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 又见王啸坤
时隔三年,当刮目相看。
最近常常在电视上看见王啸坤同学,与08年摩登音乐节的时候相比,他现场演出的功力大增。新歌的旋律也比之前的曲目更易让大众接受,又一颗流行摇滚新星正冉冉升起。
06年的我型我秀,我暗暗在心中猜测如果不出意外冠军应该就是王啸坤,果然没让我失望。他独特清澈而富穿透力的嗓音正是我喜欢的,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当时那首《琴麻岛的海》。之后的很长时间里我的注意力都在后摇以及一些主流之外的音乐上,渐渐地习惯了忽略歌词。
到了08年的摩登音乐节,我可以在现场直接地感受小十三的演出,然而那次我并没有惊喜。可能是那一整天看演出已经相当疲劳了,我记得小十三上台时我憔悴地坐在舞台里侧的角落,背靠着栏杆。他唱了那么多歌,我还是只对《秦麻岛的海》有共鸣,也许是我不在状态,不知怎么总是感觉还缺点什么。
然后不禁为小十三感到担心,不过还好,09年他终于给了我惊喜。
这张新专辑充分体现了他个性的不同侧面,而且每一首歌都做到了旋律好听歌词真诚。歌声张弛有度,张张13首的底线也令人佩服,对于一个88年出生的青年来说,未来是不可估量的。
专辑的文案中写道:
“王啸坤告诉我们,不要爱上爱情的感觉,而要去爱爱情本身;
不要爱上所谓的风格,而要去爱音乐本身。
而爱,与旁人的目光无关,只在于自己。爱音乐如此,爱女孩亦如是。”
说的不错,呵呵, 很像双鱼座会说的话。
曲风无论流行还是摇滚,无论是十三擅长的英式还是向前辈致敬的朋克,都相得益彰。与B6合作的电子乐,作家棉棉的旁白,也为此张专辑增色不少。有句老话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别的先不讲,起码你要有实力能站上去。
《征程(JOURNEY)》是每一次出镜必唱的曲目,云南卫视的排行榜拉票音乐会,辽宁卫视的唱游中国,浙江卫视的百事群音。。。而这首在2009春季公路巡演途中写下的歌也确实道出了王啸坤的心声,并且再次引起了我的和大家的共鸣。我不想逐一对每首歌都谈论一番,其实13首我都挺喜欢的。在这里还要特别提一下《回家吧》,不是歌的歌,也一样能打动自己打动别人。
说到春季巡演,十三还来大连了。又偶然在大连电视台看见他的专访,觉得他确实非常有潜质。从19岁到21岁,从型秀冠军到独立唱片,王啸坤完成了蜕变,成为被主流乐界认可并依然坚持自我的音乐人。有越来越多的年轻朋友喜欢他的歌,这对90后群体起到了一个有益的的导向作用。坚持大部分用中文写歌词也是非常好的,对于在国内推广摇滚乐、建立本土的摇滚文化颇有帮助。
纵观近几年有增无减的选秀比赛,也有几家值得一看,希望能多出几个王啸坤。不过像张亚东说的,“专业的选秀对整个产业才是一种帮助。如果是像大众选秀范围那么广,选手能晋级也是撞大运。”当然这一切的幕后谁掌握决定权还得另说。
顺藤摸瓜听了下《王啸坤&琴麻岛乐队未发表作品集》,惊叹秦皇岛还有这样一支合我口味的乐队,为什么我没能早点发现他们呢?
06年到09年同样是我思想转变很大的三年,不管怎样成长了就好。那么最后祝福一下十三吧,愿你一直坚持做自己的音乐,写出更多合我口味的歌,还有保护好你的嗓子,哈哈。
最主要,别辜负上天对你的眷顾。
===========================================
下文引自王啸坤博客早前一篇文章:
“音乐本身不是在没有愤怒来源的时候就破口大骂,正如现在摇滚世界的苍白一样,发达的音乐帝国苦于无法再从前辈的身上榨取新鲜的养分,风格的回归是不争的事实,他们希望通过体验来达到对于音乐的重新认识;而我们呢,是的,我们的乐队不再固执的去追求什么信仰,也不在无端的做出那些与主流相背的傻事,可演变的结果居然是现在的气氛就象是更多浮躁的青年自恋的在开大party,而好的乐队真的是越来越少,相反支持的人竟然越来越多.很多做乐队的人把中国摇滚乐市场的萎靡归咎于市场的如何,大众欣赏水平的如何,或者干脆把自己的风格变的面目全非,那这还叫摇滚吗?真的现在大家都认为摇滚只是一种音乐的表面变种吗?我个人的想法:无法用你自己的风格征服市场(如果想去征服的话),那就不要再去做任何辩解,没有任何人需要对此负责;如果把衣服一换,做个头发就换了风格,理由是:现在这种风格吃香,那就真是给这门艺术丢脸了!”
