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导线圈匝数之定义
最近又意识到自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具体来讲就是对超导线圈的匝数定义不明导致的匝数计算错误和互感计算公式使用错误。
那么一开始定义的匝数是单饼上超导线材的圈数。根据Sangyeop.Kwak,Seyeon.Lee的论文Design of HTS magnets for a 2.5MJ SMES[J], IEEE TRANSACTIONS ON 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2009中的参数,依照以上定义计算出的线圈匝数为114匝。那么在计算自感和互感时,如果需要带入匝数,带入值就是w=114 。
然而,此种匝数计算方法其实并不正确。对于匝数的定义,通俗的来讲,螺线管上的线材绕了几圈就定义为几匝,那么对于由单饼组成的超导储能线圈而言,每个单饼就相当于一匝。也就是说,匝数=单饼数。比如下图1的普通绕线式螺线管,匝数为6。下图2的由单饼构成的超导螺线管,匝数为单饼数,为6 。
那么根据以上更正后的匝数计算方法,再根据卡兰塔罗夫所著《电感计算手册》,对于超导线圈的互感计算方法应按照第7章中的诸公式进行计算。不可使用平面线圈互感计算公式。
至此,出现了另一个问题,从逻辑上来讲,超导磁体的匝数应该是线材绕了多少圈,然而单饼上线圈绕的圈数是否应该加在圈数中呢?即总的匝数=单饼上线圈的绕圈数*单饼数。
即上述公式中的W和w均应该用单饼上线圈的绕圈数*单饼数 求得?目前还未确定。
特此存档。写完去看生活大爆炸,欧耶。走点儿心啊混蛋!( ̄ε(# ̄)☆╰╮o( ̄▽ ̄///)
=================1月5日分割线====================
已经按照单饼数计算。计算出的互感系数目测比较可信。于是不打算再管了。
走点儿心啊魂淡!( ̄ε(# ̄)☆╰╮o( ̄▽ ̄///)
那么一开始定义的匝数是单饼上超导线材的圈数。根据Sangyeop.Kwak,Seyeon.Lee的论文Design of HTS magnets for a 2.5MJ SMES[J], IEEE TRANSACTIONS ON APPLIED SUPERCONDUCTIVITY,2009中的参数,依照以上定义计算出的线圈匝数为114匝。那么在计算自感和互感时,如果需要带入匝数,带入值就是w=114 。
然而,此种匝数计算方法其实并不正确。对于匝数的定义,通俗的来讲,螺线管上的线材绕了几圈就定义为几匝,那么对于由单饼组成的超导储能线圈而言,每个单饼就相当于一匝。也就是说,匝数=单饼数。比如下图1的普通绕线式螺线管,匝数为6。下图2的由单饼构成的超导螺线管,匝数为单饼数,为6 。
![]() |
![]() |
那么根据以上更正后的匝数计算方法,再根据卡兰塔罗夫所著《电感计算手册》,对于超导线圈的互感计算方法应按照第7章中的诸公式进行计算。不可使用平面线圈互感计算公式。
至此,出现了另一个问题,从逻辑上来讲,超导磁体的匝数应该是线材绕了多少圈,然而单饼上线圈绕的圈数是否应该加在圈数中呢?即总的匝数=单饼上线圈的绕圈数*单饼数。
![]() |
即上述公式中的W和w均应该用单饼上线圈的绕圈数*单饼数 求得?目前还未确定。
特此存档。写完去看生活大爆炸,欧耶。走点儿心啊混蛋!( ̄ε(# ̄)☆╰╮o( ̄▽ ̄///)
=================1月5日分割线====================
已经按照单饼数计算。计算出的互感系数目测比较可信。于是不打算再管了。
走点儿心啊魂淡!( ̄ε(# ̄)☆╰╮o(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