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132,仰光乱
![]() |
我得承认,看到这一切,我有点惊讶。 |
我没来缅甸之前几个朋友都发来消息说缅甸打仗了,你就别去添乱了。我心疼那张机票,加上对军政府统治下的国家充满好奇,于是还是决定来。
亚航的小飞机降落在只有两根跑道的仰光因特耐信罗机场,从摆渡车上看机场的航站楼的确很寒酸,航站楼只有一层,只有我老家的汽车站那么大,或者还要小一点。“仰光因特耐信罗机场”几个字远远看去,好像是用油漆涂在招牌上的。如果一个人总是在浦东因特耐信罗机场起落,那他一定很难相信它们竟然担负着同样的职能。
取了行李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换钱。机场有家缅甸当朝的公家指定换钱点,考虑到坐车方便就换了十个美金,公家给出的汇率是1比450。而晚上大街上黑市给出的汇率是1比1100。差了一倍多,而差价就贡献给了缅甸的朝廷。翻倍的汇率显示出军政府的对于游客的大态度,以为飞机上装的都是一台台不需要密码的人肉取款机,来他的疆土旅游,就得不停缴纳赋税。
仰光因特耐信罗机场没有机场大巴,所以出机场就只能靠的士或者酒店旅馆的汽车。出了机场有很多车拉客人去市区,司机很多都能讲点简单的汉语,知道客人是中国人就会不停的问候“你好妈你好妈”,恩,我的确有个好妈,但我没告诉她我现在在缅甸。
跟着一家叫mother land inn的小巴到了驻地住7个美金一天的房间,服务态度好的甚至有人主动帮着背包,背包的是个很小的男生,十三四岁的样子,那个30多斤的背包我自己都嫌沉,要让他给背到三楼那我就太禽兽了,于是喊他不用,旁边的老板表示不要紧,后来在这家店我发现三四个这么大的小孩干活,再后来我发现更多这么大或者年龄还要更小一点的小孩都在店里干活。
安顿好后找去泰国大使馆办回头用的签证。的士使不起,公交车上面都是缅甸文字,作为一个总是把TOILET和TOEFL弄混淆的人而言,那些圈圈字就更是无法辨认。于是只好步行前往。泰领馆很远,远到我基本把缅甸这片老的中心城区横穿了一遍。来回穿了两遍,我发现我挺喜欢仰光,喜欢它的乱。
因为专业的缘故我会有意无意的留心一个城市的秩序,这种秩序可以分做好些层次,城市大的基础地形,街道的生成组合,建筑的建成年代等等等等。国内虽然各地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总体来说因为朝廷体制和土地制度和历史的原因,共性远远大于差异,在我到过的三十多个城市里面,都是这样。直到去年受郜公之约去了重庆,这种状况才得以改变。我火速喜欢上重庆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重庆乱。这种乱建立在重庆复杂的地形上,加上原住民火爆的性格的施展,让这种乱无法复制。在大的体制框架的约束下,上海北京等大城市表面上的复杂其实有着很深层的一致性,这就是规范的结果。但是同样是大城市的重庆,在多方面巨大落差的不均衡发展后,这种一致性就很难寻得。这种乱也可以理解为一种自由,城市各方面结构的自由。以前以现代主义为借口的或一帮自诩规划师或建筑师的庸才把城市搞得很平庸之后,然后再苦苦寻觅的,也就是这种自由。
仰光老的中心区异常规整,主要街道南北向,平行展开,街道最终垂直于南边的仰光河。街区内的房子高度相似,我猜是受经济和技术的限制而不是控详规,最早翻LP的时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仰光中心区的地图,规整的就向一个平面构成作品。如果单从总平面上来说,这就是我们国家早期兵营式的巨型小区平面图。
三维的平淡因为第四维时间的加入而被完全颠覆,街区建筑的建造年代久远且参差不齐,建筑大多破败衰落,而阳台上当今色彩斑斓的生活在黯黑的立面上,冲突而戏剧。街区上超高密度的人群,开店做生意的,摆地摊的,出租车小三轮拉客人的,黑市换钱的,穿梭的人群,混乱的的编织在一起,将街道填的满满的。使得所有的街道生机足足,充满热烈的生活气氛。和重庆建立在复杂地形上的混乱所不同,仰光的乱完全生长在规划的工工整整的街道上。这种场景,在现在的上海,也就那么支离破碎的几条街道上能见到,而在这里,我步行到从30街到50街之间所有的街区,都是如此。
在加德满都的泰米尔地区,也有如织的人群将街道塞满,街道尺度甚至比仰光更小。但是填满那些空间的,都是外国游客,所以街道里面除了买卖,少有其它。而仰光中心区的街道,除了我,也没见着几个外国人,这种让人感觉真实当地生活的场景,也只有穿着长裙的男男女女们,才能制造出来。
在有着严格秩序的地方呆久了,虽然一切按部就班显得自然安顺,却极易滋生出一种叫做无聊的普遍情绪来。所以要是有空有机票,最好就到仰光来调剂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