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在这里--《逃离》读后
这本书她读得很慢,一个月了,还没看到一半,而这本书不过由八个比短篇稍长比中篇又稍短些的小说组成。若是二十年前,不,或许十年甚至更近些,她的阅读速度会让她在一个礼拜内看完任何一部有厚度的书。
是的,是看不是“读”。
看,是属于眼睛的走马观花;读,属于思维与文字的双重交流。这两个字中间,是她沉沉二十年的时光。
能让她在掩卷后有所思的书,是越来越少了;而不忍一口气读完的,更是少之又少。正如身边能懂得的人越来越少,而愿意让之懂得的人,更早已绝了迹。
《逃离》,一见到这个故事,就是一声太息。门罗对心理、思维、周遭环境的细微而准确的描述,本身就是一种才能。有些人,写一辈子,都和文字隔着重重大山,而有些人,只需寥寥数句,便能直抵你心。门罗无疑是个中高手。
卡拉,被生活重担压得近于崩溃的女人,年轻,精力充沛,糊涂,还有些许幻想。西尔维娅,亦即贾米森太太,生活优渥的中产阶级,刚死了丈夫,看着给自己帮佣的卡拉精力充沛的身影在房间里出入,仿佛让之返老还童。听到卡拉抱怨生活的艰难和对丈夫克拉克的失望时,心里可能还有点浪漫的思想,以为给点钱,让卡拉离开这个阴湿的小镇,就可以重新开始生活。西尔维娅真是个天真的人啊。如果卡拉真的离开,开始她独立,自信,美丽的新生活,那么这个故事就落入一个屌丝逆袭的老套公式了。
车开了不久,卡拉就跳下了车,以最快的速度回到自己痛恨的男人身边。对未来的恐惧,促使女人变成了惯性的奴隶。卡拉的短短一生,似乎在不断的经历着叛离。十八岁,和克拉克离开自己的父母,私奔到小镇,靠教人骑马维持生计,而这简直不是个正经生意。门罗小说里的逃离的小妞们,都年轻,渴望脱离旧生活。她们痛恨以往的一切,头也不回的离开,投入另一个让自己反感的生活。这种逃离让人生有了一种持之以恒的悲剧性。
白羊是卡拉收养的一只动物。在这里有隐喻的符号意义。白羊在天气最阴郁的那段时间走失了,似乎预示着卡拉在生活不顺的时候渴望着任性的离开。当克拉克在卡拉回来后去找西尔维娅理论时,气氛非常不友好的时候,突然发现白羊在光影里神话般的出现了。白羊的出现解救了这场不友好的谈话,让克拉克礼貌的道别,让西尔维娅得以体面的从拆散人家夫妻的质疑里脱身出来。
可是最终白羊并没有和克拉克一起回到卡拉身边。西尔维娅想当然的以为克拉克将白羊带回去了,并将经过写了一封信给卡拉,接到信后的卡拉,知道白羊曾经回来,但是最终消失的消息后,“像是肺里什么地方扎进去了一根致命的针,浅一些呼吸时可以感觉不到疼,可是当她需要深深吸进去一口气时,她便能觉察出那根针依然存在”。太准确了。这种描述。
白羊似乎与卡拉有某种神秘的联系,白羊的存在诱惑着卡拉的逃离。虽然没有地理意义上的离开,却代表着精神上的一种逃离。所以最后克拉克处理了白羊,至于怎么处理它的,连卡拉都不想深究了,白羊离开了,她看似回来了,同时也再一次放弃身体的逃离,实际她遗弃了自己的内心。生活至此,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看完这个短篇,她深呼一口气——圈养的白羊,这是她在心里给《逃离》起的副标题。
每个人心里都有这么一只白羊吧?纯真、美好、弱小,白羊在心里慢慢长大,慢慢衰老。或许有几次离开的机会,甚至也付出了行动,最后仍然回到了原点,甚至最后连白羊都消失了,剩下的只有北风拍打着窗缝。
但是在某次洗浴的时候,当褪去所有伪装后,对着雾气蒙蒙的镜子,她却清晰的看到了那个瘦弱又倔犟的女孩,躲在那双已经不甚明亮的眼睛后面,双目晶晶的看着她。
