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观影日志《白银帝国》 2009年9月11日 星期五 晴
在现代人看来,古代的商人是个特殊群体,一方面秉承着祖宗留下的仁义道德的为人之道,另一方面却要在利益的漩涡的经商之道中锱铢必究。现代人总是以一种朦胧的浪漫情怀回想过去,这不过是我们夹杂了太多现实因素的主观猜测,在那个封建的王朝,想必商人商号没如此纠结。
知史才能通今,古人的智慧在当下未必过时。
白银帝国》拍摄时期正值经济危机初露端倪,参加戛纳电影节时全球经济跌入谷底。这部描述“东方华尔街”晋商世家的古董级电影,进入“社会问题”单元即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而它空手而归,则是理所当然。
如果你抱着,经世致用的好学态度来看这部电影,一定会很失望。因为这部电影,两个多小时只讲了两个字:仁,義。它们除了在国家间交流的官话中充当友好的代名词外,在当下的社会别无他用。
宣传时打着“经济危机”的噱头,如此严肃的噱头在浮躁跟风的电影界还真少见,不过这真的是不严肃的电影。
“至人至善,仁义天下”是晋商的票规,当年秦家祖上30两银子起家,最终在晚清做到“经手的银两占国库一成”的辉煌帝国,靠着仅仅是“积少成多,人弃我取”的简单信条。
做好一件简单的事容易,但是坚持不懈,把一个简单的道理奉为真理,则是不简单。中国人骨子里透着一股“穷”气,这股气让我们能够居安思危,能够节俭持家,能够对他人的苦感同身受,能够在寥寥的土地上养活洋洋的众生。这是一股和西方人截然不同的“气”。
然而大清国倒了,一切都变了是西渐还是保皇,不是老百姓思考的问题,却时时再扣问着晋商世家家业的根基。
回想几个世纪来,中国的每次的打开国门,西方文明带来从头到脚的战栗,洪水猛兽般的气势让每个中国人都难以参照自我。也许历史就是这样具有巧合性对照性,是人类太简单还是太复杂。
08年经济危机,中国由于先天的经济缺陷却独得一处安宁。不知是福是祸,但是这让我想起了电影最后的情节。秦家三爷接管了票号,打开祖宗留下的家底——六口银窖。里面有一幅祖上所书的警言:仁义。晋商从大清走到民国,几百年来伤筋动骨的大挫折肯定遭遇不少,但就凭着这两个字,走了过来。回看今日,也许中国还在激流中蹒跚前进,但只要勿失原则,勿忘本我,就能自处。
恩,今天晚上再看一遍。。。。
知史才能通今,古人的智慧在当下未必过时。
白银帝国》拍摄时期正值经济危机初露端倪,参加戛纳电影节时全球经济跌入谷底。这部描述“东方华尔街”晋商世家的古董级电影,进入“社会问题”单元即在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而它空手而归,则是理所当然。
如果你抱着,经世致用的好学态度来看这部电影,一定会很失望。因为这部电影,两个多小时只讲了两个字:仁,義。它们除了在国家间交流的官话中充当友好的代名词外,在当下的社会别无他用。
宣传时打着“经济危机”的噱头,如此严肃的噱头在浮躁跟风的电影界还真少见,不过这真的是不严肃的电影。
“至人至善,仁义天下”是晋商的票规,当年秦家祖上30两银子起家,最终在晚清做到“经手的银两占国库一成”的辉煌帝国,靠着仅仅是“积少成多,人弃我取”的简单信条。
做好一件简单的事容易,但是坚持不懈,把一个简单的道理奉为真理,则是不简单。中国人骨子里透着一股“穷”气,这股气让我们能够居安思危,能够节俭持家,能够对他人的苦感同身受,能够在寥寥的土地上养活洋洋的众生。这是一股和西方人截然不同的“气”。
然而大清国倒了,一切都变了是西渐还是保皇,不是老百姓思考的问题,却时时再扣问着晋商世家家业的根基。
回想几个世纪来,中国的每次的打开国门,西方文明带来从头到脚的战栗,洪水猛兽般的气势让每个中国人都难以参照自我。也许历史就是这样具有巧合性对照性,是人类太简单还是太复杂。
08年经济危机,中国由于先天的经济缺陷却独得一处安宁。不知是福是祸,但是这让我想起了电影最后的情节。秦家三爷接管了票号,打开祖宗留下的家底——六口银窖。里面有一幅祖上所书的警言:仁义。晋商从大清走到民国,几百年来伤筋动骨的大挫折肯定遭遇不少,但就凭着这两个字,走了过来。回看今日,也许中国还在激流中蹒跚前进,但只要勿失原则,勿忘本我,就能自处。
恩,今天晚上再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