=========================================
另附一则新闻:希望音乐消除一切隔阂 (来源:新京报 2008-05-14 09:14:34)
9号晚上我和我的琴麻岛乐队在星光现场的木玛乐队“爱从未离开”的专场上给木玛做了嘉宾。这场演唱会的主题是为了纪念40年前倡导“爱与和平”的嬉皮文化,也为追忆曾经引领全世界年轻人打开知觉之门的“大门”(THE DOORS)乐队。所以我觉得来看演出的应该都是一些热爱音乐的歌迷。但是现场也发生了一些不愉快。在我们演出的时候,下面有些乐迷特别不耐烦,我也冲动地回应了他们。我觉得有些乐迷仅仅因为我参加过选秀比赛就简单地给我贴上标签,却并没有真正地好好听我们的音乐。
我觉得音乐应该是能消除一切隔阂的东西,它并不是反倒被用来制造隔阂的。听摇滚乐也并不比听流行音乐高明。实际上,之前参演的乐队一开始都准备翻演一些经典乐队的经典作品。我们乐队一开始也选了the clash和pink floyd的歌准备翻唱。后来觉得,未必一定要翻唱这些国外的经典,我们的生活经历让我们也有很多音乐上的共同记忆,所以我们翻唱了能够唤起大家对生活热爱的中文歌,比如《我爱我家》的主题歌,和老版《正大综艺》的主题歌,我相信这些歌能让到场的乐迷更有共鸣,更能感到温暖。
最近常常在电视上看见王啸坤同学,与08年摩登音乐节的时候相比,他现场演出的功力大增。新歌的旋律也比之前的曲目更易让大众接受,又一颗流行摇滚新星正冉冉升起。
06年的我型我秀,我暗暗在心中猜测如果不出意外冠军应该就是王啸坤,果然没让我失望。他独特清澈而富穿透力的嗓音正是我喜欢的,而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当时那首《琴麻岛的海》。之后的很长时间里我的注意力都在后摇以及一些主流之外的音乐上,渐渐地习惯了忽略歌词。
到了08年的摩登音乐节,我可以在现场直接地感受小十三的演出,然而那次我并没有惊喜。可能是那一整天看演出已经相当疲劳了,我记得小十三上台时我憔悴地坐在舞台里侧的角落,背靠着栏杆。他唱了那么多歌,我还是只对《秦麻岛的海》有共鸣,也许是我不在状态,不知怎么总是感觉还缺点什么。
然后不禁为小十三感到担心,不过还好,09年他终于给了我惊喜。
这张新专辑充分体现了他个性的不同侧面,而且每一首歌都做到了旋律好听歌词真诚。歌声张弛有度,张张13首的底线也令人佩服,对于一个88年出生的青年来说,未来是不可估量的。
专辑的文案中写道:
“王啸坤告诉我们,不要爱上爱情的感觉,而要去爱爱情本身;
不要爱上所谓的风格,而要去爱音乐本身。
而爱,与旁人的目光无关,只在于自己。爱音乐如此,爱女孩亦如是。”
说的不错,呵呵, 很像双鱼座会说的话。
曲风无论流行还是摇滚,无论是十三擅长的英式还是向前辈致敬的朋克,都相得益彰。与B6合作的电子乐,作家棉棉的旁白,也为此张专辑增色不少。有句老话说,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别的先不讲,起码你要有实力能站上去。
《征程(JOURNEY)》是每一次出镜必唱的曲目,云南卫视的排行榜拉票音乐会,辽宁卫视的唱游中国,浙江卫视的百事群音。。。而这首在2009春季公路巡演途中写下的歌也确实道出了王啸坤的心声,并且再次引起了我的和大家的共鸣。我不想逐一对每首歌都谈论一番,其实13首我都挺喜欢的。在这里还要特别提一下《回家吧》,不是歌的歌,也一样能打动自己打动别人。
