,他们痛就痛了乐就乐了,并受这些无明烦恼所生的苦乐所困而毫不知情;还有一部分人,他们有能观察苦乐的深一层的意识,但仍受困其中,反而又可能因为能看到这种苦乐但得不到解决而烦恼或困惑;最后还有一部分人,就是我现在要提到的——在能看到苦乐的意识的更深一层,还存在一个什么东西,它为这许许多多不断去分别各种苦乐的意识的存在而难过,这种难过的背后,可能靠近有一种叫“出离心”的东西——因为知道这种无明杂乱的不真实,所以有趋向于更真实的东西的目标——对于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这个目标可能是信仰的终点;对于平常人,我想可以解释为摆脱烦恼。
记得前段时间,在朋友圈里看到有人发了这样一句话:“这不是我,我不是这样子的。”
“我”是谁?我们平常执为“我”的那个东西是“我”的”心“?还是”我“的”意识“?还是我们觉得这个”心“和”意识“本来就是一个东西——”我“?
我们常常受困于各种烦恼不得解脱,但是否可以先去想一想:是什么在感到烦恼?“我”吗?我的“心”吗?它在哪里?如果你更细更深地多想想后,发现其实找不到那样一个东西存在,会不会临头终发现,烦恼苦乐仿佛只是过眼云烟?
昨天早上上课,导师让我先读一读经文,可能由于刚从梦中起来,感受还未褪去,当我读到这样一句的时候,有一瞬间鼻子酸楚过去:
“汝等当知,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生死相续,皆由不知常住真心,性净明体,用诸妄想。此想不真,故有轮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