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无解的婚嫁
2014年11月8日。东城保利剧院。戏剧奥林匹克。林奕华《恨嫁家族》。
散场的刹那,我仿佛看到自己的身体被一把锋利的刀子切得支离破碎。
装疯卖傻的母亲,冷艳能干的大姐,苦心维系的管家,三个女人把家里的另外三个女孩变成了形态各异的残缺品。二妹毫无底线的风骚,三妹无法表达的孤独,四妹自欺欺人的美满,都在努力地、用自己的方式在婚姻和爱情中寻找幸福。
于是有了母亲被父亲抛弃,无法面对这段自掘的生命坑洞;于是有了二妹在大姐的生日派对上睡了大姐的男朋友;于是有了三妹伪造父亲的信件、伪造追求者给大姐的情书;于是有了四妹捂着自己受冷落的伤口佯装备受宠爱。大姐游走于爱她的、她爱的、追求的、觊觎的男人之间,左右逢源,计算着自己的利益。
这样的几个女人,无一例外地有强烈对爱的渴求,却也无一例外和爱失之交臂。她们的生命,充斥着怨恨的毒液,遮住了她们观察自我的眼睛。
生命最艰难的地方不在于对世界妥协,而在于与自我的和解,即便如你我亦是一样。
你到了一个谈婚论嫁的年纪,开始考虑结婚这件事的时候,突然发现身边空空荡荡。闺蜜很多,朋友很多,同事很多,却无法从如此庞大的素材库里找到哪怕一个你觉得可以安心过完此生的人。因为你一边被磅礴的吵架、分手、离婚的信息包裹,另一边需要小心翼翼地计算手里家里或充裕或寒酸的物质;你还要考虑父母、工作、在未来的生命里等你的孩子。你不得不慎而又慎地挑选能够与你一同承担这些的人,你还希望这个人能给你宠爱、担当、庇护、理解……总之你把对自己的不满意都变成了满意,装到了期望的那个“他”或“她”身上。
所以大姐永远也无法找到一个适合结婚的人,就这么随随便便拉来了一个陌生的年轻人举办婚礼。她总是没办法原谅自己那么多的残缺,也就没办法原谅婚姻的不完美。那么既然无法完美,何不让它至少是,看起来,美好一些呢?哪怕这种美好的假象背后是她满腹的恨意,而这恨意其实是源自于内心痛苦挣扎的自己。
你又何尝不是这样?
经历了一些失败的感情之后,慢慢发现自己以为喜欢的却并不适合,喜欢自己的又无法动心,你越来越迷茫、越来越不清楚自己心里藏着怎样的残缺,何以无论如何也无法填补。就这样,你慢慢在自己的挣扎中或被动或主动地错过更多的人,接着开始习惯一个人,习惯让物质世界的东西成为生命中的另一部分。
可悲吗?你从来不觉得。因为无需对另一个人、另一个家庭负责,也无需照顾另一个人的情绪,无需考虑因为1+1产生的大于2的那些繁琐。
你慢慢沉溺于这种毫不费力的生活,除了父母电话那头的唠叨。
我们都是懒惰者。这种毫不费力的生活深处,是无法找到与自我的和解之道而产生的,逃避。你找不到的另一半,就在你不能面对的自己内心的角落里。
恨嫁,恨的不过是自己的懦弱无力罢了。
你找不到爱的人吗?或许你找不到的并不是爱的人,而是爱的自己。当你还未从大脑的沟沟角角里对自己做出妥协时,又怎么真正爱另外的人呢?所以这是个无解的命题。你觉得这个世界应该给你一个解释的问题,却因为方向反了而永远找不到答案。
婚嫁,与其说是找另外一个人,不如说是找自己。
散场的刹那,我仿佛看到自己的身体被一把锋利的刀子切得支离破碎。
装疯卖傻的母亲,冷艳能干的大姐,苦心维系的管家,三个女人把家里的另外三个女孩变成了形态各异的残缺品。二妹毫无底线的风骚,三妹无法表达的孤独,四妹自欺欺人的美满,都在努力地、用自己的方式在婚姻和爱情中寻找幸福。
于是有了母亲被父亲抛弃,无法面对这段自掘的生命坑洞;于是有了二妹在大姐的生日派对上睡了大姐的男朋友;于是有了三妹伪造父亲的信件、伪造追求者给大姐的情书;于是有了四妹捂着自己受冷落的伤口佯装备受宠爱。大姐游走于爱她的、她爱的、追求的、觊觎的男人之间,左右逢源,计算着自己的利益。
这样的几个女人,无一例外地有强烈对爱的渴求,却也无一例外和爱失之交臂。她们的生命,充斥着怨恨的毒液,遮住了她们观察自我的眼睛。
生命最艰难的地方不在于对世界妥协,而在于与自我的和解,即便如你我亦是一样。
你到了一个谈婚论嫁的年纪,开始考虑结婚这件事的时候,突然发现身边空空荡荡。闺蜜很多,朋友很多,同事很多,却无法从如此庞大的素材库里找到哪怕一个你觉得可以安心过完此生的人。因为你一边被磅礴的吵架、分手、离婚的信息包裹,另一边需要小心翼翼地计算手里家里或充裕或寒酸的物质;你还要考虑父母、工作、在未来的生命里等你的孩子。你不得不慎而又慎地挑选能够与你一同承担这些的人,你还希望这个人能给你宠爱、担当、庇护、理解……总之你把对自己的不满意都变成了满意,装到了期望的那个“他”或“她”身上。
所以大姐永远也无法找到一个适合结婚的人,就这么随随便便拉来了一个陌生的年轻人举办婚礼。她总是没办法原谅自己那么多的残缺,也就没办法原谅婚姻的不完美。那么既然无法完美,何不让它至少是,看起来,美好一些呢?哪怕这种美好的假象背后是她满腹的恨意,而这恨意其实是源自于内心痛苦挣扎的自己。
你又何尝不是这样?
经历了一些失败的感情之后,慢慢发现自己以为喜欢的却并不适合,喜欢自己的又无法动心,你越来越迷茫、越来越不清楚自己心里藏着怎样的残缺,何以无论如何也无法填补。就这样,你慢慢在自己的挣扎中或被动或主动地错过更多的人,接着开始习惯一个人,习惯让物质世界的东西成为生命中的另一部分。
可悲吗?你从来不觉得。因为无需对另一个人、另一个家庭负责,也无需照顾另一个人的情绪,无需考虑因为1+1产生的大于2的那些繁琐。
你慢慢沉溺于这种毫不费力的生活,除了父母电话那头的唠叨。
我们都是懒惰者。这种毫不费力的生活深处,是无法找到与自我的和解之道而产生的,逃避。你找不到的另一半,就在你不能面对的自己内心的角落里。
恨嫁,恨的不过是自己的懦弱无力罢了。
你找不到爱的人吗?或许你找不到的并不是爱的人,而是爱的自己。当你还未从大脑的沟沟角角里对自己做出妥协时,又怎么真正爱另外的人呢?所以这是个无解的命题。你觉得这个世界应该给你一个解释的问题,却因为方向反了而永远找不到答案。
婚嫁,与其说是找另外一个人,不如说是找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