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牌化的营销
摘要: 前不久,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在明道大会上发表了题为“把世界交给80后”的主题演讲,对于未来的商业世界,总结为四个趋势:1、一切商业都将互联网化。
2、一切品牌都将人格化。
3、一切消费都将娱乐化。
4、一切流行都将城乡一体化。
褚橙的热销,《罗辑思维》的火爆,让人们产生了对品牌人化的格无限渴望。
1. 什么是品牌人格化
简单的理解就是把品牌进行拟人化、拟物化、情感化的沟通,包括品牌拥有的价值观、格调、以及情怀等一切能彰显品牌差异化的元素总和。
其实看看目前的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商场精英一般不选择奥迪、大学教授一般不选择奔驰、政府官员一般不选择宝马,原因是什么呢?因为这些品牌彰显的个性与用户群体的性格、气质不符。在中国,奔驰就是身份的象征,它那“豪华、舒适”的品牌个性,深受成功人士喜爱。而宝马的蓝白标志象征着“自由、乐趣”的驾驭个性,深深地打动了成功的年轻人。所以作为品牌要想赢得用户的芳心,就要赋予品牌人性化的特征如:人的情感、人的个性,尤其是精神追求、价值观、性格特征,他是浪漫的还是稳重的,是冒险的还是保守的,是叛逆的还是温顺的。而当把个性的概念运用于品牌的开发、传播及持续塑造上,就会形成品牌人格。
张小龙认为微信替用户省钱的工具,而是一个生活方式。他说“一个”,就是代表“一类族群”,是是一个有调调的生活状态和世界,也就是用微信和不用微信的人,就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
目前最火的自媒体《罗辑思维》的创始人罗振宇说:“互联网时代,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品牌是基于人格魅力带来的信任与爱!是品牌的去组织化和人格化!”。如果把《罗辑思维》想象成一个人的话,那他就是一个不装逼的、有种、有料、有趣的读书人!(个人认为以上两种是以产品划分,给品牌赋予人的属性。就像你用苹果手机一样,那你就会被认为是一个时尚的有逼格的人;反之就是没有逼格。就像小米手机一样“为发烧而生”;就像罗永浩说的一样“我卖的是情怀”。)
2.怎样实现品牌化
品牌人格化,就是要在所有相关的品牌宣传推广运用手段中,将品牌打造成为具有独特魅力和情感影响力的人性化品牌符号,让每一位目标消费者身临其境般地“对号入座”,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品牌黏性,产生由然而生的情感磁场效应,触动心灵共识,促进价值认可。从而引爆潜藏在用户心智中那些难以名状的情感元素和价值主张,这样用户会自动成为品牌的一员,与品牌融为一体,与品牌荣辱与共。(市场营销学中有一种非常重要的概念是定位,定位分为市场定位、产品定位、价格定位、渠道定位等。请问一下大家,当说提到可乐时,你们一般会想起什么呢?这里面其实是有一个抢占心智的概念,这也是为什么商家要不停地打广告的原因,即当你买某个类型的东西时的第一个反应。)
品牌个性如果跟用户的个性越相近(或者跟他们的崇拜者个性越相近),用户就越乐意使用这种品牌,品牌忠诚度就越高。(不知道大家看到这句话想到了什么呢?我想到了“万宝路”的香烟,因为“万宝路”香烟不仅仅只是香烟而已,它代表着的是美国西部牛仔的精神,或者说是一种男人的气概。)
现代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直言不讳的指出“一个成功的人格化的品牌形象就是其最好的公关,能够促使顾客与消费者的关系更加密切,使消费者对品牌以及其内在文化的感情逐渐加深。最终,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产品,而渐渐演变成了一个形象丰满的人,甚至拥有自己的形象、个性、气质、文化内涵。”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需要把品牌当人看,去塑造一种不一样的人格,不一样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价值标签,然后通过故事、经历去演绎,并始终如一的恪守品牌的核心价值主张,忠诚不二的成为用户的形象代言人,向外界传达用户的身份、地位、个性、品位与价值主张。
如今,产品人格化的品牌时代已然到来。互联网品牌说穿了就是创始人、产品与粉丝之间的一场“合谋”。那么在互联网时代,您准备怎样与品牌进行“合谋”呢?
