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仔是美国西进运动中“畜牧王国”的建设者。他们总是穿着牛仔裤,骑着高头大马,在一望无际的茫茫草原上纵横驰骋,酷劲十足。然而牛仔的生活和工作远远没有人们想象中那么浪漫。
牛仔的工作往往是充满险恶的。特别是放牧和骑马巡边途中,暴风雨、暴风雪、飓风等往往会给牛仔和牛群带来致命性的打击。当牛群“炸群”时,牛仔必须准确甩出套索套住领头牛的头颈或腿,将其拉倒在地加以制服,阻止牛群的狂奔。其危险程度可以与中世纪骑士们的决斗相媲美。正是在这种艰险的环境下,牛仔形成了不畏艰险的英雄气概。
在工作中,牛仔们吃苦耐劳,互相协助。除了白天辛苦工作,牛仔晚上还要轮班值守,以防止野兽、盗贼以及印第安人的侵入。在早期的牧场,牛仔经常驻守在边界营地,睡帐篷或洞穴,条件非常艰苦。而住在牛道上的牛仔,常常夜里淋着雨露宿在外。辽阔的草原、艰苦的牛道历程,造就了牛仔从容乐观的性格。
19世纪80年代末,随着美国运输网络的发展和养羊、种植业的发展,不少牧场主弃牧而改农场,火车运牛取代了牛仔赶运。“畜牧王国”由此衰落,牛仔时代逝去了。但是时至今天,人们依然臣服于牛仔的无尽魅力。牛仔敢于追求自由和梦想、野性、刚毅、叛逆,成为了美国民间的传奇英雄,甚至被引申为美国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