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自己爽吧
因为工作缘故,需要研究下微信稿的写法。
回家将关注的微信挨个看了一遍,发现每个app都非常卖力。
各种卖萌推荐办傻扮可爱,拼了命也要把自己挤进大众的视野。
就个人来说,大多订阅号都是冒着泡泡,很少会点开。因为关注太多,注意力太过分散,于是什么都不注意。
记得大学才毕业时,那时候人人都强调如何利用好碎片时代,把广告灌输进受众的脑子里,霸占最多的眼球便是胜利。
道理大家都懂,所有人都开始探寻这种新的讨好观众的方式,恨不得俯身在地。
即便如此,能得到一点关注,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如果用恋爱的来比喻,便是爱上一个高冷的对手,忘了自己的地位,不断讨好对方,服务对方,苛求能得到多一点的关注,以期在此关注中得到些许回报。
谁也不知道这种方式的对错。当然也有一些高冷的app,完全做自己的内容,没有么么哒,没有标题党,也没有任何与观众讨价还价的关怀,自此,赢得不少赞誉。
或许真是如此,世上安得两全法,不负自己不负卿?
让别人爽还是让自己爽,如果不涉及到子弹,那必然是让自己爽。
回家将关注的微信挨个看了一遍,发现每个app都非常卖力。
各种卖萌推荐办傻扮可爱,拼了命也要把自己挤进大众的视野。
就个人来说,大多订阅号都是冒着泡泡,很少会点开。因为关注太多,注意力太过分散,于是什么都不注意。
记得大学才毕业时,那时候人人都强调如何利用好碎片时代,把广告灌输进受众的脑子里,霸占最多的眼球便是胜利。
道理大家都懂,所有人都开始探寻这种新的讨好观众的方式,恨不得俯身在地。
即便如此,能得到一点关注,也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如果用恋爱的来比喻,便是爱上一个高冷的对手,忘了自己的地位,不断讨好对方,服务对方,苛求能得到多一点的关注,以期在此关注中得到些许回报。
谁也不知道这种方式的对错。当然也有一些高冷的app,完全做自己的内容,没有么么哒,没有标题党,也没有任何与观众讨价还价的关怀,自此,赢得不少赞誉。
或许真是如此,世上安得两全法,不负自己不负卿?
让别人爽还是让自己爽,如果不涉及到子弹,那必然是让自己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