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
开豆瓣账户一年多,大都用来听豆瓣FM,看书评、影评。听着看着也觉得自己来写点东西才好。写着第一篇日记的时候在听Carla Bruni,一首接一首的浅唱轻吟倒像是说故事。
最近看了程浩的《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印象最深的竟然是“致思园”,没有经受过喜欢一个人却难以表达煎熬的我,看着这篇长长的信情绪竟不断的落了下来。在真正喜欢一个人的情况下,自己是无论如何都无法自信起来的吧。那种深深的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在镜子中看见自己一颗不好看的痣,微微发黄的牙齿,隐约的雀斑的时候的那种失落,大概都来自于那个喜欢又不敢说的背影。我不知道伯爵在用鼠标一下一下的点出这些字的时候在经受着怎样的煎熬,写完大概既是一种解脱也是一种不舍,解脱于煎熬却也不舍于煎熬。不知道他有没有按下“发送”键,不知道他有没有又一次的站在煎熬之中。
喜欢来源于细碎,听对方讲自己最普通最真实的生活,那些细细小小的心情——矛盾、纠结、奋斗......没有这些细碎就无法了解到一个真实的对方,无法了解他的所思所想,了解了这些才能懂与包容。“懂”是多么的重要啊,不是为了懂了懂,而是本身就懂。只有懂了,才能被需要。
马上要熄灯了,先写这些吧。
最近看了程浩的《站在两个世界的边缘》,印象最深的竟然是“致思园”,没有经受过喜欢一个人却难以表达煎熬的我,看着这篇长长的信情绪竟不断的落了下来。在真正喜欢一个人的情况下,自己是无论如何都无法自信起来的吧。那种深深的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在镜子中看见自己一颗不好看的痣,微微发黄的牙齿,隐约的雀斑的时候的那种失落,大概都来自于那个喜欢又不敢说的背影。我不知道伯爵在用鼠标一下一下的点出这些字的时候在经受着怎样的煎熬,写完大概既是一种解脱也是一种不舍,解脱于煎熬却也不舍于煎熬。不知道他有没有按下“发送”键,不知道他有没有又一次的站在煎熬之中。
喜欢来源于细碎,听对方讲自己最普通最真实的生活,那些细细小小的心情——矛盾、纠结、奋斗......没有这些细碎就无法了解到一个真实的对方,无法了解他的所思所想,了解了这些才能懂与包容。“懂”是多么的重要啊,不是为了懂了懂,而是本身就懂。只有懂了,才能被需要。
马上要熄灯了,先写这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