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考研才能和统招生平起平坐”,你的看法是
?
今天在网上看到这样一篇帖子,很有感触,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关注和讨论。我本身是很支持自考的学历的,可下述也是很常见的社会现象,我觉得这类事情是可以避免或者根本这种观点就不对,但思路有点混乱。希望大家能够反驳下述情况,给我点支持。当然也很欢迎认同下述观点的亲们,意见多多益善,但是不欢迎恶意回复,恶意回复的请离开,谢谢合作。
“我们只能考研才能和统招生平起平坐了。”自考西安某大学的建筑工程的学生小张告诉记者。一个月来他先后应聘了8家单位,可都遭到了拒绝,理由都是“不要自考生”。“有一次我面试笔试都过了,但签合同时对方却突然变卦,因为我写明了自考的身份。公司说他们暂时还没有考虑接收自考生。”遭遇到冷落的不止是小张,和小张同专业的十几位同学都有过这种体会。“特别是在校园招聘会上,工作本来对口,但一填完表,大部分用人单位就直言拒绝自考生。”
还了解到,建筑类本身是一个比较抢手的专业,缺口比较大,就业前景广阔,像工程预决算、工程监理、物业管理等都能胜任。但如此看好的专业的自考生都如此遭遇,其他专业自考生求职遭遇就可见一斑了。“千万别暴露自己自考生的身份。”自考生小杨告诉采访者,这是毕业的师哥告诫他的话,“我觉得自考生挺不容易的,很骄傲。可找工作的时候却真是骄傲不起来了。”
自考生宽进严出学历多国承认,自考生真的遭遇歧视吗?记者以自考生的名义打了几个公司求职电话,发现要求有工作经验的职位,对自考和统招还能做到平等对待。“是不是自考无所谓,主要看能力和作品。”而针对应届生的招聘,都表示“不考虑”。一位招聘负责人直言:“统招生的简历都看不过来,哪还考虑自考生?”不少招聘单位都认为自考生和统招生不能相提并论,其实他们不知道我国严格的自考制度让自考生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毕业。
“理论考试课程门数不少于25门”、“基础科段的学分数不低于70学分”、“理论考试课程一般不少于12门”……自考的淘汰率很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如果没有在规定的年限内全部考过,之前所考科目的成绩全部作废。理工类的高教自考生,四年能通过所有考试拿到本科文凭的更是寥寥无几。“自考这种教考分离宽进严出的教育形式,具有推动学生自己独立学习的机制,它使广大学生养成了善于自学的习惯,这是成就人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和重要条件,它的后期影响超过了知识学习的本身。”这是教育界对自考的承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自考的毕业生,在学历上得到美、英、加、澳等一些大国的认可。
今天在网上看到这样一篇帖子,很有感触,希望能得到大家的关注和讨论。我本身是很支持自考的学历的,可下述也是很常见的社会现象,我觉得这类事情是可以避免或者根本这种观点就不对,但思路有点混乱。希望大家能够反驳下述情况,给我点支持。当然也很欢迎认同下述观点的亲们,意见多多益善,但是不欢迎恶意回复,恶意回复的请离开,谢谢合作。
“我们只能考研才能和统招生平起平坐了。”自考西安某大学的建筑工程的学生小张告诉记者。一个月来他先后应聘了8家单位,可都遭到了拒绝,理由都是“不要自考生”。“有一次我面试笔试都过了,但签合同时对方却突然变卦,因为我写明了自考的身份。公司说他们暂时还没有考虑接收自考生。”遭遇到冷落的不止是小张,和小张同专业的十几位同学都有过这种体会。“特别是在校园招聘会上,工作本来对口,但一填完表,大部分用人单位就直言拒绝自考生。”
还了解到,建筑类本身是一个比较抢手的专业,缺口比较大,就业前景广阔,像工程预决算、工程监理、物业管理等都能胜任。但如此看好的专业的自考生都如此遭遇,其他专业自考生求职遭遇就可见一斑了。“千万别暴露自己自考生的身份。”自考生小杨告诉采访者,这是毕业的师哥告诫他的话,“我觉得自考生挺不容易的,很骄傲。可找工作的时候却真是骄傲不起来了。”
自考生宽进严出学历多国承认,自考生真的遭遇歧视吗?记者以自考生的名义打了几个公司求职电话,发现要求有工作经验的职位,对自考和统招还能做到平等对待。“是不是自考无所谓,主要看能力和作品。”而针对应届生的招聘,都表示“不考虑”。一位招聘负责人直言:“统招生的简历都看不过来,哪还考虑自考生?”不少招聘单位都认为自考生和统招生不能相提并论,其实他们不知道我国严格的自考制度让自考生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毕业。
“理论考试课程门数不少于25门”、“基础科段的学分数不低于70学分”、“理论考试课程一般不少于12门”……自考的淘汰率很高,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如果没有在规定的年限内全部考过,之前所考科目的成绩全部作废。理工类的高教自考生,四年能通过所有考试拿到本科文凭的更是寥寥无几。“自考这种教考分离宽进严出的教育形式,具有推动学生自己独立学习的机制,它使广大学生养成了善于自学的习惯,这是成就人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能力和重要条件,它的后期影响超过了知识学习的本身。”这是教育界对自考的承认。同时,我国高等教育自考的毕业生,在学历上得到美、英、加、澳等一些大国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