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怜的年青人
毛姆在《七十述怀》中写道:我三十岁的时候,哥哥对我说:“现在你不再是孩子,你已经成人,必须好好做一个人了。”四十岁时,我对自己说:“青年到此为止。”五十岁生日时,我说,“自己骗自己没有用,我到中年了,我得同意。”六十岁时,我说:“现在我必须把我的各种事情整理一下,因为我已到老年的门口,必须自己结一笔账。”我决定退出戏剧界,着重写《总结》,看看我一生和文学中学到了什么,做了些什么,以及从中得到了哪些满足,借以自娱自慰。
我今年二十四了,我打算11月底去台湾,一个人,因为我的朋友太少。我的父母坚决反对。当然反对又有什么用呢。我已经按他们的心意安安分分地过了二十三年塑料般的生活,我感激他们。我父亲坐在电脑前看都不看我,说:“没什么好谈的,我不能将你置于未知中,那太可怕了。”这就是我成长的环境。
“年青人的无能令人可怕!如果你是一个年青人,似乎注定缺乏内涵。如果你不能从自身生出什么有机体,而只是不连续的、不均衡的、无特色的生命片断(即使是天才的片断,也只是片断),你干不成任何事。你挣扎,你思考,都无用。你永远也不会明白任何事。你不接触实际,不呼吸生活。说年轻人更接近生活是错的。在青年和生活之间不产生成年人特有的失望、经验和思维构想。相反,年轻人带来的是百万种迷信、现成的思想、建议和幻想——这些东西总是被置放在他们和生活之间。只有成年人能够提供直接、毫无掩饰的接触,只有年老人才能将此做得完美。只在四十岁左右,你才开始实实在在地生活。在此之前,你的生活只是行为、打算、对未来的依恋和对过去的回忆。”这是埃里亚德的《青年和老年》里的一段话。我的一个故友请我别看书了,化化妆走出去跟几个傻乎乎的男生约会。我说我不忍心。
夜梦里,我走在荒凉的乡下老家的大场上,涨起的潮水淹没过我的腰身,往前是没有人烟的湖水深处,我孤独得害怕,于是返身回去潮湿拥挤的集体宿舍。我只能有两种出路,找一个搞艺术的废柴,或者自己变成这样的人。前者善类太少,与前者坦诚相待、厮守终生的可能性太小。我尽量坦诚面对自己的初心,不会离开自己。“我感兴趣的不是停止不前的完美,而是一系列的挫折、摸索和沦落。在完美和确定中生命的行为完成了。因为它的“完美”和“确定”,它死了,冻结了,从中不可能生出什么新东西来。与其没完没了地欣赏一种辉煌然而僵死的完美的形态,我宁愿关注和帮助一种转瞬即逝的不完美形态。谁知道呢,那个平庸的诞生有一天会给我带来一个能使世界产生革命的生命(那时,一旦它的职能完成,它将停止不前,它将死亡),而完美的作品,永远保持同样的完美,仅此而已。”同样是《青年与老年》里的片断。
我有很多精妙绝伦的梦和想法,但落入纸上或者说出口就成了丑陋的死章鱼。
我今年二十四了,我打算11月底去台湾,一个人,因为我的朋友太少。我的父母坚决反对。当然反对又有什么用呢。我已经按他们的心意安安分分地过了二十三年塑料般的生活,我感激他们。我父亲坐在电脑前看都不看我,说:“没什么好谈的,我不能将你置于未知中,那太可怕了。”这就是我成长的环境。
“年青人的无能令人可怕!如果你是一个年青人,似乎注定缺乏内涵。如果你不能从自身生出什么有机体,而只是不连续的、不均衡的、无特色的生命片断(即使是天才的片断,也只是片断),你干不成任何事。你挣扎,你思考,都无用。你永远也不会明白任何事。你不接触实际,不呼吸生活。说年轻人更接近生活是错的。在青年和生活之间不产生成年人特有的失望、经验和思维构想。相反,年轻人带来的是百万种迷信、现成的思想、建议和幻想——这些东西总是被置放在他们和生活之间。只有成年人能够提供直接、毫无掩饰的接触,只有年老人才能将此做得完美。只在四十岁左右,你才开始实实在在地生活。在此之前,你的生活只是行为、打算、对未来的依恋和对过去的回忆。”这是埃里亚德的《青年和老年》里的一段话。我的一个故友请我别看书了,化化妆走出去跟几个傻乎乎的男生约会。我说我不忍心。
夜梦里,我走在荒凉的乡下老家的大场上,涨起的潮水淹没过我的腰身,往前是没有人烟的湖水深处,我孤独得害怕,于是返身回去潮湿拥挤的集体宿舍。我只能有两种出路,找一个搞艺术的废柴,或者自己变成这样的人。前者善类太少,与前者坦诚相待、厮守终生的可能性太小。我尽量坦诚面对自己的初心,不会离开自己。“我感兴趣的不是停止不前的完美,而是一系列的挫折、摸索和沦落。在完美和确定中生命的行为完成了。因为它的“完美”和“确定”,它死了,冻结了,从中不可能生出什么新东西来。与其没完没了地欣赏一种辉煌然而僵死的完美的形态,我宁愿关注和帮助一种转瞬即逝的不完美形态。谁知道呢,那个平庸的诞生有一天会给我带来一个能使世界产生革命的生命(那时,一旦它的职能完成,它将停止不前,它将死亡),而完美的作品,永远保持同样的完美,仅此而已。”同样是《青年与老年》里的片断。
我有很多精妙绝伦的梦和想法,但落入纸上或者说出口就成了丑陋的死章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