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记响亮的耳光-记于2014年世界女排锦标赛中国女排摘银之后(二)
10年前,做了最明智的决定,守在电视机旁,看完了雅典奥运会女排决赛的直播。对于那场比赛大家再熟悉不过,无需赘言。当时,也很紧张,但更多的是守候和见证,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
从小就很喜欢排球,深深的被这一项集体运动所吸引,一直关注女排比赛。但最近的自己和10年前相比,多了些许功利,忘记了一些弥足珍贵的东西。
最近经常抱怨,为什么大家这么努力这么不容易,主教练郎平自不必说,经受了多大压力,队员们也伤的伤病的病,真的希望能够有一次好成绩来回馈大家。但是中国女排不同于其它,五连冠的辉煌,7次世界大赛的冠军,这一种高度无法企及。所以提到好成绩除了冠军没有其它。渐渐的,球迷和媒体把女排的位置摆的太高,忽略了世界排坛的发展和中国女排的滞后。这次世锦赛虽然知道中国女排水平一般,想要取得好成绩如痴人说梦,大家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心里想的还是只属于那个年代的精神,那个年代辉煌。
初赛阶段八连胜的中国女排,最后一场对阵意大利,那一场输了,但不影响晋级6强。6强赛第一场对阵巴西,0:3脆败,局分也很难看。其实巴西并没有强大到不可战胜,还是心理上出现了问题。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及时解决,生死战对阵多米尼加,仍然在梦游,防守沾手就飞,一传屡屡出问题,进攻总被对手防起,看的真是窝火。于是做了最愚蠢的决定,0:2落后时关掉了电脑睡觉去了。第二天打开电脑时发现,3:2中国女排逆转获胜,大家发帖称激动,虽然晋级半决赛与否已经不掌握在自己手中,但见证了这一逆转已经足够等等。中国女排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了我的脸上,疼!看到看完比赛的球迷的评论,只有后悔和不甘,因为我选择了放弃,当了逃兵。虽然看到了比赛录像,但早已不是那种激动和欣喜。
经常抱怨中国女排比赛抽风,看完了生气,有人问我为什么还看,我半开玩笑说了一句,女排虐我千万遍,我带女排如初恋。那一晚,我忘了这句话。忘了那份守候和祝福,只记得成绩和获胜。被中国女排抽了一记响亮的耳光的我,又偷偷的跑了回来,收看了半决赛对阵意大利的直播,女排姑娘发挥出色,晋级决赛,当看到队长惠若琪扣中了最后一球,记分器停留在30:28时,姑娘们在庆祝,从比赛紧张的氛围一解脱出来,扣中最后一球的惠若琪大腿抽筋,二传魏秋月也拼的披头散发,已是无意入睡,当看到姑娘们的笑容汗水和泪水时,心里想着,我还是喜欢中国女排啊。
最后的决赛,当然仍然希望姑娘们获胜,但已经不重要了,已然释怀的我只需要默默守候就好,守候在米兰的最后一战!
冠军只有一个,不是只有冠军才是英雄。其实获得冠军的美国队,在之前也一直是悲情人物的代表。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就是一支具有冠军实力的强队,但从未染指世锦赛世界杯和奥运会三大赛的冠军。02年世锦赛第2,08年奥运会第2,11年世界杯第2,12年奥运会第2。千年老二,关键时刻抽风的美国队总是被大家这样揶揄。
另一支悲情球队,巴西队。08年获得奥运会冠军之前,巴西队也是千年老二,两次冠军都是奥运会,还从未获得世锦赛的冠军。对于这一批年近30的巴西黄金一代来说这次是最好也是最后一次机会了。06年世锦赛仅输1场,银牌。10年世锦赛仅输一场,银牌。14年世锦赛仅输一场,铜牌。竞技体育是残酷的,一个运动员能有几个四年,况且排球是集体项目,一批运动员的集体成熟这不是说有就有的。
另一个我心中的悲情人物就是郎平。郎平作为运动员是伟大的,但作为教练却从未获得过冠军。96年奥运会,中国女排教练,将中国女排从谷底中拯救出来,银牌。98年世锦赛,银牌。08年奥运会,美国女排教练,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银牌。14年世锦赛,同样又一次将谷底的中国女排拯救出来,银牌。上天唯独欠她一块金牌。出征世锦赛之前,郎平的父亲去世,但郎平并没有赶回家中,仍然带队训练。真希望这次能够收获金牌。但郎平并不在意我的这一份虚情假意。她的一番话又一次抽了我的耳光。
“我如果是为了填补(执教生涯得到冠军) 这个空白,我不会在那么困难的时候接手中国女排,这并不是一条捷径。对于我来说,重要的是把中国女排带上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至于是不是在我的任上开花结果,我并不看重,只要中国女排好,我就很开心。"---郎平
看到郎平我想起了一句非常著名的话:我知道你也不是神仙,而是日积月累的积淀。
其实不要只盯着那一份遗憾去看,这样只会将遗憾放大。我已经很庆幸,连续两周熬夜看比赛,我没有猝死,仍然活着,仍然享受着女排精神的洗礼,这已经是很幸运的了。
14年的世锦赛已经结束,15年的世界杯还会远吗。这一次我一定要傲首挺胸,大声告诉大家我的初恋是中国女排!
