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弗克的两个人/Wallace Stevens
诺弗克的两个人
给墓园锄草吧,黑仔子们
研究那些象征,安魂的祷词
但要在桃金娘下留一块花圃
这具尸骨有个女儿,那具遗骸有个儿子。
这个人生前就沉默寡言
在他的头骨里,最轻柔的词也无迹可寻
对他而言,月亮永远挂在斯堪迪纳维亚
而他的女儿,属于异国他乡。
另一个人总是缺少情思。
造出儿子,无非是例行公事。
当男童的音乐如喷泉洒落,
他当然会赞美约翰•塞巴斯蒂安。
葬礼木兰花的黑影里
漂满加曼达和卡洛塔的歌
儿子和女儿,走进黑暗里
他为她灼烧的乳房,她为他的怀抱。
两个人从未相逢在,如此成熟的夏日
互相抚摸,甚至是轻怜细爱
亲吻的时候也没有停下
准备好花圃吧,把鸢尾花留在里面。
在这首诗里,史蒂文斯再次对西方传统的挽歌形式进行了改造。诺弗克(Norfolk) 应该是指美国康州的一个小城,而诗的第一句中黑仔子(darkie)这个说法,告诉我们那还是种族主义的时代。作为当时白人中产阶级的一员,史蒂文斯对待黑人的轻蔑态度与他周围的人并无多少差别。墓碑上的象征图案,安魂的祷词,对诗人来说都是老生常谈,对黑人劳动者才会显得有些新鲜。诗中的说话者命令黑人们在桃金娘下留一块花圃(bed),这是此诗的关键,因为这块花圃也是给一对情侣临时准备的床(bed)。
按照传统的挽歌写法,亡者应该受到追思和赞美,诗的结尾往往会提示他们获得重生或超越的希望,这对生者也是一种安慰。 这首诗却告诉我们,两位死者生前就跟子女缺乏交流。第一位死者应该是来自北欧的移民,从文化上讲,他跟自己在美国出生的女儿是两个国家的人。第二位死者生前就缺乏闲情逸致,听到自己孩子演奏的音乐,他赞美的只是巴赫。
诗的最后两节完全转向了生者的欲望和激情。葬礼木兰花的阴影里,漂满情人的歌声,死者的儿女在墓地里亲吻抚摸。在死者长眠的地方留一张床,给正值生命中最成熟的夏日的子女,此处生死之间的对比异常强烈。
写挽歌的诗人,也有被后人凭吊的那一天。史蒂文斯与妻子合葬在哈特福德市的雪松岭公墓。我2008年秋天去过一次,看到他的墓碑上有两个美丽的百合花图案,它们象征着重生,尽管这不是诗人热衷的主题。
印第安河
信风叮当着印第安河的码头边
架上挂的渔网的铁环。
这同一种叮当也响在蒲葵的河岸下
漂浮根须的水里。
这同一种叮当也属于雪松林中飞出的
投身橘树的红鸟。
可是弗罗里达没有春天,丢失的丛林也没有
女修道院的海滩上也没有。
这首小诗跟《在卡罗莱纳》和《致咆哮的风》最初都是《源头》中的章节。印第安河位于佛罗里达海滨,此处曾有一个名叫“埃斯”的印第安部落,后来美国政府还设置了印第安河县。诗人说,那里有叮叮当当的声音,有码头,有渔网,丰富的植被和美丽的小鸟,却没有分明的四季。前三个不间断的长句写的是自然声响的互相呼应,与“风琴”的基本隐喻相合。“女修道院”的一词(nunnery) 与“没有”(none)有谐音,而且暗示着修女们的生活中也没有春天。这是一个诗意的误会,史蒂文斯后来发现,其实佛罗里达还是有春天的,只不过比较短暂。
给墓园锄草吧,黑仔子们
研究那些象征,安魂的祷词
但要在桃金娘下留一块花圃
这具尸骨有个女儿,那具遗骸有个儿子。