说到春季巡演,十三还来大连了。又偶然在大连电视台看见他的专访,觉得他确实非常有潜质。从19岁到21岁,从型秀冠军到独立唱片,王啸坤完成了蜕变,成为被主流乐界认可并依然坚持自我的音乐人。有越来越多的年轻朋友喜欢他的歌,这对90后群体起到了一个有益的的导向作用。坚持大部分用中文写歌词也是非常好的,对于在国内推广摇滚乐、建立本土的摇滚文化颇有帮助。
纵观近几年有增无减的选秀比赛,也有几家值得一看,希望能多出几个王啸坤。不过像张亚东说的,“专业的选秀对整个产业才是一种帮助。如果是像大众选秀范围那么广,选手能晋级也是撞大运。”当然这一切的幕后谁掌握决定权还得另说。
顺藤摸瓜听了下《王啸坤&琴麻岛乐队未发表作品集》,惊叹秦皇岛还有这样一支合我口味的乐队,为什么我没能早点发现他们呢?
06年到09年同样是我思想转变很大的三年,不管怎样成长了就好。那么最后祝福一下十三吧,愿你一直坚持做自己的音乐,写出更多合我口味的歌,还有保护好你的嗓子,哈哈。
最主要,别辜负上天对你的眷顾。
===========================================
下文引自王啸坤博客早前一篇文章:
“音乐本身不是在没有愤怒来源的时候就破口大骂,正如现在摇滚世界的苍白一样,发达的音乐帝国苦于无法再从前辈的身上榨取新鲜的养分,风格的回归是不争的事实,他们希望通过体验来达到对于音乐的重新认识;而我们呢,是的,我们的乐队不再固执的去追求什么信仰,也不在无端的做出那些与主流相背的傻事,可演变的结果居然是现在的气氛就象是更多浮躁的青年自恋的在开大party,而好的乐队真的是越来越少,相反支持的人竟然越来越多.很多做乐队的人把中国摇滚乐市场的萎靡归咎于市场的如何,大众欣赏水平的如何,或者干脆把自己的风格变的面目全非,那这还叫摇滚吗?真的现在大家都认为摇滚只是一种音乐的表面变种吗?我个人的想法:无法用你自己的风格征服市场(如果想去征服的话),那就不要再去做任何辩解,没有任何人需要对此负责;如果把衣服一换,做个头发就换了风格,理由是:现在这种风格吃香,那就真是给这门艺术丢脸了!”
=========================================
另附一则新闻:希望音乐消除一切隔阂 (来源:新京报 2008-05-14 09:14:34)
9号晚上我和我的琴麻岛乐队在星光现场的木玛乐队“爱从未离开”的专场上给木玛做了嘉宾。这场演唱会的主题是为了纪念40年前倡导“爱与和平”的嬉皮文化,也为追忆曾经引领全世界年轻人打开知觉之门的“大门”(THE DOORS)乐队。所以我觉得来看演出的应该都是一些热爱音乐的歌迷。但是现场也发生了一些不愉快。在我们演出的时候,下面有些乐迷特别不耐烦,我也冲动地回应了他们。我觉得有些乐迷仅仅因为我参加过选秀比赛就简单地给我贴上标签,却并没有真正地好好听我们的音乐。
我觉得音乐应该是能消除一切隔阂的东西,它并不是反倒被用来制造隔阂的。听摇滚乐也并不比听流行音乐高明。实际上,之前参演的乐队一开始都准备翻演一些经典乐队的经典作品。我们乐队一开始也选了the clash和pink floyd的歌准备翻唱。后来觉得,未必一定要翻唱这些国外的经典,我们的生活经历让我们也有很多音乐上的共同记忆,所以我们翻唱了能够唤起大家对生活热爱的中文歌,比如《我爱我家》的主题歌,和老版《正大综艺》的主题歌,我相信这些歌能让到场的乐迷更有共鸣,更能感到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