若支持请努力支持,千万别撒手。
最后以中国女排助理教练赖亚文的一段话作结尾。
2014年的意大利世界锦标赛结束了,这是您32年来的第六次世锦赛,这是我24年来的第六次世锦赛。1990年的北京世锦赛,30岁的您是队里的老大姐(年龄最大的)担任主攻,20岁的我是队里的小妹妹(年龄最小的)担任副攻,我们在场上互相掩护,互相配合,共同收获了银色的奖牌。八年后,1998年的日本世锦赛,38岁的您是主教练,28岁的我是队长,您在场下,我在场上,您授意,我执行,共同收获了银色的奖牌。十六年后,2014年的意大利世锦赛,54岁的您是主教练,44岁的我是助理教练,我们并肩而坐,您当指挥,我当参谋,共同收获了银色的奖牌。继1982年、1986年世锦赛两连冠之后,三次世锦赛打进决赛,都有我们的精诚合作,也都留下那么一点点的遗憾。为了我们的坚守,为了我们的不懈努力,遗憾也是另一种执着的美。
从小就很喜欢排球,深深的被这一项集体运动所吸引,一直关注女排比赛。但最近的自己和10年前相比,多了些许功利,忘记了一些弥足珍贵的东西。
最近经常抱怨,为什么大家这么努力这么不容易,主教练郎平自不必说,经受了多大压力,队员们也伤的伤病的病,真的希望能够有一次好成绩来回馈大家。但是中国女排不同于其它,五连冠的辉煌,7次世界大赛的冠军,这一种高度无法企及。所以提到好成绩除了冠军没有其它。渐渐的,球迷和媒体把女排的位置摆的太高,忽略了世界排坛的发展和中国女排的滞后。这次世锦赛虽然知道中国女排水平一般,想要取得好成绩如痴人说梦,大家虽然嘴上这么说但心里想的还是只属于那个年代的精神,那个年代辉煌。
初赛阶段八连胜的中国女排,最后一场对阵意大利,那一场输了,但不影响晋级6强。6强赛第一场对阵巴西,0:3脆败,局分也很难看。其实巴西并没有强大到不可战胜,还是心理上出现了问题。这一问题并没有得到及时解决,生死战对阵多米尼加,仍然在梦游,防守沾手就飞,一传屡屡出问题,进攻总被对手防起,看的真是窝火。于是做了最愚蠢的决定,0:2落后时关掉了电脑睡觉去了。第二天打开电脑时发现,3:2中国女排逆转获胜,大家发帖称激动,虽然晋级半决赛与否已经不掌握在自己手中,但见证了这一逆转已经足够等等。中国女排一记响亮的耳光打在了我的脸上,疼!看到看完比赛的球迷的评论,只有后悔和不甘,因为我选择了放弃,当了逃兵。虽然看到了比赛录像,但早已不是那种激动和欣喜。
经常抱怨中国女排比赛抽风,看完了生气,有人问我为什么还看,我半开玩笑说了一句,女排虐我千万遍,我带女排如初恋。那一晚,我忘了这句话。忘了那份守候和祝福,只记得成绩和获胜。被中国女排抽了一记响亮的耳光的我,又偷偷的跑了回来,收看了半决赛对阵意大利的直播,女排姑娘发挥出色,晋级决赛,当看到队长惠若琪扣中了最后一球,记分器停留在30:28时,姑娘们在庆祝,从比赛紧张的氛围一解脱出来,扣中最后一球的惠若琪大腿抽筋,二传魏秋月也拼的披头散发,已是无意入睡,当看到姑娘们的笑容汗水和泪水时,心里想着,我还是喜欢中国女排啊。
最后的决赛,当然仍然希望姑娘们获胜,但已经不重要了,已然释怀的我只需要默默守候就好,守候在米兰的最后一战!