是的,She was here,未曾离开。
是的,是看不是“读”。
看,是属于眼睛的走马观花;读,属于思维与文字的双重交流。这两个字中间,是她沉沉二十年的时光。
能让她在掩卷后有所思的书,是越来越少了;而不忍一口气读完的,更是少之又少。正如身边能懂得的人越来越少,而愿意让之懂得的人,更早已绝了迹。
《逃离》,一见到这个故事,就是一声太息。门罗对心理、思维、周遭环境的细微而准确的描述,本身就是一种才能。有些人,写一辈子,都和文字隔着重重大山,而有些人,只需寥寥数句,便能直抵你心。门罗无疑是个中高手。
卡拉,被生活重担压得近于崩溃的女人,年轻,精力充沛,糊涂,还有些许幻想。西尔维娅,亦即贾米森太太,生活优渥的中产阶级,刚死了丈夫,看着给自己帮佣的卡拉精力充沛的身影在房间里出入,仿佛让之返老还童。听到卡拉抱怨生活的艰难和对丈夫克拉克的失望时,心里可能还有点浪漫的思想,以为给点钱,让卡拉离开这个阴湿的小镇,就可以重新开始生活。西尔维娅真是个天真的人啊。如果卡拉真的离开,开始她独立,自信,美丽的新生活,那么这个故事就落入一个屌丝逆袭的老套公式了。
车开了不久,卡拉就跳下了车,以最快的速度回到自己痛恨的男人身边。对未来的恐惧,促使女人变成了惯性的奴隶。卡拉的短短一生,似乎在不断的经历着叛离。十八岁,和克拉克离开自己的父母,私奔到小镇,靠教人骑马维持生计,而这简直不是个正经生意。门罗小说里的逃离的小妞们,都年轻,渴望脱离旧生活。她们痛恨以往的一切,头也不回的离开,投入另一个让自己反感的生活。这种逃离让人生有了一种持之以恒的悲剧性。
白羊是卡拉收养的一只动物。在这里有隐喻的符号意义。白羊在天气最阴郁的那段时间走失了,似乎预示着卡拉在生活不顺的时候渴望着任性的离开。当克拉克在卡拉回来后去找西尔维娅理论时,气氛非常不友好的时候,突然发现白羊在光影里神话般的出现了。白羊的出现解救了这场不友好的谈话,让克拉克礼貌的道别,让西尔维娅得以体面的从拆散人家夫妻的质疑里脱身出来。
可是最终白羊并没有和克拉克一起回到卡拉身边。西尔维娅想当然的以为克拉克将白羊带回去了,并将经过写了一封信给卡拉,接到信后的卡拉,知道白羊曾经回来,但是最终消失的消息后,“像是肺里什么地方扎进去了一根致命的针,浅一些呼吸时可以感觉不到疼,可是当她需要深深吸进去一口气时,她便能觉察出那根针依然存在”。太准确了。这种描述。
白羊似乎与卡拉有某种神秘的联系,白羊的存在诱惑着卡拉的逃离。虽然没有地理意义上的离开,却代表着精神上的一种逃离。所以最后克拉克处理了白羊,至于怎么处理它的,连卡拉都不想深究了,白羊离开了,她看似回来了,同时也再一次放弃身体的逃离,实际她遗弃了自己的内心。生活至此,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看完这个短篇,她深呼一口气——圈养的白羊,这是她在心里给《逃离》起的副标题。
每个人心里都有这么一只白羊吧?纯真、美好、弱小,白羊在心里慢慢长大,慢慢衰老。或许有几次离开的机会,甚至也付出了行动,最后仍然回到了原点,甚至最后连白羊都消失了,剩下的只有北风拍打着窗缝。
但是在某次洗浴的时候,当褪去所有伪装后,对着雾气蒙蒙的镜子,她却清晰的看到了那个瘦弱又倔犟的女孩,躲在那双已经不甚明亮的眼睛后面,双目晶晶的看着她。
是的,She was here,未曾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