这个人生前就沉默寡言
在他的头骨里,最轻柔的词也无迹可寻
对他而言,月亮永远挂在斯堪迪纳维亚
而他的女儿,属于异国他乡。
另一个人总是缺少情思。
造出儿子,无非是例行公事。
当男童的音乐如喷泉洒落,
他当然会赞美约翰•塞巴斯蒂安。
葬礼木兰花的黑影里
漂满加曼达和卡洛塔的歌
儿子和女儿,走进黑暗里
他为她灼烧的乳房,她为他的怀抱。
两个人从未相逢在,如此成熟的夏日
互相抚摸,甚至是轻怜细爱
亲吻的时候也没有停下
准备好花圃吧,把鸢尾花留在里面。
在这首诗里,史蒂文斯再次对西方传统的挽歌形式进行了改造。诺弗克(Norfolk) 应该是指美国康州的一个小城,而诗的第一句中黑仔子(darkie)这个说法,告诉我们那还是种族主义的时代。作为当时白人中产阶级的一员,史蒂文斯对待黑人的轻蔑态度与他周围的人并无多少差别。墓碑上的象征图案,安魂的祷词,对诗人来说都是老生常谈,对黑人劳动者才会显得有些新鲜。诗中的说话者命令黑人们在桃金娘下留一块花圃(bed),这是此诗的关键,因为这块花圃也是给一对情侣临时准备的床(bed)。
按照传统的挽歌写法,亡者应该受到追思和赞美,诗的结尾往往会提示他们获得重生或超越的希望,这对生者也是一种安慰。 这首诗却告诉我们,两位死者生前就跟子女缺乏交流。第一位死者应该是来自北欧的移民,从文化上讲,他跟自己在美国出生的女儿是两个国家的人。第二位死者生前就缺乏闲情逸致,听到自己孩子演奏的音乐,他赞美的只是巴赫。
诗的最后两节完全转向了生者的欲望和激情。葬礼木兰花的阴影里,漂满情人的歌声,死者的儿女在墓地里亲吻抚摸。在死者长眠的地方留一张床,给正值生命中最成熟的夏日的子女,此处生死之间的对比异常强烈。
写挽歌的诗人,也有被后人凭吊的那一天。史蒂文斯与妻子合葬在哈特福德市的雪松岭公墓。我2008年秋天去过一次,看到他的墓碑上有两个美丽的百合花图案,它们象征着重生,尽管这不是诗人热衷的主题。
印第安河
信风叮当着印第安河的码头边
架上挂的渔网的铁环。
这同一种叮当也响在蒲葵的河岸下
漂浮根须的水里。
这同一种叮当也属于雪松林中飞出的
投身橘树的红鸟。
可是弗罗里达没有春天,丢失的丛林也没有
女修道院的海滩上也没有。
这首小诗跟《在卡罗莱纳》和《致咆哮的风》最初都是《源头》中的章节。印第安河位于佛罗里达海滨,此处曾有一个名叫“埃斯”的印第安部落,后来美国政府还设置了印第安河县。诗人说,那里有叮叮当当的声音,有码头,有渔网,丰富的植被和美丽的小鸟,却没有分明的四季。前三个不间断的长句写的是自然声响的互相呼应,与“风琴”的基本隐喻相合。“女修道院”的一词(nunnery) 与“没有”(none)有谐音,而且暗示着修女们的生活中也没有春天。这是一个诗意的误会,史蒂文斯后来发现,其实佛罗里达还是有春天的,只不过比较短暂。
王敖的最新日记 · · · · · · ( 全部 )
- 崂山魔侠传 (15人喜欢)
- 百鸡宴赞美诗 (12人喜欢)
- 诗人被遗忘之后,诗去了哪里|王敖 (23人喜欢)
- 上行之诗 (13人喜欢)
- 近作|王敖 (25人喜欢)
热门话题 · · · · · · ( 去话题广场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