冠军只有一个,不是只有冠军才是英雄。其实获得冠军的美国队,在之前也一直是悲情人物的代表。从上个世纪80年代起,就是一支具有冠军实力的强队,但从未染指世锦赛世界杯和奥运会三大赛的冠军。02年世锦赛第2,08年奥运会第2,11年世界杯第2,12年奥运会第2。千年老二,关键时刻抽风的美国队总是被大家这样揶揄。
另一支悲情球队,巴西队。08年获得奥运会冠军之前,巴西队也是千年老二,两次冠军都是奥运会,还从未获得世锦赛的冠军。对于这一批年近30的巴西黄金一代来说这次是最好也是最后一次机会了。06年世锦赛仅输1场,银牌。10年世锦赛仅输一场,银牌。14年世锦赛仅输一场,铜牌。竞技体育是残酷的,一个运动员能有几个四年,况且排球是集体项目,一批运动员的集体成熟这不是说有就有的。
另一个我心中的悲情人物就是郎平。郎平作为运动员是伟大的,但作为教练却从未获得过冠军。96年奥运会,中国女排教练,将中国女排从谷底中拯救出来,银牌。98年世锦赛,银牌。08年奥运会,美国女排教练,在不被看好的情况下,银牌。14年世锦赛,同样又一次将谷底的中国女排拯救出来,银牌。上天唯独欠她一块金牌。出征世锦赛之前,郎平的父亲去世,但郎平并没有赶回家中,仍然带队训练。真希望这次能够收获金牌。但郎平并不在意我的这一份虚情假意。她的一番话又一次抽了我的耳光。
“我如果是为了填补(执教生涯得到冠军) 这个空白,我不会在那么困难的时候接手中国女排,这并不是一条捷径。对于我来说,重要的是把中国女排带上一条正确的发展道路,至于是不是在我的任上开花结果,我并不看重,只要中国女排好,我就很开心。"---郎平
看到郎平我想起了一句非常著名的话:我知道你也不是神仙,而是日积月累的积淀。
其实不要只盯着那一份遗憾去看,这样只会将遗憾放大。我已经很庆幸,连续两周熬夜看比赛,我没有猝死,仍然活着,仍然享受着女排精神的洗礼,这已经是很幸运的了。
14年的世锦赛已经结束,15年的世界杯还会远吗。这一次我一定要傲首挺胸,大声告诉大家我的初恋是中国女排!
若支持请努力支持,千万别撒手。
最后以中国女排助理教练赖亚文的一段话作结尾。
2014年的意大利世界锦标赛结束了,这是您32年来的第六次世锦赛,这是我24年来的第六次世锦赛。1990年的北京世锦赛,30岁的您是队里的老大姐(年龄最大的)担任主攻,20岁的我是队里的小妹妹(年龄最小的)担任副攻,我们在场上互相掩护,互相配合,共同收获了银色的奖牌。八年后,1998年的日本世锦赛,38岁的您是主教练,28岁的我是队长,您在场下,我在场上,您授意,我执行,共同收获了银色的奖牌。十六年后,2014年的意大利世锦赛,54岁的您是主教练,44岁的我是助理教练,我们并肩而坐,您当指挥,我当参谋,共同收获了银色的奖牌。继1982年、1986年世锦赛两连冠之后,三次世锦赛打进决赛,都有我们的精诚合作,也都留下那么一点点的遗憾。为了我们的坚守,为了我们的不懈努力,遗憾也是另一种执着的美。