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革命史。米涅
![]() |
1789-1814年的法国大革命
从最保守的流亡贵族到最激进的雅各宾派,以颜色表示这段历史中各角色的政治倾向,我们将看到法国革命从各阶层参与到以极左为原动力的不断革命和内部清洗、最终以拿破仑的军政府控制各敌对派别的过程。
在这一过程中,巴黎的特殊性,无套裤汉的作用,雅各宾及各种俱乐部组织的作用,发挥了重要影响并且是法国革命的独特之处。而从路易十六政府到拿破仑政府,革命所反对的专制不是减弱而是加强并且正规化、合法化、更高效,这揭示了这段历史的本质及其在法国历史中的位置,即君主制国家在不断整合内部对抗外部的过程中最终脱去了君主制的外衣而让位于民族国家。
![]() |
法国在路易十六时代财政危机愈发严重,原因在于贵族和僧侣为首的特权阶级免税,税负主要落在第三等级特别是农民肩上,而农民又负担着十一税和一些残存的封建义务。激增的国债导致国家信用崩溃,而高等法院阻挠皇室进一步增加税负,三级会议成为解决财政危机的最终办法,事实上将重新划分各阶层的权利与义务。
![]() |
三级会议--国民议会1789.5.5---1789.10.6
资产阶级希望三级会议为国家制定宪法,僧侣与贵族阶层希望借此约束国王的权力,国王及宫廷贵族只希望解决财政问题并尽力拖延改革。支持改革的政府大臣内克尔帮助第三等级获得了两倍的代表名额,按照代表人数投票还是按等级投票成为三个等级的争论焦点,国王希望以此及其他矛盾使得三个等级无法统一。贵族阶层不予让步,并坚持分开审查代表资格,第三等级宣布自己是代表全国的议会,宫廷出面干涉但贵族阶层仍不妥协,第三等级独自开会,并争取到低阶僧侣和部分开明贵族的支持,在普遍审查后,西哀耶斯倡议单独组成国民议会。
国民议会宣布立法权不可分即将特权等级置于自己的统领之下,并宣布宫廷的税收为不合法,保障财产权,成立委员会供应人民日用等。这些措施获得国民普遍支持。宫廷贵族则劝说路易十六亲自出面制止,结果失败。宫廷进而派军封锁会场,代表们转至网球场并宣誓无宪法不解散。王室以武力威胁失败,并严重伤害国王威信。国王进而调集外省军队甚至外籍军队,令国民议会和巴黎警惕,并导致巴黎起义,各区的自治和自卫组织开始出现,巴黎开始武装。
在宫廷贵族的劝说下,国王流放了改革派大臣内克尔,此举令巴黎震动,人们控制了市政厅以及部分支持民众的禁卫军,巴士底狱最终投降。
被宫廷贵族包围的国王一直蒙在鼓里,利昂古尔公爵报告了实情,国王最终来到议会,承认国民议会且自己站在议会一边。这一决定使路易十六重获爱戴,市长巴伊向路易献上巴黎的钥匙。部分宫廷贵族离开宫廷,成为第一批流亡贵族,内克尔被召回。巴黎的自治组织及国民自卫军开始被各省效仿。
新宪法中关于议会采用一院制与两院制(包含贵族院)的争论以及国王是否有否决权的争论引起国王不满,在贵族的支持下宫廷再次调军队至凡尔赛,而当时巴黎正处粮食匮乏中,宫廷此举引起普遍不满,民众与国民自卫军前往凡尔赛要求国王回到巴黎,国王被迫答应并失去军队保护。
![]() |
国民议会--制宪议会1789.10.6---1791.4
新政府首先要应对财政困难,没收教会财产成为其主要手段,以教会地产为抵押的指券极大地帮助了政府,而这一政策引起僧侣阶层的普遍不满。其他政策如要求僧侣世俗化,废除贵族制度和爵位,采行新军制(遴选军官不再要求贵族出身),采行一院制否定两院制,改组地方行政,则引起土地贵族、军官、宫廷贵族、地方政要的不满。
这一系列改革是大革命的实质,也直接暴露了国内各阶层的矛盾,使得国内开始出现叛乱,这与国外政府和流亡贵族的进攻最终将使革命政府不断走向极端来解决这些矛盾。
但这一阶段政权大体上稳定,巴黎起义后迅速恢复秩序,地方各郡县也表示服从,议会较好的维持了无政府与反革命派别之间的平衡。
巴黎的政治氛围高涨,各阶层都希望参与政治,由最基本的政见讨论诞生的俱乐部(最早为布列塔尼各代表组成的雅各宾俱乐部)开始了党派时代,并通过影响群众力量影响之后大革命的走向。各立场相同的派别也创建自己的俱乐部,如立宪派创建的89俱乐部,贵族也组成自己的王政俱乐部但影响微弱,议会领袖米拉波同时参加雅各宾和89俱乐部,而随着他的逝世,表面上的团结开始破裂。
![]() |
制宪议会1791.4---1791.9.30
流亡国外的贵族获得奥地利和神罗帝国的支持,第一次反法联盟产生,国内利益受损的教士和贵族开始煽动地方叛乱,宫廷则与敌对国家暗通消息,国王不断否决对国内潜在叛乱者的打击。这加重了政府与巴黎市民的紧张情绪以及对国王的不信任,最终发生第一次宪法危机,国王扮作仆人出走,但一行人在离开国境前被发现,并被带回巴黎。
议会中的左派强烈要求问责国王甚至要求其退位,并动员群众压迫议会。政府不得不武力镇压,这一流血事件开始了政府与群众的对抗,以及基于群众力量的雅各宾派掀起再次革命。