文章由思域营销工作室整理编辑
http://www.zhangsilun.com
2、一切品牌都将人格化。
3、一切消费都将娱乐化。
4、一切流行都将城乡一体化。
褚橙的热销,《罗辑思维》的火爆,让人们产生了对品牌人化的格无限渴望。
1. 什么是品牌人格化
简单的理解就是把品牌进行拟人化、拟物化、情感化的沟通,包括品牌拥有的价值观、格调、以及情怀等一切能彰显品牌差异化的元素总和。
其实看看目前的中国汽车消费市场,就会发现许多有趣的现象:商场精英一般不选择奥迪、大学教授一般不选择奔驰、政府官员一般不选择宝马,原因是什么呢?因为这些品牌彰显的个性与用户群体的性格、气质不符。在中国,奔驰就是身份的象征,它那“豪华、舒适”的品牌个性,深受成功人士喜爱。而宝马的蓝白标志象征着“自由、乐趣”的驾驭个性,深深地打动了成功的年轻人。所以作为品牌要想赢得用户的芳心,就要赋予品牌人性化的特征如:人的情感、人的个性,尤其是精神追求、价值观、性格特征,他是浪漫的还是稳重的,是冒险的还是保守的,是叛逆的还是温顺的。而当把个性的概念运用于品牌的开发、传播及持续塑造上,就会形成品牌人格。
![]() |
张小龙认为微信替用户省钱的工具,而是一个生活方式。他说“一个”,就是代表“一类族群”,是是一个有调调的生活状态和世界,也就是用微信和不用微信的人,就是完全不同的两类人。
目前最火的自媒体《罗辑思维》的创始人罗振宇说:“互联网时代,特别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品牌是基于人格魅力带来的信任与爱!是品牌的去组织化和人格化!”。如果把《罗辑思维》想象成一个人的话,那他就是一个不装逼的、有种、有料、有趣的读书人!(个人认为以上两种是以产品划分,给品牌赋予人的属性。就像你用苹果手机一样,那你就会被认为是一个时尚的有逼格的人;反之就是没有逼格。就像小米手机一样“为发烧而生”;就像罗永浩说的一样“我卖的是情怀”。)
2.怎样实现品牌化
品牌人格化,就是要在所有相关的品牌宣传推广运用手段中,将品牌打造成为具有独特魅力和情感影响力的人性化品牌符号,让每一位目标消费者身临其境般地“对号入座”,在潜移默化中形成品牌黏性,产生由然而生的情感磁场效应,触动心灵共识,促进价值认可。从而引爆潜藏在用户心智中那些难以名状的情感元素和价值主张,这样用户会自动成为品牌的一员,与品牌融为一体,与品牌荣辱与共。(市场营销学中有一种非常重要的概念是定位,定位分为市场定位、产品定位、价格定位、渠道定位等。请问一下大家,当说提到可乐时,你们一般会想起什么呢?这里面其实是有一个抢占心智的概念,这也是为什么商家要不停地打广告的原因,即当你买某个类型的东西时的第一个反应。)
品牌个性如果跟用户的个性越相近(或者跟他们的崇拜者个性越相近),用户就越乐意使用这种品牌,品牌忠诚度就越高。(不知道大家看到这句话想到了什么呢?我想到了“万宝路”的香烟,因为“万宝路”香烟不仅仅只是香烟而已,它代表着的是美国西部牛仔的精神,或者说是一种男人的气概。)
现代营销大师菲利普•科特勒直言不讳的指出“一个成功的人格化的品牌形象就是其最好的公关,能够促使顾客与消费者的关系更加密切,使消费者对品牌以及其内在文化的感情逐渐加深。最终,品牌在消费者心中的形象,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产品,而渐渐演变成了一个形象丰满的人,甚至拥有自己的形象、个性、气质、文化内涵。”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需要把品牌当人看,去塑造一种不一样的人格,不一样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价值标签,然后通过故事、经历去演绎,并始终如一的恪守品牌的核心价值主张,忠诚不二的成为用户的形象代言人,向外界传达用户的身份、地位、个性、品位与价值主张。
如今,产品人格化的品牌时代已然到来。互联网品牌说穿了就是创始人、产品与粉丝之间的一场“合谋”。那么在互联网时代,您准备怎样与品牌进行“合谋”呢?
![]() |
文章由思域营销工作室整理编辑
http://www.zhangsilun.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