1791年制定出一部中等阶级宪法,其缺陷在于代表不得连任,这导致民粹派在议会中将占上风,并且议会丢失掉至关重要的对市政府和国民自卫队的控制。
![]() |
制宪议会--立法议会1791.10.1---1792.9.2
在中产阶级福扬派支持下国王恢复权力,但国王对支持立宪的福扬派和支持共和的吉伦特皆不信任,遂千方百计令其两败俱伤,尤其是伤害了最靠近自己的立宪派,并导致雅各宾派的上台。
国内外对新政府的挑战不断加剧,而国王始终拒绝流放国内的潜在叛乱者,如地方贵族和拒不宣誓的教士。
雅各宾派动员巴黎郊区的无套裤汉,发起8月10日暴动,国王逃至议会寻求庇护但最终被被废。拉法耶特(此人早年与华盛顿在美国独立而并肩作战,巴黎起义时期控制巴黎国民自卫队,此时为法军将军)企图获得军队支持以恢复君主立宪制,未获得军队支持而失败。
以丹东为首的雅各宾派上台,并在巴黎内进行政治清洗。
![]() |
立法议会---吉伦特垮台1792.9.2---1793.6.2
处死国王导致欧洲君主国几乎全部与共和国为敌。
正在边境的重要将军迪穆里埃企图与外军联合控制巴黎,让路易十六重回王位,但没有获得军队的支持而叛变投敌。此举使得雅各宾派以叛国罪起诉国王,并最终以各种手段使得国会通过处死路易十六。并成立救国委员会成为实质性的政府。
此时雅各宾派已控制市政府和首都武装,为控制议会甚至企图直接捕杀吉伦特派议员,吉伦特政府成立十二人委员会调查雅各宾的暴行以求自保,但在雅各宾压力下取消。
雅各宾最终发动无套裤汉攻克国民议会,逮捕并处死吉伦特派领袖。吉伦特派从此衰落,雅各宾专政开始。
![]() |
吉伦特垮台---丹东垮台1793.6.2---1794.4
吉伦特党人控制着外省基层政府,雅各宾政变引起国内大量叛乱(里昂、马赛、波尔多为首),在这种极左极右对立情况下,持中的吉伦特派不断被排斥,巴黎与各地叛乱成了极左与极右,雅各宾专政与保王党对抗。
议会通过1793年宪法,选举权完全开放且权力放低,削弱政府,但此法在当时显然无法实行。
议会内的雅各宾派逐渐被罗伯斯庇尔控制的更加极左山岳党控制。救国委员会宣布全民皆兵,采取各种极端手段如革命法庭、全民皆兵、强制征收物资、限制物价等手段,在国内外战争中逐渐反败为胜。
救国委员会与治安委员会在此过程中也在巴黎与战场发动大量屠杀。全巴黎都在恐怖的阴影中,丹东企图控制群众武装并终止革命但最终被罗伯斯庇尔打倒。
罗伯斯庇尔控制的救国委员会成为唯一胜利者。
![]() |
丹东垮台---罗伯斯庇尔垮台1794.4---1794.7.27热月九日
罗伯斯庇尔加强了其恐怖统治,并宣扬信仰最高主宰,在最高主宰节上其权势达到顶峰。随着革命和恐怖的持续,人人自危,两委员会发生分裂,罗伯斯庇尔决定回到雅各宾俱乐部这个群众力量之源。
议会率先发难并在会场逮捕罗伯斯庇尔,其后罗伯斯庇尔被救出,议会与俱乐部双方争夺巴黎各区武装的支持,最终议会胜利并处死罗伯斯庇尔。
![]() |
罗伯斯庇尔垮台---督政府1794.7.27热月九日---1795.10.26
罗伯斯庇尔倒台后,巴黎由郊区无套裤汉支持的两委员会以及市区资产阶级支持的热月党人控制。罗倒台后两者的矛盾开始凸显,在历次暴动中市区的金色青年最终战胜郊区,93年宪法被取消,而下层阶级也被逐出政府,政权回到资产与中产阶级手中。
政府军在国内外战争中获得胜利,并与多国停站签约,国内局势恢复稳定。各省随巴黎而动,开始对恐怖时期革命者的清算,保王党势力抬头,多次暴动但被政府控制。
国民公会改组为两院(元老院与五百人院)与督政府(五督政官),国民公会结束。
![]() |
督政府1795.10.26---1799.11.9雾月18日政变
在督政府较为平稳的统治下,最终平定国内叛乱,在国外的一系列的军事胜利更创造了几个卫星共和国。拿破仑波拿巴登场。
但督政府的政治倾向并不能解决其政治基础狭窄的问题,先是民主派,之后是保王党的政变企图表明法国各派别始终没有和解。而政治上“干净”的拿破仑以其全法国公认的战争上的荣耀发动政变而结束督政府。
![]() |
拿破仑政府1799.11.9雾月18日政变---1814
以其实用主义的立场拉拢国内各派别,恢复僧侣和贵族阶层,甚至创造新的军事贵族并最终称帝。
几点扩展
巴黎在法国的领导地位导致法国革命的过程非常不稳定,即法国郊区的群众组织导致新政府不断被革命,最终演化为市区和郊区的战争,而两者都并不能代表法国最大多数的农民。
法国各派别的矛盾是从更早的时代开始养成的,(和英国贵族很平稳的资产阶级化形成对比)是王权专制下各阶层被分而治之的一种状态,而当旧的中央被打倒,新的中央就要经过残酷的竞争和整合才能产生,拿破仑的军事独裁也并没能做到,这一问题一直延续到第三共和国。
法国的地缘位置导致其国防上的巨大压力,易于催生专制政权,且专制倒台后会陷入长期不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